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前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Hibernate的基本使用,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Hibernate配置文件详解。
Hibernate配置文件主要包括:hibernate.cfg.xml和hbm.xml
hibernate.cfg.xml配置Hibernate的基本信息。
hbm.xml配置实体关系映射。
代码:
1.hibernate.cfg.xml详解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configuration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Configuration 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configuration-3.0.dtd"> <hibernate-configuration> <session-factory> <!-- 配置连接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sername">root</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password">123456</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driver_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librarydemo?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property> <!-- 设置C3P0 --> <!-- 当数据库连接资源不够时,重新申请的连接数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acquire_increment">10</property> <!-- 设置释放资源线程执行的间隔时间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idle_test_period">10000</property> <!-- 设置超时时间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timeout">5000</property> <!-- 数据库连接池最大的连接数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max_size">30</property> <!-- 设置statement的数量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max_statements">10</property> <!-- 数据连接池最小的连接数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min_size">5</property> <!-- 配置Hibernate的基本信息 --> <!-- hibernate 所使用的数据库方言 --> <property name="dialect">org.hibernate.dialect.MySQL5InnoDBDialect</property> <!-- 执行操作时是否在控制台打印 SQL --> <property name="show_sql">true</property> <!-- 是否对 SQL 进行格式化 --> <property name="format_sql">true</property> <!-- 指定是否自动生成数据库表 --> <property name="hbm2ddl.auto">update</property> <!-- 添加实体关系映射文件 --> <mapping resource="com/hzit/entity/Customer.hbm.xml"/> <mapping resource="com/hzit/entity/Orders.hbm.xml"/> </session-factory> </hibernate-configuration>
首先设置连接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 设置连接数据库用户名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sername"></property> <!-- 设置连接数据库密码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password"></property> <!-- 设置数据库驱动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driver_class"></property> <!-- 设置数据库URL --> <property name="connection.url"></property>
接下来集成C3P0,设置数据库连接池信息:
<!-- 当数据库连接资源不够时,重新申请的连接数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acquire_increment"></property> <!-- 设置释放资源线程执行的间隔时间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idle_test_period"></property> <!-- 设置超时时间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timeout"></property> <!-- 数据库连接池最大的连接数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max_size"></property> <!-- 设置statement的数量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max_statements"></property> <!-- 数据连接池最小的连接数 --> <property name="hibernate.c3p0.min_size"></property>
数据库连接信息配置完成,配置Hibernate的基本信息:
<!-- hibernate 所使用的数据库方言 --> <property name="dialect"></property> <!-- 执行操作时是否在控制台打印 SQL --> <property name="show_sql">true</property> <!-- 是否对 SQL 进行格式化 --> <property name="format_sql">true</property> <!-- 指定生成数据表的策略 --> <property name="hbm2ddl.auto"></property>
1.update:Hibernate初始化时检测实体关系映射文件对应的数据表是否已经创建,如果没有创建,则创建数据表,如果已经创建,直接使用创建好的数据表,实际开发中常用。
2.create:Hibernate初始化时会创建新的数据表,如果数据表已经存在,直接删除重新创建,会造成数据丢失,实际开发中不用。
3.create-drop:Hebarinate初始化时创建数据表,程序运行结束的时候会删除相应的数据表,在实际开发中不用。
4.validate:校验实体关系映射文件和数据库表是否对应,不能对应直接报错,实际开发中常用。
<!-- 添加实体关系映射文件 --> <mapping resource="com/hzit/entity/Customer.hbm.xml"/> <mapping resource="com/hzit/entity/Orders.hbm.xml"/>
需要注意的是路径中的包名的层级关系用/而不是我们习惯性的.
是为了与文件名的后缀区分。
2.实体关系映射文件详解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DOCTYPE hibernate-mapping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3.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mapping-3.0.dtd"> <hibernate-mapping> <class name="com.hzit.entity.News" table="news"> <!-- 配置主键映射 --> <id name="id" type="java.lang.Integer"> <column name="id"></column> <!-- 设置主键生成方式 --> <generator class="native"></generator> </id> <!-- 配置其他属性 --> <property name="title" type="java.lang.String"> <column name="title"></column> </property> <property name="author" type="java.lang.String"> <column name="author"></column> </property> <property name="createTime" type="java.util.Date"> <column name="createtime"></column> </property> </class> </hibernate-mapping>
hibernate-mapping标签:根节点,每一个hbm.xml文件只有一个根节点。
属性:
package:给class节点对应的实体类统一设置包名,此处设置包名,class的name属性就可省略包名。
schema:数据库schema的名称
catalog:数据库catalog的名称
default-cascade:默认的级联风格,默认为none
default-access:Hibernate用来访问属性的策略
default-lazy:指定了未明确注明lazy属性的Java属性和集合类,Hibernate会采取什么样的默认加载风格,默认为true。
auto-import:指定我们是否可以在查询语言中使用非全限定的类名,默认为true,如果项目中有两个同名的持久化类,则最好在这两个类的对应的映射文件中配置为false
class标签:配置实体类与数据表的映射关系。
属性:
name:实体类名。
table:对应数据库表名。
discriminator-value:默认和类名一样,一个用于区分不同的子类的值,在多态行为时使用。
mutable:表明该类的实例是可变的或者是不可变的。
schema:覆盖根元素<hibernate-mapping>中指定的schema名字。
catalog:覆盖根元素<hibernate-mapping>中指定的catalog名字。
proxy:指定一个接口,在延迟装载时作为代理使用。
dynamic-update:动态更新,默认值为false。
开启动态更新,以修改news对象为例,news对象有4个属性:id,title,author,createTime。
若只修改其title属性,则SQL语句如下。
可以看到SQL语句中只是对title一个字段进行了修改。
若将该属性设置为false,表示关闭动态更新,再一次执行上述代码,看到结果如下。
会看到3个字段全部被重新赋值,当然只有title是有意义的,author和createTime等于没有修改。
很显然动态更新效率更高。
dynamic-insert:原理同dynamic-update,即是否对数据进行动态添加,默认值为false。以添加news为例,开启动态添加,当只给title属性赋值时,sql语句如下。
SQL语句只添加了title一个字段的值,其他字段全部为默认值。
若关闭动态添加,即将dynamic-insert的值设置为false,同样再次执行上述代码,看到SQL如下。
可以看到SQL语句给title,author,createTime3个字段全部赋值,当然只有title的值是有意义的,其他两个字段的值全部为null。
很显然,动态添加效率更高。
select-before-update:指定HIbernate除非确定对象真正被修改了(如果该值为true),否则不会执行SQL UPDATE操作。在特定场合(实际上,它只在一个瞬时对象关联到一个新的Session中时执行的update()中生效),这说明Hibernate会在UPDATE之前执行一次额外的SQL SELECT操作,来决定是否应该执行UPDATE。
polymorphism:多态,界定是隐式还是显式的多态查询
where:查询时给SQL增加WHERE条件。
以查询news对象为例,使用hql进行查询,如果不设置where条件,会将数据库中所有的3条记录全部查询出来。
添加where条件 id = 3。
再次执行上述代码,结果如下。
只查询出了id=3的记录。
persister:指定一个定制的ClassPersister。
batch-size:指定一个用于根据标识符(identifier)抓取实例时使用的’batch size'(批次抓取数量)。
optimistic-lock:乐观锁定,决定乐观锁定的策略。
lazy:设置延迟加载策略。
abstract:用于在<union-subclass>的继承结构(hierarchies)中标识抽象超类。
id标签:设置数据表的主键与实体类属性的映射OID。
属性:
name:实体类属性名。
type:数据类型。
此处可以设置两种类型的数据:Java数据类型或者Hibernate映射类型。
实体类的属性数据类型必须与数据表对应的字段数据类型一致:
如int对应int,String对应varchar。
如何进行映射呢?
首先Java数据类型关联到Hibernate映射类型,再由Hibernate映射类型关联到SQL数据类型。
Java–>Hibernate–>SQL关联关系如下图。
column:数据库表的主键字段名。
unsaved-value:用来标志该实例是刚刚创建的,尚未保存。可以用来区分对象的状态。
access:Hibernate用来访问属性值的策略。
generator:设置主键的生成策略。
Hibernate提供如下生成器:
1.assigned算法
2.hilo算法
3.seqhilo算法
4.increment:Hibernate层面的自增。
5.identity:数据库层面的自增,要求底层数据库必须支持自增
6.sequence:要求底层数据库必须支持序列。
7.native:本地策略,自动根据底层数据库选择对应的生成策略,如MySQL会使用自增,Oracle使用序列。
8.uuid.hex算法
9.uuid.string算法
10.foregin算法
11.select算法
property:设置普通属性与字段的映射。
属性:
name:实体类的属性名。
column:数据库表的字段名。
type:数据类型。
update:表示该字段是否可以被修改,默认为true。
insert:表示是否可以添加该字段,默认为true。
formula:一个SQL表达式,定义了这个计算属性的值。
access:Hibernate用来访问属性值的策略。
lazy:延迟加载策略。
unique:表示该字段是否唯一,默认为false。
not-null:该字段是否可以为null,默认为true。
optimistic-lock:指定这个属性在进行更新时是否需要获得乐观锁定(换句话说,它决定这个属性发生脏数据时版本version的值是否增长)。
总结:
今天我们将Hibernate的配置详解做了一个梳理,基本涵盖了所有的配置方式,但是在实际开发中,并不是需要用到所有的配置,还是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来选择对应的配置。
关注微信公众号「Java大联盟」,关注即可获取海量学习干货,同时还有不定期送书,键盘,鼠标等粉丝福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4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