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鹤:接纳变化:孩子,你可以“说话不算数”

侯瑞鹤:接纳变化:孩子,你可以“说话不算数”摘要:可以和孩子“拉钩盖印章”,也要允许“说话不算数”。接纳“不算数”,让孩子能更灵活地面对变化,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解多点儿童心理学,创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摘要:

可以和孩子“拉钩盖印章”,也要允许“说话不算数”。接纳“不算数”,让孩子能更灵活地面对变化,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侯瑞鹤:接纳变化:孩子,你可以“说话不算数”

了解多点儿童心理学,创造自己的育儿经!

文/侯瑞鹤(紫藤亲子育儿)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说话要算数”、“答应的事一定要做到哦”、“我们拉钩盖印章”是被提及率极高的语言。

说话算数,信守承诺,本身是应该提倡的美德。然而,如果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把这一信念应用到极致,甚至僵化和绝对时,往往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因为幼儿有不一样的内心世界。

“说话要算数”,只是对“言必信”的断章取义

记得儿子3岁左右时,我答应带儿子约一个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因为临时有重要事情不能兑现,我告诉儿子取消约定。儿子很失望又很生气地说:“我就要去”。我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大人临时有急事,只能取消这次活动”,儿子不接受这样的结果说:“妈妈说话不算数”。

我一时无语,是呀,我们不是常常对孩子说:“说话要算数”吗?然而,生活总是有些变数的,怎么可能都按预期约定的展开呢?不是也有一句“计划赶不上变化吗”?或许是害怕在规则上开一个小口,孩子会无限地把这个口子撕大,父母们为了避免开启这个口子,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机会。

常听到这样的训话:“你不是答应了吗?怎么现在又不同意了呢?你不是说今天要吃一大碗饭吗,怎么吃了半碗就不吃了呢?说好了要洗澡的,你又想耍赖。”“说话不算数,不是我们喜欢的孩子。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你说话不算数,妈妈就不爱你了”,“说到做不到,没人愿意跟你玩,没有朋友”,“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等。

作为成人,可以体验一下听到这样训诫的感受。更何况通常成人在说这些话时,往往和孩子是对立的,并可能伴随着十分严肃或生气的语气。

孩子的这次反击,让我开始思考“说话要算数”这一理念的偏颇之处。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我们误读了孔子的原义。在《论语?子路》中相似的原句为:“言必信,行必果。”然而,原文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原文大意是,孔子不提倡极端的“言必信,行必果”。说这样的人是固执的小人啊,这里的小人是指一种较低境界的人,和道德无关。孔子提倡的是“言而有信、行而有果”的中庸之道。这是一种在讲信用的基础上相对灵活自由的处世方式。

显然,有些父母所信奉的孩子“说到必须要做到,做就一定要坚持到底有结果”,显然是对“言必信,行必果”的断章取义而已。

“说话不算数”,是因幼儿很难预测并抽象地思考问题

佳佳(化名)看见书上的一辆火车,他说我也要搭一辆火车(用积木),搭着搭着,他高兴地说:“我搭了一个小房子,好漂亮的房子啊”,一边说一边继续玩积木,一会又笑哈哈地说:“看呀,我搭了一个宇宙飞船,‘嗖’,飞起来了”。

这是婴幼儿典型的思维特点,专业术语称为直观动作思维,是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即他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动作开始,思维开始,动作停止,思维停止。这也是为什么让婴幼儿多和自然接触、多实践、多探索的重要原因之一。动作思维并非儿童的专属,成人也有。

佳佳最初的想法只是一个启动,伴随着动作自然的探索,搭出了不同的形状,然后,他发现自己搭出了不同的东西,每一次新发现都有惊喜。经过无数次的动作实践和体验,动作模式在大脑里流下痕迹,形成更高级的思维形式。

妈妈:1个手指头加1个手指头等于多少?

佳佳:(掰着手指头)等于2个手指头。

妈妈:那1加1等于多少。

佳佳:(迷惑地)不知道。

佳佳表现出来的就是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即借助于形象进行的思维活动。一般而言,2岁之前主要是动作思维,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形象思维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在幼儿阶段不要进行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游戏才是他们最主要的实践形式。

因此,预测并抽象地思考问题,对幼儿而言超越了其认知发展水平,他们所说的话对于未来本身是缺少预测意义的。

对于婴幼儿而言,当身在A情境,让他预测在B情境或时间时的感受或决定是有困难的。然而,成人一句“你同意不,同意的话答应你吃这个”,幼儿通常都会答应,但他并不特别明白自己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有的孩子答应好了上幼儿园,一路上甚至都很高兴,但一到园门口,好像才意识到自己要上幼儿园一样开始哭闹。因为孩子是活在当下的,这一点我们成人倒确实需要向幼儿学习。

如果父母坚持用“说话要算数”的信念来要求和教育孩子,极端的可能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亲子之间可能陷入焦虑和对抗中;一种是孩子放弃了自我的意志,寻找到一种简单的方法赢得爱,即服从,表现出来可能是很乖巧的样子。因为担心做不到,而不敢进行哪怕很小的承诺。当然,绝大部分的孩子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

接纳“说话不算数”,孩子能更灵活地面对变化、想出办法

日常生活中总有无法兑现的承诺,这是自然状态也是常态。“我本来打算明天去看朋友,结果有急事推到后天了,我周末打算出去玩,但起床时觉得很困,就取消了”。每天几乎都会发生,学习接纳就好,这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对孩子也是,当我们内心不执着于“必须”的信念时,自然就会创造自己的沟通方法了。

儿子:“妈妈,我不要吃红枣”

妈妈:“你现在不想吃了是吗?,那等你想吃的时候再吃吧”

儿子:嗯。

看到并接纳孩子的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孩子更能够看到并接纳他人也是不断变化的。

前文的情境,我对儿子说:我知道你很想去,现在去不了了有些生气。但是,现在小朋友家里有事去不了。

儿子:我就是要去。

妈妈:是不是你也有答应了小朋友晚上出去玩,但后来因为洗澡时间长,或者困了,没出去 玩的事情呀。也有今天不想吃的东西,明天又忽然想吃了,心情会发生变化,是吗?

儿子:(点头)嗯。

妈妈:所以,其他人和你一样,也可能想法变了,或者有别的更重要着急的事情需要处理。

儿子即使不乐意,通常这时能够接受现实的变数了。

我发现,当我放下那个僵化的“说话一定要算数”的绝对要求,儿子不但比以前更能接受一些变化,甚至开始积极地想办法应对变化了,看人也能更全面。不禁感叹父母内心调整一点点,发现孩子会带来甚至令人惊讶的变化。

一天晚上,正准备洗澡,一个小朋友来家里玩,儿子想了想说:“妈妈,要不这样吧,先把我的头发洗一洗,这样头发就不臭了(我说他的头发出汗太多有味了),明天再洗澡怎么样?”

他在学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一天,我给儿子讲故事,故事中的一个看起来强大的坏人表现出很胆小害怕的样子。

我想要告诉儿子,坏人其实看起来很厉害,其实也一样胆小,于是我问他:“这个坏蛋看起来很强大,他其实是一个胆小的人呢”。

出乎我意料的是,儿子认真地说:“不是的,他有时候是胆小的,有时也是胆大的”。

我听到儿子的回答,简直是羞愧难当啊,我为了抓住机会进行教育(我们确实过分地爱教育),让孩子看到坏蛋的另一面,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幼小的儿子却能够更完整地看一个人,哪怕是坏蛋。

结果,他给我上了一课,再一次告诉我,幼儿或许不需要太多的教育,而是更多地需要接纳、允许和容忍他成长过程中发展结果的不确定,静待花开。

偏颇的“说话要算数”,教会孩子的可能是不担当

当我们放下执念的“言必行,行必果”的信条以后,通常也更能够开放和坦然地面对自己未做到的行为。因此,就不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掩饰,而直接坦诚地面对。如果我们执念于“言必行”可能会是怎样的呢?

父亲答应给牛牛买一个草莓口味的冰淇淋,牛牛再三叮嘱,结果父亲随便买了一个奶油冰淇淋,牛牛一见生气地大哭。父亲内心其实认为“说话要算数”的,但自己没做到,道谦又感觉失了威信,要保持自己说话算数的形象给孩子树立榜样。于是,父亲说:“你不是也喜欢奶油的吗?要不你上次干吗要吃奶油的,我可是特意给你买的奶油的”。牛牛哭得更厉害了。

父亲轻松绕过了关键问题,反倒把自己的“不在意”说成“特意”,并且直接把牛牛的口味给粗鲁地改变了。然而,牛牛哭得更厉害,反应了他窥探到了事情的始末,他后来哭得那些增加的部分,或许不再是为冰淇淋而哭。

父亲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我答应了没做到,但是,我不能承认,如果我承认了,我就不是一个好父亲或好人了。孩子可能获得了一个信念:答应了做不到是可怕的,也是不可以承认的。父亲其实教会孩子的恰恰是不真诚和不担当。

面对孩子的行为,如果无关紧要的事情,成人没必要过分较真地论个高下对错。如果紧要的事情,父母要有管教的自信。比如,说好了下次生气时不能再动手打人,如果孩子控制不住地又打人,父母要做的不是强调孩子“说到没做到”,而是温柔有力地把孩子的手握住,告诉他“不可以,如果生气,可以尝试说出来”等可行的方法。

如果孩子走到幼儿园门口马上反悔,不愿意进去。我们不必执着于他是否说到没做到,此时可以温柔并坚决地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就像父母上班一样,一般情况下不会讨论是否上的问题”。

世间万物,变是永恒的。这万物当然包括人的心情、选择、计划等。允许此刻和下一刻不一样,心情亦如那流水一样,时而波澜,时而沉静,时而汹涌。我们就可以更自由地感受当下,自由地选择,因为允许变数,放下了对结果的执着,更能够承担。

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而不是“必须”。允许变数,对自己对他人,何尝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宽容,也是人生的一种至高的境界。

【版权声明】本账号所有署名文章皆为原创,请尊重版权,网络转载务必署名作者和出处:“侯瑞鹤 紫藤亲子育儿”。

【紫藤亲子育儿】(更多原创文章请加微信号:zitengqinzi)

一位中科院儿童心理学博士妈妈的育儿心经,一名高校心理咨询师对儿童心灵成长的深度剖析。

普及科学的亲子育儿之道,也促进父母的自我觉察与成长。

致力于成就“足够好”的父母,让您创造属于自己的育儿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4868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