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姚建兴 徐浩洋 赵宏立 齐旭聪
70年前那个寒冷的冬天,新中国成立才一年,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百废待兴的人民共和国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的前身——中央军委气象干部训练班就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诞生。70年后,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收到了几代气象海洋人用奋斗和拼搏书写的三张答卷:一张回答忠诚,一张回答胜战,一张回答育人。今天,我们邀请您一同批阅。
“党说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
——答卷一:忠诚
1950年冬天,鸭绿江畔,朝鲜战场激战正酣;北京德胜门内,新中国气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事件正在酝酿。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京德胜门内羊房胡同
彼时,新中国刚刚起步,气象事业亟待发展,军队对于气象保障人才需求迫切。这一年12月16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军委气象干部训练班正式宣告成立。这一天,260名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参加军事干部学校的青年学生齐聚北京德胜门内羊房胡同的一个民房,我军气象人才培养的序幕自此徐徐拉开。
军委气象干部训练班成立初期合影
据气象海洋学院年鉴记载:军委气象干部训练班第一期招收的学员主要从事观测工作,第二年又从观测班毕业的留校学员和气象部门调学的部分学员中组建了第一期预报员班。4年以后,训练班不断壮大,并更名为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归属于地方管理),中国著名气象学家、中国气象局首任局长涂长望先生亲自兼任第一任校长。以谢光道、张丙辰、谢秉正为代表的一大批专业优秀人才也都是在那段祖国最需要气象人才的时期,怀揣着报国强国的梦想来到了学院。
首任校长涂长望先生
岁月流转,光阴似箭,随后的几十年里,这所学院响应国家对气象事业的要求,几经转隶,几迁校址。芳华未远,初心依旧,一代又一代的奋斗者青丝变白发,可那份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从未变更。
郭家洛校长任命书
在气象海洋学院的院史馆里,展陈着这样一张任命书:“任命郭家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气象学校校长。总理:周恩来。”泛黄的纸页、朱红的签名,让那段难忘的岁月再度浮现。
郭家洛校长
1938年,日寇铁蹄在齐鲁大地肆虐横行。看着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家乡,25岁的郭家洛毅然拿起枪参加了八路军,并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54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郭家洛服从建设国家气象事业大局脱下军装,出任北京气象专科学校第一副校长。两年后,北京气象专科学校转回军队序列,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郭家洛再一次穿上了那身朝思暮想的军装。1951年,学校更名为空军第三专科学校,并搬迁南京。彼时,年过半百的郭家洛举家迁徙,搬到千里之外的金陵,继续完成党交给他的培养军事气象人才的光荣使命……从1938年入伍到1982年离休,从战争的硝烟炮火之中走出来的郭家洛先后经历了脱穿军装、工作调动等重大转变,但他从未向组织提过关于自己的任何要求,将老一辈气象人的忠诚、担当与奉献,镌刻在了共和国和军队气象事业的史册。
2017年,伴随着军队院校改革大潮,气象海洋学院转隶至国防科大,搬迁长沙。听到这一消息,郭家洛的女儿特地来到气象海洋学院捐赠了被看成“传家宝”的这纸任命书。捐赠仪式上,她动情地对学院领导说:“任命书对于我们家庭来说,是极其珍贵的,但它对于学院历史的意义更为深重。正如当初一纸命令父亲从北京迁到南京,没有过丝毫犹豫,现如今,为了给学院留下历史的传承,捐出这张任命书又算得了什么呢?”
时光流逝,纸张会老化泛黄,但纸张背后的故事只会如同陈年老酒一样不断发酵,在岁月的长河里散发着愈加醇厚的芳香。70年来,历经改革大潮的气象海洋学院,有着太多像郭家洛校长闻令而动的故事,这些故事在气象海洋学院官兵中代代流传,渐渐演化为熔铸在官兵血脉中的忠诚基因。
气象海洋学院1968届毕业学员陈云生在回忆母校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在我们心里,历经改革大潮的母校,始终是我们心中战胜岁月风浪的灯塔,照亮着我们的初心。”毕业那年,陈云生和同学们响应党和军队的号召,90%分配到最基层、最偏远的边防前哨,13位同学主动要求分配到驻西藏的空军某部——那个传说中的“人难以生存,鸟不愿栖息”的地方。近年来,该院分配学员更是100%服从分配,100%递交戍边申请书,100%按时报到。
“数据里藏着克敌致胜的密码,图表上画着稍纵即逝的战机”
——答卷二:胜战
在气象海洋学院双龙营区办公楼前,一座雕塑昂扬矗立:雕塑上是四个人,一个手持观测仪器仰望天空,一个背着背包俯瞰大地,另外两个在认真核对笔记本上的数据。这个雕塑所表现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轰动国内气象界的“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
“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主题雕塑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华东地区出现多次强对流天气,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受重大损失,严重影响军事活动的开展。于是,获取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系统特征,研究与之相伴的中尺度天气系统的结构、性质和发生演变规律,从而提高强对流危害性天气预报能力,成为了那个年代气象人的使命。原空军气象学院集中优势力量,协同军地各方,克服种种困难,在当时原总参气象局的领导下,于1980年至1987年开展了此次试验。
参加过当时试验的气象海洋学院教授张立凤谈到此次试验时话语之中满是自豪。据张立凤教授介绍,当时的试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1980年,现场试验阶段开始。当时的试验区西起安徽霍山,东迄江苏东台,北自江苏泗阳,南至安徽铜陵,共布置了27个无线电探空站、13个天气雷达站。每一个站布放和范围都是以气象学院教授张丙辰为首的专家们进行实地勘探后的精心设计。
此次试验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对试验地区天气的加密观测。以往的高空观测都是每日2次,地面观测每日8次。可在第一阶段的三年时间里,每年的4月下旬到6月中下旬,原空军气象学院和其他试验单位对试验地区天气的观测密度达到了1小时1次。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科研人员深入一线顶风冒雨、昼夜奋战。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试验所收集资料的时空密度和过程、质量在当时都是空前的。
“前辈们严谨求实的态度对我影响极其深远。”1983年,资料分析研究阶段开始,当时刚刚毕业留校的张立凤每一天都要分析和统计大量的数据。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老教授们总是向张立凤等一批参与试验的年轻教员强调,要对数据反复核对、精细加工。与此同时,老教授们利用传统天气分析、近代天气学诊断、数值试验等多种方法,对观测区域内雷暴群、飑线、江淮气旋、梅雨、低空急流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等天气系统的结构和演变规律进行研究。最终,他们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并进行了解释,所获得成果对华东地区春末夏初的强对流天气预报产生了积极作用,大大减小了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对人民生产生活和军事活动的影响,迄今仍有广泛应用。
华东中尺度天气试验总结大会
同一时期,该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牵头的某团队,在研制我国和我军全球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任务中也取得历史性突破。面对该团队研制出的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研究部主任连呼“了不起”;面对该团队研制出的空军航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媒体报道时称赞“我军军事气象保障发生革命性变化,大大提高了我军军事气象保障能力”;面对该团队研制的我军第二代军用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业内纷纷评价“整体技术达到当前国际先进水平”。一份份胜战答卷的背后,是一代代气象人的艰辛付出。
该院研制的新一代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服务神舟九号任务
宋君强院士团队研制的银河-Ⅱ巨型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新业务系统运行庆典
据该院某研究所赵军介绍,那段时期,为了加快我国中期数值天气预报并行高效软件系统的建设,团队成员“黑加白”是家常便饭,每周“五加二”是正常安排,甚至连续三年的大年三十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为了针对军用数值天气预报问题进行调研,赵军和团队成员朱小谦在北京部队大院的地下室里整整蹲守半年,几乎每天都吃住在那里,不知外面什么时候天亮、什么时候天黑。团队成员张卫民连续3个月“猫”在实验室,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病倒了,被迫住院治疗,但刚刚出院,他又一头扎进实验室。
气象海洋学院科研人员在某海域进行海洋调查
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因战而建,也注定为战而强。追忆70年峥嵘岁月,该院潜心研战谋战,紧盯战场,瞄准打赢,向战而行。为了走向深蓝的海洋强国梦,该院某科研团队正在夜以继日进行某海域海洋调查;为了在水下某领域夺取先机,该院另一个科研团队成员常年往来各实验场所开展试验;为了深化战场环境保障,该院某课题组牵头研制成功的某卫星系统已成为我军气象海洋领域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诠释着“胜战”的内涵。现如今,“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启,该院也将踏上换挡提速的冲锋征程,实现转型升级的实质突破。
“全军85%以上气象海洋业务岗位主要骨干从这里走出”
——答卷三:人才
2005年2月27日,一场特别的入伍宣誓仪式在原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礼堂举行。面对鲜红的“八一”军旗,一位年过花甲的“新兵”郑重举起右臂庄严宣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崇银,也是当时国内首位特招入伍的中科院院士。
李崇银院士入伍宣誓仪式
“梯队建设对人才培养工作至关重要。”建院之初,气象海洋学院就敏锐抓住这一特点,坚持高端引进,以大师孕育精英。在李崇银院士来到气象海洋学院的十余年里,他所带团队的成员中有的已选升专业技术少将,有的成为专业领域的带头人;他所培养的40余名硕博研究生中,有的被评为“海军年度人物”,许多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成长为颇有名气的科研中坚骨干。
2020年,三则喜讯传遍了气象海洋学院:该院某探测与信息处理教研团队成员胡帅的论文《大气非球形粒子散射计算模型及其研究》荣获国家级优秀博士生论文;专业技术少将费建芳的学生马占宏负责的研究项目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该院某大气科学团队成员哈瑶荣获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光辉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专家教授对青年人才的呵护,更离不开团队对人才的培养。
走进气象海洋学院院史馆,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个公文包,这是该院首任校长涂长望先生任职时随身携带的公文包。
家属捐赠公文包时,正逢涂校长任职过的其他学校也在办庆典,都希望将公文包在自家校园展出,可涂校长女儿的一句话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印象深刻,“爸爸说他第一个任职的学校就是气象学院,这个包还是捐给气象学院。”
涂长望校长的公文包
一个公文包,是一份历史的回忆。对于气象海洋学院的官兵来说,这更是老校长对学院抓好育人工作的一份嘱托。“办学初期,学院教学条件十分艰苦,任务十分繁重,但教员们手写教材、自制教具,为全军甚至全国培养出了一大批气象专业人才。”见证了学院发展历程的老教授程昭带我们生动还原了那段历史。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为了提升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学院在当时还建设了相对成熟完备的气象实习台,北京大学曾长期借用。为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曾感慨道,“我的毕业设计就是在气象实习台完成的,说起来,我也是学院的半个弟子。”
气象实习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工作,在力度和广度上都越来越得到认可。”在世界气象组织总部,该组织助理秘书长、气象海洋学院1981届毕业学员张文建正在为世界气象事业贡献着中国智慧与力量。
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
“5天后,将有热带气旋从演习区域经过,预计会严重影响部队作战行动,建议将作战发起时间提前!”在东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大厅,某保障队总工程师、气象海洋学院2011届毕业学员葛晶晶的精准预测赢得了首长和战友的高度评价。
葛晶晶在野外机动作业时进行天气会商
谋时谋天谋打赢,报阴报晴报国家。70年来,从这里走出的一大批以张文建、葛晶晶为代表的毕业学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用精筹妙算把脉祖国的万里海天。
气象海洋学院机关楼
潮起云涌海天阔,乘风扬帆正当时。70年,在滚滚的岁月洪流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对于气象海洋学院,却是从无到有、砥砺奋进的70年。回望峥嵘岁月,一幕幕往事再度涌上心头,那些奋斗的历程、那些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荣光,是每一代海天人最宝贵的财富。现如今,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全军气象、海洋和空间环境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新一代官兵正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用智慧和汗水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和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中,告慰着先辈们,创造着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国军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5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