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到底要不要陪作业呢?

家长到底要不要陪作业呢?这是因为由于孩子们的注意广度很小,对他们来说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来说是很难的,这是他们大脑发展的限制,大脑负责调节注意的网状结构,直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这个寒假特别长,接下来随着家长的陆续复工,孩子也要面临在家网课的情况,无形中,督导催促学习的工作大部分转移到了家庭中,小学阶段的家长非常困惑,学习习惯的养成中,究竟是给孩子布置好作业,按时检查,还是在作业过程时间内全方位陪着孩子完成作业好?

家长到底要不要陪作业呢?

我经常在讲座上被提到类似的问题,坦诚的讲,每次大概都是回答:这个因人而异。这是个很难的把握的问题,它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一个选择。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头脑中一场大战已经拉开序幕,我把脑海里中的两种声音拿出来,希望对家长们会有帮助。

从认知发展的的观点看

1. 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

在幼儿园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老师们总是每到20分钟左右就会变换活动,或者在这个时间给孩子们强调纪律。这是因为由于孩子们的注意广度(attentin span)很小,对他们来说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面来说是很难的,这是他们大脑发展的限制,大脑负责调节注意的网状结构,直到青春期才能比较好的髓鞘化,这是为什么对我们成年人来说,我们可以忍住一天的劳累继续保持注意力加班,而对于孩子来说,长时间进行一个活动,他们就很容易走神。年幼的孩子会相对年长的孩子,更难保持注意力一些,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容易受到干扰。

对孩子们来说,他们是很难在脑海里去抑制与任务无关的思维活动的。陪孩子进行一个小时的游戏,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的注意点总是在变换的,我长期观察过一个对工程车情有独钟的8岁男孩,他的游戏里只有工程车,但是在每次一个小时的游戏中,他的工程车所扮演的角色都是会发生多次变化的。年幼的孩子哪怕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也会喜欢四处张望,把注意力分散在各种地方,孩子会随着年龄越大,注意力广度会越来越好,但这也是要到未来才能发展成熟的。

2.孩子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孩子的选择注意力能力有限,他们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与任务相关的事情上面。心理学家(Miller & Weiss 1981)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布帘下面放置一些不同的动物玩具,每个玩具都和一个家具用品放在一起,分别让7岁,10岁与13岁的孩子记忆这些动物玩具的摆放位置。这项实验的目的就是测试孩子选择性的注意特定事物忽略无关事物的能力。结果当然是13岁的孩子取得的效果最优,而7岁的孩子最糟糕。而之后让孩子们回忆无关信息的测验,与动物玩具放在一起的家具用品是上面的时候,7岁的孩子反而比13岁的孩子更强,7岁的孩子比13岁的孩子更多的注意到了无关的事物。

总之我们也看到了,年长的孩子更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相关的事物上面。也能够看到孩子的注意力上面的局限。孩子是比较难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学习目标上的,他们总是比较容易被其他分心物去影响。

3. 孩子很难自律

孩子认知抑制比较差。皮亚杰曾经对婴儿有个一个“A非B”的实验,尽管婴儿看到玩具被隐藏在B点,但是他们还是会去A点寻找物体,这是因为他们没办法抑制自己的行为。抑制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这项能力对孩子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孩子可以执行自己不喜欢的任务,抑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简单点说就是自律的能力。

这个认知抑制与额叶的发展有关,说句实话我们成年人要抑制住自己,强行进行不喜欢的工作,同时又抑制住自己心里想去做的喜欢的事情,都非常煎熬,更别说孩子了,他们比我们更难自控自律。

4. “注意”为何物,孩子知道并不够

事实上,年幼的孩子对“注意”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元注意),他们知道的并不够,对什么是“注意”也需要年龄去理解。他们对注意的成分,对选择性注意,注意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认识还不够。我记得我以前教孩子们学竖笛,我向孩子演示,告诉孩子要注意什么,他们总是一个劲的点头说自己知道了,结果轮到他们演示的时候,他们总是完成不了,发现自己刚刚的观察有错误的,其实也是他们对自己的“注意”理解不够。

5. 从认知来做选择

如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要不要全程看作业?我会选择:全程看,至少年少的时候,我会全程看,随着年龄逐渐的增长,而慢慢减少对孩子学习干预。从上述关于“注意”的理解,孩子的注意能力需要随着时间慢慢发展,那么早期孩子要比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是应该有人提醒和监控他的注意力状态的。

不过我的脑壳里也有不一样的声音,我们来看看精神分析学(动力学)的视角。

从精神分析的观点看

1. 刚刚好的父母

婴儿期的发展依赖与父母的“神入”,借由父母的来拓展自己的自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是应该慢慢退去的,他们需要自由与空间来发展“注意”。孩子需要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让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可以让孩子直接感受到自己的成就,也同样感受到自己的失败,这样的孩子才能真正去内化自己学习的动力,变成学习的“内驱力”。

如果父母总是时时刻刻的盯着孩子,孩子是缺乏和事物真正心灵交流的。我曾经工作过一个孩子,只要我一对他的游戏活动感到兴趣,他就很紧张的不玩了,赶紧转换自己的活动,然后对我充满敌意,仿佛好像我会伤害她一样。这个孩子的生活中有着一个特别“细”的母亲,凡是她做什么,妈妈在一旁都要指指点点,在她的生活在遍布着“你应该”,孩子小时候经常对父母满腔怒火,这孩子很痛苦,她没办法真正去融入自己的游戏中,因为父母总是告诉她你做的事情应该是“对”,她在小学前期的成绩很好,因为她都是做“对”的事情,但到了小学后期则这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总是一脸疲惫,她已经很难去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情绪了,无法真正的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这让她拖延和厌倦学习。

2. 损害自尊成长

自尊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评价。这可以是一个人很大动力,有着良性自尊的人会有着良性的社会成就动机,自律,自省。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勤奋感是建立在独立性与自主性上面的,并且这些都与孩子的自尊成长,息息相关。去强调孩子的自立独立行为,对孩子的自尊是有帮助的,这能够很好培养孩子自我调节能力。同时父母在孩子总盯着孩子,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学习是为父母去学习,并不会为自己去努力,这也会影响孩子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

一个人需要去体会自己是克服困难的,否则就会容易把客体自我当成习惯,总是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充满负面评价,我参加过一个关于社交障碍的团体,里面的人都表达过自己的社交困难是来自对自己社交行为后果的过分负面评价,其中也有很多人表达过自己,总是被父母告诉自己在与人交往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太多,结果反而不敢社交了。换到孩子的学习上也是一样,一个总被盯着的学习状态,与前者无异,这让孩子会失去内在动力,不认可自己,也许在将来反而适得其反。

2. 从精神分析来做选择

如果从精神分析来做选择,我会选择:不看,说实话,看孩子是付出了自己时间的,没有收获,我肯定会不满意的,我很难看着孩子走神还能够“抱持”呈现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我肯定会指指点点,要让他符合我的要求,我也是人,投入要有回报。而且不看,对孩子的自我成长,我一定程度把握了孩子的学业(按时检查)又没有全权控制孩子,是个刚刚好的父母的状态。

好像都挺有道理的!

是不是我脑子里的这两种声音都很有道理,一个有着充分科学基础,一个有着足够的人文关怀,谁对呢?但这两者并不冲突。

事实上不可能有一个家庭只采用一种教育方式的,我们都是混合式教育孩子,我们时而权威,时而引导,为什么?因为情况不同,处理问题方式不同嘛,在写作业这件事情也是同样。我们要根据孩子去调整我们的思想,如果一个焦虑气质孩子,你采取时刻紧盯的方式,也许并不合适,应该去根据孩子自身的状态进行学习方式调整,需要找到一个刚刚好状态,又能够缓解他容易紧张的情绪,又能够给与他适度的压力感。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着好的自主性,又有着好成绩。我看到过很多很优秀的家庭,他们有的强调孩子的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则给与孩子的自主性予以强化,这些都对孩子的独立性有着帮助,但是同时我看到这些家庭,都有着惊人的一致,他们不是单单把他们扔在一旁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一种合作学习思想,他们像师徒一样,他们都对孩子成败都予以抱持,同时尊重孩子的个体性,面对孩子失败把自己经验作为交流,给孩子参考,而不是命令式的权威。

家长到底要不要陪作业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把儿童教育看的太小而且窄了,这只能看出父母的病态。事实上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多方面的,我遇到过许多“高冲动,低控制”型孩子的学业问题,他们的成绩问题其实早就埋在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中了,如果这些孩子的父母能够早一些与其建立温馨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鼓励他们的合作以及让他们有着良好的自尊感,这会让他们有着强烈希望获得父母,老师赞赏的愿望,那么这些孩子自然在学习方面问题会得到很好的处理。

父母们都应该好好学学心理学,不论现在有没有孩子,精神分析是最好的育儿思想,而发展心理学是最好的儿童说明书。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56208.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