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庠序,征辟,科举)

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庠序,征辟,科举)举孝廉的对象,包括地方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汉武帝创立了太学,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及国家考试机构。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察举,庠序,征辟,科举)

1、两汉时期,推荐官吏的方式叫“察举”。

科目有“孝廉”和“秀才”,“孝”是前提,“廉”是参考。

举孝廉的对象,包括地方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

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

2、汉武帝创立了太学,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及国家考试机构。

3、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以“九品中正制”为主,辅以察举。

4、隋文帝开始分科取士的政策,也称科举制

而科举制的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这一制度历经约1300年。

清朝光绪三十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5、庠序: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6、征辟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官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中央推荐。

7、科举考试

(1)院试(童生试):县、州、府 生员(秀才)

(2)乡试(秋闱): 省城(皇帝派主考官) 举人(第一名:解元)

(3)会试(春闱): 京城(礼部主持) 贡士(第一名:会元)

(4)殿试: 京城(皇帝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7460.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