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研究背景含镍的氧化铟(In2O3)是一种极具潜力的CO2选择性氢化为CH3OH催化剂,但活性镍位点的性质仍然未知。近日,埃因霍温理工大学Ivo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研究背景

含镍的氧化铟(In2O3)是一种极具潜力的CO2选择性氢化为CH3OH催化剂,但活性镍位点的性质仍然未知。

近日,埃因霍温理工大学Ivo A. W. Filot、Emiel J. M. Hensen等人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微动力学模拟阐明了镍在In2O3催化的CO2氢化中的促进作用。

计算方法与模型结构

作者使用从头计算模拟包(VASP)中的PAW方法和Perdew–Burke–Ernzerhof交换相关函数来进行DFT计算,并使用截止能量为400eV的平面波基组来求解计算Kohn–Sham方程,以及在标量相对论PAW方法中将In的半核5s和5p态作为价态电子。此外,在所有自旋极化计算中,作者使用3×3×1 Monkhost-Pack网格对布里渊区进行采样,并将设置0.1 eV的高斯弥散来加速计算。

作者采用具有周期性边界条件的2D In2O3(111)表面模型,并在c方向引入20.0Å真空区,以避免与相邻超胞之间的寄生相互作用。在所有计算中,作者将底部两层原子固定,而顶部两层原子允许驰豫。该超胞的尺寸为14.57Å×14.57åÅ×26.01Å,并且四个原子层的In2O3(111)板由96个O原子和64个In原子组成。

结果与讨论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图1 (a)In2O3中In/Ni取代的取代能。(b)Ni-SAs在In2O3(111)上的吸附能。通过GA分别获得气相(c,e)和负载(d,f)Ni8和Ni6簇的能量最小结构。

如图1a所示,在所有掺杂位置的取代能中,位置1是最有利的Ni取代位置(Esub=−0.35 eV)。如图1b所示,从位置1到位置3的迁移能垒为95 kJ/mol,并且吸热21 kJ/mol。从位置3到位置4的迁移具有更高的能垒(165 kJ/mol),并且吸热11 kJ/mol。最后,从位置4到位置5的迁移能垒为142 kJ/mol,并且吸热65 kJ/mol。气相和负载的Ni8和Ni6簇的最小能量结构分别如图1c–f所示,在气相中,最稳定的自由团簇采用正方形双锥体形状,而最稳定的负载Ni8簇(图1d)由双层结构组成,其中6个Ni原子形成底层,另外两个Ni原子位于第一个Ni层的三重位置。

对于支撑的Ni6簇(图1f),5个Ni原子形成底层,第六个Ni原子位于三重位置。气相中In2O3(111)载体上Ni簇的不同形状是由Ni和In2O3之间的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MSI)决定。通过将Ni8簇放在In2O3(111)表面上,作者发现气相簇的内聚能从268kJ/mol/atom增加到In2O3载体簇的358kJ/mol/atom。而Ni6簇具有更高的稳定效应(111kJ/mol/atom)。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图2 (a)裸露的In2O3、(b)掺杂的Ni1和(c)吸附在In2O3上的Ni1、(d)Ni6簇和(e)Ni8簇上的12种表面氧的氧空位形成能

在裸露的In2O3(111)表面上(图2a),作者发现去除氧原子所需的能量范围为1.8至3.0eV。而用Ni SA掺杂的In2O3(图2b)显著降低了Ov形成的能量。其EOv值介于0.94和1.86 eV之间。如图2b所示,与In键合的O原子相比,与Ni键合的O原子更容易被去除。在In2O3顶部吸附Ni原子(图2c)显著增加了氧空位形成能量,导致EOv值介于3.42和4.41eV之间。对于负载的Ni6簇(图2d),通过O2直接热脱附形成的氧空位介于2.65和3.52 eV之间。而对于负载的Ni8簇(图2e),通过直接热脱附氧空位形成能量的值相似(2.48–3.51 eV)。因此,与原始In2O3相比,吸附的Ni增加了氧空位形成能。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图3 (a)掺杂Ni1、(b)吸附Ni1和(c)Ni8簇模型上CO2氢化为CO和CH3OH的全动力学网络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图4 (a)掺杂Ni1、(b)吸附Ni1和(c)Ni8簇模型上CO2和H2转化为CO、CH3OH和H2O的势能图

Ni1掺杂体系上CO2加氢制甲醇的反应网络如图3a所示,相应的势能图(PED)如图4a所示。掺杂Ni1的In2O3(111)表面上的H2解离(步骤1)是均裂性的,并形成两个OHδ+基团,该步骤的活化能为70 kJ/mol,放热294 kJ/mol,表明表面羟基具有高度稳定性。随后的水形成具有163 kJ/mol的势垒,并且吸热137 kJ/mol。H2O解吸(ΔEdes=80kJ/mol)完成氧空位的形成。总的来说,氧空位的形成过程具有−80 kJ/mol的反应能量。接下来,CO2在氧空位处吸附的ΔEads=−103 kJ/mol。而另一H2分子的解离吸附形成与CO2相邻的两个羟基。该步骤的活化能为104 kJ/mol,放热ΔEr=−22 kJ/mol。CO2氢化为HCO2+H过程的活化能为165 kJ/mol(ΔEr=8 kJ/mol)。另一个质子迁移形成H2CO2,其能垒为313 kJ/mol(ΔEr=287 kJ/mol)。在另一个H2分子解离吸附后(Eact=71 kJ/mol,ΔEr=−32 kJ/mol),H2CO2的两种氧中的一种被质子化形成H2CO2H+H(Eact=49 kJ/mol、ΔEr=42 kJ/mol)。

随后H2CO2H的C–O键断裂产生CH2O和占据氧空位的OH结构,该步骤的活化能为97kJ/mol,放热140kJ/mol。接下来,通过来自相邻OH基团的质子迁移将CH2O结构氢化为CH3O,该步骤吸热49 kJ/mol,活化能为117 kJ/mol。最后,CH3O被从H2CO2H解离获得的羟基物种氢化形成甲醇,随后甲醇解吸,这一协同步骤的活化能为102 kJ/mol,放热ΔEr=−19 kJ/mol。最后,氧迁移恢复初始表面。该步骤的活化能为120 kJ/mol,吸热ΔEr=85 kJ/mol。此外,对于Ni1吸附系统和Ni8簇模型上CO2氢化的机理,反应网络如图3b和3c所示,PED如图4b和4c所示。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图5 (a)CO2消耗率和(b)CH3OH选择性随温度变化

如图5a所示,Ni1掺杂和Ni8簇模型在275°C以下的CO2消耗率最高。在300°C以上,Ni1吸附和Ni1掺杂系统比Ni8簇模型更活跃。从图5b中可以看出,Ni8簇的CH3OH选择性在200°C时为95%。随着温度的升高,CO生成速率的增加速度快于甲醇生成速率,导致甲醇选择性降低。在350°C以上,CO成为主要反应产物。Ni1吸附模型和Ni1掺杂模型均显示出可忽略的CH3OH选择性(图5b),表明这两个模型主要对逆水煤气变换反应具有活性。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图6 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状态(a–c)、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d−f),其中作为关键组分CO2是温度的函数

如图6所示,在覆盖率、表观活化能(Eapp)和反应级数随温度变化的结果中。Ni8簇(图6a)在较低温度(200°C<T<300°C)下主要处于HCO2+H状态。H2中的反应级数(图6d)为正,而CO2中的反应级数接近于零。随着温度的升高,H2中的反应级数降低,而CO2中的反应级数增加,这是因为氧空位状态在高温下成为主导状态(图6a)。在空表面的极限内,较高的CO2分压导致反应中间体的覆盖率较高,从而提高了CO2转化率。这种行为也反映在Eapp趋势中(图6d)。Eapp在400°C以下保持恒定,而在较高温度下降低。通过比较图6a,d,可以看出,表观活化能的降低与氧空位的增加同时发生,从而导致CO2的覆盖率升高。而对于Ni1吸附模型(图6b),在较低的温度下,主要表面状态是Ni1–In2O3(111)表面上吸附两种H物种(NiH+H)。

随后沿着氧空位形成路径的水解吸具有相对较高的势垒。而随着温度的升高,H2O的解吸将更容易,从而产生更多的空位,CO2可以吸附在空位上。CO2与表面强烈结合(ΔEads=−144 kJ/mol),随后将CO2氢化为HCO2的活化能仅为66 kJ/mol,以及随后氢化为H2CO2的活化能为114 kJ/mol。因此,HCO2+H状态和CO2+2H状态是主要状态。在低温下,CO2和H2中的反应级数(图6e)接近于零。H2O解吸速率不受H2和CO2分压的影响。因此,温度升高导致氧空位和吸附CO2的形成(图6b)。H2的分压增加导致H吸附速率增加,这与吸附CO2的存在一起导致CO2+2H和HCO2+H状态成为主导。然而,这些反应步骤朝向动力学网络中远离主要产物(CO)的分支进行。因此,在这些条件下,H2中的反应级数是负的。

对于Ni1吸附模型,当温度低于300°C时,Eapp(图6e)恒定为175 kJ/mol,该值对应于H2O的解吸能。随着温度升高,Eapp降低。在该模型中,CH3OH产物的Eapp高于CO副产物的Eapp,符合图5b所示的选择性趋势。总之,这些发现表明,氧空位的形成控制了低温下的总反应速率,而在高温下,CO2活化或氢化都限制了总反应速率。

当Ni掺杂在In2O3内部时(图6c),表面主要处于CO2+2H和HCO2+H状态。尽管CO2在催化剂表面上有可能氢化为HCO2,但进一步氢化为甲醇受到HCO2氢化为H2CO2的高势垒限制(Eact=313 kJ/mol,ΔEr=287 kJ/mol)。CO2中的反应级数为零,因为主要工作状态(CO2+2H或HCO2+H)已经对应于CO2的中间体。H2中的反应级数在低温下是负的,这表明较高的H2分压将推动反应远离主导路径。在Ni1掺杂模型上,Eapp(图6f)在研究的温度范围内恒定为130 kJ/mol。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图7 DRC(a)和DSC(b),(c,d)CO2氢化为CH3OH、CO和H2O的反应网络分析(左)和主要途径(右)

如图7a,b所示,在Ni8簇模型的DRC和DSC分析中,低温(200°C<T<300°C)下CO2消耗速率几乎完全由HCO2氢化为H2CO2的速率控制,如图7c所示,该速率在主要途径中具有最高的活化能。较高的H2分压会增加氢化反应所需的Ni–H态浓度,从而提高总速率,而CO2分压的变化不会影响这些反应。DSC分析(图7b)表明,控制速率的相同基本步骤也控制甲醇选择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醇到CO的选择性发生变化(图5b)。如图7b所示,在较高温度下,CH2O氢化为CH3O及其进一步氢化为CH3 OH的步骤控制了对所需甲醇产物的选择性。这两个步骤需要比HCO2氢化更多的Ni–H物种。图7c、d分别显示了低温和高温下的通量分析。在低温下(图7c),主要途径对应于通过甲酸盐形成甲醇,而在高温下(图7d),主要路径转向H辅助的逆水煤气反应途径。这与微动力学模型预测的活性和选择性趋势一致。

【VASP计算】ACS Catal: In2O3上Ni对CO2加氢制甲醇的促进作用

图8 (a)吸附的Ni1和(c)掺杂的Ni1模型表面的DRC分析(b)吸附的Ni1和(d)掺杂的Ni1模型表面的反应网络分析

Ni1吸附模型的DRC分析和反应通量分析如图8a、b所示。在低温下,CO2消耗速率主要由H2O解吸速率控制,因为该步骤在与氧空位形成途径中具有最高的势垒(ΔEdes=177 kJ/mol)。在较高温度(T>275°C)下,氧空位的形成和随后的CO2吸附导致H2O解吸的DRC系数降低,有利于CO2解离,使其成为主要的速率控制步骤。CO2解离速率的增加将导致主产物CO的解离速率更高。如图8b所示,通过甲酸盐途径进行CO2氢化的机理分支的速率显著低于CO2解离的机理分支(分别为2.10×10–6和6.68×10–2 s–1)。Ni1掺杂模型的DRC分析和反应通量分析分别如图8c、d所示。CO2解离和CO解吸的基本反应步骤具有1的DRC系数,证明其是在探索温度范围内的速率决定步骤(RDS)(图8c)。关于CH3OH的形成,甲酸盐途径的反应通量可忽略不计(3.43×10–26 s–1),与微动力学模型计算的TOFCH3OH一致(图S7a)。这是由于与HCO2氢化为H2CO2过程具有高活化能(Eact=313 kJ/mol,ΔEr=287 kJ/mol),使得甲醇形成不利。

结论与展望

作者研究了三个代表性模型:(i)掺杂在In2O3(111)表面中的单个Ni原子,(ii)吸附在In2O3上的Ni原子,以及(iii)吸附在In2O3上的八个Ni原子的小簇,并利用遗传算法(GA)识别了In2O3表面上Ni8簇的最佳结构。与原始In2O3(111)表面相比,Ni8簇模型具有较低的氧空位形成能垒,而在两个单原子模型上,作者发现了较高的能垒。微动力学模拟表明,只有负载的Ni8簇具有高甲醇选择性,而掺杂或吸附在In2O3表面的单个Ni原子主要催化CO形成。而通过Ni8簇上容易解离的H2获得的氢化物物种参与将吸附的CO2氢化为甲酸酯中间体和甲醇。

在更高的温度下,氢化物覆盖率的降低使CO的选择性发生变化。在Ni8簇模型上,甲烷的形成受到与直接或H辅助CO活化的高能垒抑制。与同样使用GA获得的较小Ni6簇相比,对于CO、CH4和CH3OH的形成的关键速率限制步骤具有类似的能垒。进一步的微动力学模拟表明,该模型在低温下对甲醇也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掺杂或吸附在In2O3表面上的单个Ni原子上的CO是通过氧化还原途径形成的,而氧化还原途径包括氧空位的形成和CO2的直接解离。

文献信息

Francesco Cannizzaro et.al The Promoting Role of Ni on In2O3 for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Acs Catalysis 2023

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2c0487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1316.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