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大唐帝国自李渊在618年建立,到907年朱温簒唐,享有国祚289年,根据其发展的脉络,后世将其划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也有历史学家通常以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作为分界线,把唐代社会历史分为前后两大时期。
唐朝四期的划分,最初是学者讲述唐诗的发展历程时采用的,后来被历史学家所采用。具体的时段划分,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时段,比较流行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01)初唐——玄武门之变以前;盛唐——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中唐——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晚唐——黄巢之乱以后到唐亡。
02)初唐——公元618年—712年,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之间;盛唐——公元713年—755年,大体上是指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中唐——公元756年—824年,大体上是指唐肃宗至德元年至唐穆宗长庆四年之间;晚唐——公元825年—907年,大体上是指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唐末。
左右认为,唐历史的四期划分没有问题,但在具体的时间节点上应当如下:
01 初唐
从618年李渊建唐开始,经唐太祖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高宗李治的“永徽之治”,到683年武则天临朝称制前,共65年,这段时期为初唐比较合理。
初唐,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朝代,各方面都是一派欣欣向荣,“贞观之治”时期,社会虽然还没有完全繁荣,但是政治清明,百姓生活蒸蒸日上,且依靠当时独特的府兵制,唐太宗及唐高宗多次对外用兵,依靠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成绩,虽然是初期,武功却十分惊人。唐代的版图,以唐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到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很多历史书上都记载,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加上一些羁縻州和属国,面积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576万平方公里。
这一时期,虽然发生了血腥的“玄武门之变”等宫廷政变,但随着李世民的登基称帝,政局很快得到稳定,对社会没有造成什么冲击。这一时期,名将璀璨,将星如云,李靖、李勣(jì)、苏定方、裴行俭、薛仁贵、黑齿常之、李道宗、契苾何力、李孝恭等,在剿灭地方割据势力、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平定薛延陀、东平百济、南镇吐蕃、讨伐高句丽、攻灭高昌国的军事行动中,功勋卓著,为大唐打下了大片领土。
这一时期,魏征、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高士廉、温彦博、岑文本、侯君集、褚遂良等贤臣良相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一大批良政、善政得以颁布实施,为推进唐朝的强大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文坛,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痛斥齐梁诗风,为唐诗开辟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总之,唐初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疆域异常广阔,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唐中央对内实行开明政治,与民休息,英才当政,国无冤狱;对外以德服人,文武并举,使中国不仅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国度,而且成为文明的原创者,为其后到来的盛唐奠定了基础。
02 盛唐
从683年武则天临朝称制,到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一共是80年,这段时期应为盛唐。
683年,唐高宗病逝,他的皇后、一代女皇武则天临朝称制,其后,虽然操弄两任皇帝(她的儿子李显和李旦)于股掌之中,终于在690年登基称帝,成中国唯一女皇。其后经她的孙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经营治理,终于迎来“开元盛世”。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一直到763年才平定,前后达八年之久。“安史之乱”是分水岭,其后,大唐开始走上下坡路,盛唐也随之结束。
盛唐期间的皇帝是唐中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唐肃宗。其中武则天和唐玄宗是两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正式称帝。她创立殿试,亲自选拔治国英才;设置武举,录取勇武之士;不拘一格地任用拥护她的人;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推行以农为本的政策,奖励屯田戍边;收复安西四镇,维护丝绸之路畅通;重视文化,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在她实际掌权的几十年间,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口从太宗、高宗之际的380万户,激增为615万户。从综合国力和人才储备等方面,为开元、天宝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时代就崭露头角的临淄王李隆基,在结束武则天逊位以来近八年的混乱政局后登基,是为唐玄宗,在名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锐意革弊布新,澄清吏治,禁用珠玉锦绣,不许臣下进贡求媚。改府兵制为募兵制。重视农桑,减轻封户租税,命部分僧尼还俗生产,抑制土地兼并,招抚流民,大力开荒,兴修水利。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籍户口猛增至906万余户。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全面发展繁荣。据学者研究,天宝年间人均粮食多达700斤。人们普遍知书达理,三尺童子以不言文墨为耻。诗歌、书法、绘画、雕塑、乐舞等成就辉煌,全国上下呈现出歌舞升平的“盛唐气象”。京城长安,是人口逾百万的国际大都市。盛唐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大帝国。盛唐文明居世界文明前列,是世人向往的中心,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盛唐气象”首先体现在开放并蓄。唐朝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朝廷的鸿胪寺等机构,专门掌管对外事宜,为来唐的外国使节提供食物、翻译、医疗、丧葬、赐物、封官等优惠。对其他来唐者,朝廷和地方官吏也予以照顾。难以数计的外国使节、留学生、宗教徒、艺术家、科学家、商人和旅行者等,不畏茫茫沙碛或惊涛骇浪,潮水般地涌入大唐帝国,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这些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外来文明,深受盛唐人喜爱。由西域胡商出售的火烤、水蒸和油炸的各式胡饼,或酥脆可口,或热气腾腾,人人爱吃;胡姬素手招客,并为客人跳胡舞助兴,最受盛唐人欢迎;外来的小狗、马、象,犀牛、豹、鹰和鹦鹉等动物,也备受唐人宠爱;外来的沉香等香料,深得上流社会青睐;外来的玛瑙等珠宝,被皇帝、贵族官僚用于赏赐、服饰和家具的点缀。来自天涯海角的“舶来品”,几乎覆盖了盛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大丰富了盛唐人尤其是上流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也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盛唐气象”体现在和睦相处。外国商人在长安、凉州、洛阳、广州、扬州和成都等通都大邑,或开珠宝店、胡食铺、酒肆,或“举质取利”(放高利贷)。留学生进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等读书,或参加专为外国人设置的宾贡科考试,入仕为官。艺术家或在宫廷表演胡乐、胡舞,或走江湖卖艺。宗教徒或翻译梵文佛经,或巡礼圣迹,寻师问道,或传播佛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旅游者饱览中华锦绣河山、风土人情,撰写游记。还有一些人,或以武功为将,或以专长待诏翰林,或为人效劳。盛唐是中国人与世界特别是与亚洲各国人友好往来、和睦相处的时代。
第三,“盛唐气象”还体现在开拓创新。生逢煌煌盛世的唐人,尤其是年轻书生,都有一股奋发向上的强烈进取精神。他们渴望为明主重用,在治国平天下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他们意气风发,充满活力,自强不息;或参加科举,力争金榜题名,博得一官半职;有的虽皓首穷经,失意科场数十年,布衣而死,也不后悔;或投笔从戎,仗剑去国,不畏边陲流沙、风雪,虽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以求封妻荫子,卫国保家。总之,整个社会充满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时代氛围。
盛唐期间,产生了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王昌龄、贺知章、王之涣、李颀、崔颢、顾况、元结、刘长卿、岑参、高适、祖咏、王翰、钱起、綦毋潜、常建等泰斗级的伟大诗人,他们如群星般照亮了盛唐的夜空,将唐诗推向了顶峰。这些唐诗风格纷呈,题材广泛,以李白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是盛唐诗歌的主流,政治诗和边塞诗集中体现了唐的风格,杜甫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后的现实,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吴道子则使山水画为之一新,新创“吴带当风”风格,被誉为“画圣”,杨惠之的雕塑,王维的泼墨山水,韩干的马,张萱的仕女,颜真卿雄秀独出的真书,李阳冰笔力遒劲的篆字,张旭醉后呼号疾走或以头濡墨的狂草,僧怀素“天下称独步”的草书,李龟年的歌,李暮的笛声等,都不落前人窠臼,自成一家。正是这些群星璀璨的盛唐人,不迷信权威作品,不止于前人成就,敢于独立思考,标新立异,为博大精深的大唐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大唐盛世的开启,也与这些知名宰相的鼎力相助密不可分,他们是:狄仁杰、娄师德、郭元振、张说、姚崇、宋璟、张九龄、牛仙客等。
盛唐时期,在权力交替时节,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人兴风作浪,试图操控权力,但在李隆基的雷霆手段打击下土崩瓦解,宫廷斗争虽然残酷,但对社会没有造成大的震荡,保证了大唐盛世的到来。
03 中唐
从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到835年发生“甘露之变”,这中间的72年,可看做中唐。中唐共经历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和唐文宗等七任皇帝,唐宪宗是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开辟了“元和中兴”。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对大唐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叛乱平定后,大唐自此辉煌不再,开始走向了衰落,其后出现的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边疆危机以及财政问题,贯穿中唐及晚唐,成为唐帝国的沉疴。我们根本无法把初唐与盛唐的那种气象与中唐挂上钩,都不知道这么多问题,这么多矛盾,是从哪里凭空冒出来的。
藩镇割据是中晚唐时期最为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其实早在唐玄宗时期,为了防范突厥、回鹘、吐蕃、契丹等民族的侵犯,唐玄宗在北方边疆设置了八镇。唐玄宗还放纵军镇节度使的坐大,使其拥有地方的财政、行政、军事大权,甚至重用藩将,使其难以节制。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一位来自于西域的粟特人,他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唐朝为了平定“安史之乱”,也就必须重用其他节度使,并在全国设更多节度使,让藩镇来平定藩镇,显然是不可能彻底的。
河北四镇,各有精兵四万,他们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甚至公然与朝廷为敌,割据一方。为了防范河北四镇,唐朝又不得不依靠其他藩镇,于是全国各地的藩镇都坐大了,史称“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建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安史之乱”后的唐代宗、唐德宗期间,唐朝还要应对吐蕃、回鹘的威胁,只能对藩镇采取妥协的政策。唐宪宗时期,通过战争消灭了一些藩镇,中央集权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其后的唐穆宗、唐敬宗都是玩乐皇帝,藩镇势力卷土重来,“元和中兴”的局面彻底被毁弃。
还有宦官专权。唐朝的宦官专权起源于唐玄宗时期,玄宗朝的大宦官高力士权倾朝野,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将相都是通过高力士的推荐而被重用的。
唐肃宗继位后,又重用宦官李辅国,使之担任元帅府行军司马事,实际上掌握了元帅府的兵马。收复长安后,李辅国又“专掌禁兵”,宦官的权势逐渐不可控制了。
唐肃宗时期另一位重要宦官是鱼朝恩。758年,鱼朝恩担任了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以节制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的军队。鱼朝恩多次以谗言陷害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也利用手中的大权随意改变作战计划,导致了洛阳邙之战的失败。759年,因为鱼朝恩的陷害,郭子仪被罢免职务。直到762年,由于战争形势恶化,唐肃宗才不得不重新启用郭子仪。
762年,唐肃宗去世,李辅国发动政变,收捕越王係,幽张皇后,拥立太子即帝位,是为代宗。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权力过大,一度担任司空和中书令等职位。唐代宗担心自己位置不保,于是利用程元振杀了李辅国。此后,程元振和鱼朝恩两大宦官几乎控制了朝政。
763年,吐蕃入侵,程元振隐秘军情,导致长安被攻陷。唐代宗在多方的压力下废黜了程元振。770年,唐代宗又杀鱼朝恩,唐朝的宦官势力终于得到了抑制。但是,宦官一直掌握着禁军的指挥权。唐顺宗时期,二王、八司马发动的“永贞革新”,就因为宦官刘贞亮的政变而失败。
唐宪宗去世后,宦官又乘机掌权。822年,唐穆宗得病,宦官内枢密使王守澄“专制国事,势倾中外”。后来宦官刘克明又参与杀唐敬宗的事件。至此以后,唐朝的君主基本被宦官控制,史称“自元和之末,宦官益横,建置天子在其掌握威权出人主之右,人莫敢言”。835年,唐文宗不甘被宦官控制,于是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但是遭到了宦官的反击,各大谋臣遭到杀害,史称“甘露之变”,此后唐帝就成为了宦官的傀儡。
中唐时期,还有严重的边疆问题。“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平定叛乱,只得调用河西走廊等边疆地区的守边兵力,这样就造成了西北地区边防空虚。这对于虎视眈眈的吐蕃来说正是一个反击唐朝的大好时机,吐蕃的军队趁虚而入,占领了河陇等地。河陇地区的失守造成的不仅仅是国家疆域的缩小,更是给了吐蕃进攻唐王朝的跳板。吐蕃先控制了河陇地区,将唐王朝与西域的联系切断,蚕食唐朝在西北的据点,最后兵力直逼京都,西北边疆局势彻底失控。而在很长的时间里,大唐只能采取守势,后来吐蕃渐渐衰落,才无力东侵。
除了吐蕃之外,曾经帮助大唐平叛的回纥也时常侵扰,虽然最后都被大唐打败,可频繁的战争对大唐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还有土地兼并引发的财政问题。由于战争,需要用钱的地方非常多,可频繁的战争使得朝廷国库亏空,为此朝廷不得不提高赋税,导致矛盾日益尖锐化,即使是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
与政治的黑暗腐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唐的文学艺术却迎来了另一个高峰。
“安史之乱”不但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动,也引起了文学的变化。诗歌中开元、天宝盛世繁荣期那种兴象玲珑、骨气端翔的境界意味已逐渐淡化,理想色彩、浪漫情调也逐渐消退。从诗人杜甫开始,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开始上升为主流。此后大历诗人出来,因社会的衰败而心绪彷徨,诗中出现了寂寞情思,夕阳秋风,气骨顿衰。待到贞元元和年间,士人渴望中兴,与政治改革的同时,诗坛上也出现了革新的风气,诗歌创作出现了又一个高潮。
韩愈、孟郊、李贺等人,怪怪奇奇,形成韩、孟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则从乐府民歌吸取养料,把诗写得通俗易懂,形成元、白诗派。这些中唐诗人在盛唐那样高的水平上,以革新精神和创新勇气,又开拓出一片诗歌的新天地。长庆以后,中兴成梦,士人生活心态内敛,感情也趋向细腻。诗歌创作题材多狭窄,写法多苦吟。而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文化巨匠掀起了古文运动,其散文创作直接影响到宋明清时期的文风。
04 晚唐
从835年发生的“甘露之变”到907年朱温代唐,建立后梁,可看做是晚唐,时间跨度是72年。期间经过的皇帝主要是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和唐哀帝。
自中唐以后,藩镇割据问题、宦官专权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另外又增加了一个“牛李党争”及王仙芝、黄巢起义,直接将唐帝国送上了不归路。
到了晚唐,宦官势力发展到可以掌握皇帝废立的地步。唐宪宗为宦官陈宏志所杀,敬宗为宦官刘克明所杀,穆宗和文宗皆为宦官所立。唐文宗即位后,在大和五年(831年),曾用宋申锡之谋,欲除去王守澄等宦官势力,由于宋用人不当,为同谋者京兆尹王璠所出卖,结果以失败告终,宋也贬死开州。大和九年(835年),用李训、郑注谋去宦官,结果反为所败,宦官仇士良等率兵大杀朝官,宰相王涯以下朝官一千余人被杀,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朝官人人不能自保,至有人不得不入朝时,与家人辞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甘露之变”。
此后,宦官权势更盛,文宗形同傀儡,常常泣下沾襟,自叹“受制于家奴”。以后的历届皇帝,均为宦官所控制。武宗朝,宦官仇士良给他的同党留下玩弄皇帝的经验说:“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则又纳谏,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轻矣。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球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新唐书·仇士良传》)宦官专权,实是唐王朝衰亡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祸根。
藩镇割据到了晚唐,蕃镇节度使掌有地方行政与军事大权,也大都成为世袭制,不受唐王朝的统治,实际上形成了各个独立的王国。到昭宗朝,各割据藩镇便纷纷立国了。大顺二年(891年)王建建立前蜀国,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建立吴国,景福二年(893年)钱镠建立吴越国,王审知建立闽国,乾宁三年(896年)马殷建立楚国。
晚唐时期,朝堂之上除了宦官专权,又在朝臣中产生了“牛李党争”,加剧了政治危机。“牛李党争”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
牛党人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自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人官场,称为“门荫” 出身。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门荫入仕。二是如何对待藩镇。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
唐武宗时,李党达到鼎盛,牛党纷纷被罢免;唐宣宗的前期,李党纷纷被贬谪到地方为官。最终以牛党苟延残喘、李党离开中央而结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
还有,唐末的农民起义,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唐朝末年,由于皇帝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娱乐,不理朝政,苛捐杂税严重,致使政治腐败,加之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与朝廷长期争权斗争,整个社会千疮百孔,大多数农民的居住地变成一片废墟,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地方官员和地主阶级联合对农民压榨,加深了农民的各种负担。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首先在山东长垣聚众起义,民众纷纷响应,军队人数很快发展到数万人。乾符二年(875年),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在冤句(今山东菏泽市西南)起义。起义军转战南北,横扫大半个中国,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于黄梅大败被杀。中和元年(881年),黄巢带领的起义军进入长安,随后建立大齐政权。逃往四川的唐僖宗纠集各地的残余势力,向起义军反扑,黄巢率军顽强抵抗,在关键时刻,大将朱温叛变降唐,起义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长安,转战山东泰山一带。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黄巢在莱芜虎狼谷与唐将时溥决战,兵败自刎。
晚唐,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朝代。没有哪个朝代的末期有唐朝末期这么烂,这么无法收拾。中唐虽然矛盾多,但江山依然好好的,晚唐一下就坏了,一下就烂得不可收拾。
不过,在晚唐,也出现了一批杰出文人,其中以杜牧、李商隐最为著名,以及韦庄、陆龟蒙、罗隐等等。他们的作品多以怀古伤今为主题,染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似乎已感知了唐王朝辉煌不再,每况愈下,因而悲叹沉郁,落寒凄凉与无助,似平感觉到历史兴替盛意的不可抗拒。特别是李商隐,以其善感灵心、细腻丰富的感情,用象征、暗示、非逻辑结构的手法,表现朦胧情思与朦胧境界,把诗歌表现心灵深层世界的能力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创造了唐诗最后的辉煌。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读史可以明鉴,知史可以启智。
欢迎关注“左右说历史”,欢迎阅读、观看、评论、点赞、收藏、转发,您的关注,是左右创作的不竭动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