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圐圙”这个词语,乍一看上去一脸懵逼,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怎么读,再仔细一看,觉得挺有意思的:”四方八面”被两个方框框围了起来,可不就是个圈圈吗?
的确如此,圐圙这个词的意思,真的就是个”圈圈”。
圐圙一词在汉语词典中是怎么解释的
圐圙,读如:kū lüè,现行多种字、词典中均认为”圐圙”(有的写作”库伦”)是汉语借自蒙语的音译词。
《新华字典》:”圐圙,蒙语音译词,也译做库伦。围起来的草场。”
《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圐圙,名词,蒙语指围起来的草场,现多用于村镇名称:马家~(在内蒙古) 。也译作库伦。”
《辞海》收录为:”圐圙,北方方言。围有墙而无房屋的空场,多用于地名,山西山阴县有薛家~。”又收录”库伦”一词,解释为”旧地名,蒙古语称城圈为’库伦’,即以为名。”
《大辞典》对”库伦”又作了进一步解释:”库伦,蒙古语为城圈,其地有木栅如城,称为喇嘛圈,西人称为’乌尔戈’。”
《忻州方言词典》 释为:”圐圙儿,蒙古语指围起来的草场,这里指没有房子的院子。”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的《汉语方言大词典》(第四卷)有”圐圙”和”圐囵”两个词条:前者释为”①<名>四周有墙而无房屋的空场,多用于地名,借自蒙语。(一)冀鲁官话。河北井陉。(二)晋语。内蒙。山西。山阴: 薛家~。”后者释为:”<名>护宅地。晋语。山西临县。1917 年《临县志》:’护宅地曰~’ ②<名>围起来的草场,多用于村镇名,借自蒙语。晋语。内蒙:马家~”。
“库伦”在蒙古语中到底指什么
有学者认为,汉语”圐圙”,是蒙古语”库伦”[künyen]的借词,是蒙古语”古列延”的汉音转读。
对于”古列延”,学者们的理解有所不同。有的认为,是成吉思汗时期的军事组织之一,即军营;有的认为是”阿寅勒”的营地,即古代蒙古族的游牧经济基本形式。
蒙古语中的”阿寅勒”(ayil),是若干个帐幕和幌车组成的牧营或牧户,许多个”阿寅勒”聚集而成为”古列延”。
关于古列延最早的解释性文献,是14世纪波斯人拉施特主编的《史集》,该书记载:”那时,名为札刺亦儿的蒙古人,有若干部落住在怯绿连河境内,它们共有七十古列延。古列延(kuriyan)[一词]的含义如下:许多帐幕在原野上围成一个圈子驻扎下来,它们就被称为一个古列延。当时将这种环列的一千帐幕,称作一古列延。”
成书于窝阔台合汗执政时期,即1241年前后的《蒙古秘史》中,也在”古列延”旁注释:”圈子” “营”。
再后来,随着部落的解体、汗国的建立、行政和军事体制的改变和正规化,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古列延形式逐渐衰退。
另据众多文献资料分析,古代蒙古族为了有效地进行围猎,兴修猎场或围场,用木头或土石专门修建篱笆或围墙,并把它称为”寨”或”库伦”。在此,”库伦”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围起来打”的一种狩猎形式,二是指为围猎而兴建的场所,即猎场或围场。
除此之外,蒙古语里”库伦”还有寺庙的义项,如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原来叫库伦或大库伦)、内蒙古库伦旗所在地(原来叫喇嘛库伦庙)。
内蒙古民族大学巴·苏和、特日乐两位教授在《锡勒图库伦喇嘛旗之”库伦”考》一文中认为:”在蒙古语中,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原义并具有民族特征的’库伦’,属卫拉特方言。 在卫拉特方言里,库伦[hurie]指寺庙,如 monggol hurie(蒙古库伦),指现在的新疆昭苏县地名,当时那里有一座蒙古式的大寺庙,于是人们便这样命名。其汉名昭苏,也是来源于蒙古语juu_yin sume(昭庙)的音译。原来把毡包式寺庙称做库伦,于是其名称至今还保留在卫拉特方言中。”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达力扎布在《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库伦,《蒙古秘史》和明代各种蒙汉译语,都译作’古列延’。在明末清初专指内外蒙古地区由某一活佛及其所属徒众(沙毕纳尔)构成的政教合一的社会组织,也是游牧环境下的的寺院组织,卫拉特人则称作’集寨’,入清后置札萨克,建喇嘛旗。外蒙古的库伦、内蒙古的库伦旗就是这种社会组织,后来被沿用作地名和旗名,并无它义。”
因此,《简明蒙古语词典》对”库伦”一词的解释是:”库伦,驻地、住所之意,如 neislel hurie(首都);hote hurie(城镇);hiyd hurie(寺院,寺庙);hurie hudee(牧户)。”
汉语中的”圐圙”指的是什么
“圐圙”一词,多流行于晋方言中,它的基本意思就是”环状物” “圆圈圈”。
这个圈圈,可大可小。大起来很大,可以把四方八面围住,比如城圐圙,四四方方一座城,用高高的城墙围起来,就是个圐圙;圐圙村,虽然没有围墙,但在村民心中它是被围起来的;一块空地,围起来也好,不围起来也罢,都叫圐圙,比如大妈们扎堆儿跳广场舞的那一片场地,就叫”圐圙”。
圐圙,小起来又很小。比如农村用藤条秸秆编制的存粮食容器,叫”圀圙囤子”;娃娃尿床了,说褥子上尿了一”圐圙”;儿童身上戴的银项圈、银手镯,叫”银圐圙”;山西有一种古老民俗面食,圆环状,相当于”长命锁”,叫”面圐圙”;还有一种食品叫”油炸圐圙”,就是油糕,中间捅了个指头来大的窟窿。
不但如此,只要是蜷曲成圆形状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圐圙”。比如,卷曲的头发,叫圐圙毛;一种形状蜷曲的野菜地皮菜,叫地圐圙;蜷着身子睡觉,就叫”圐圙地睡”;驼背,叫锅圐圙,意思是背上扣了一口锅。
圐圙,除了当”圆圈” “范围”讲以外,还可以作动词用,如”咱们用石头把这块地圐圙起来”,就是围起来、圈起来的意思。
在晋语中,圐圙一词,根本找不见”寺庙、住所、驻地”的影子,就是单纯地表示”围起来、圈起来”的那个”圆圈圈”。
蒙语”库伦”和汉语”圐圙”之间有什么瓜葛
有些学者也认为,”圐圙”一词是汉语借自蒙语。他们说:”汉语向蒙语借词,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很多。”
又说:”有的蒙语借词还保留在某些方言中,如’库伦’又作’圐圙’(圆形的圈子),今天还保留在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中,并构成’草圐圙’ ‘羊圐圙’ ‘风圐圙’等等。”
但是,据上文几位蒙古族学者的考证、以及蒙古语词典得知,”库伦”一词最初的本义,并没有”圈”的具体涵义。
而且也有很多学者反对这一观点。如,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章也教授就认为:”在许多纯汉人居住、和蒙族来往不多的地区,有人听得懂’库伦’,却不知草库伦为何物,把’库伦’视为自己语言中固有的成分,而不是借自蒙语。”
又说:”山西晋中方言里也有这个词,好像和蒙语也没有关系。”
不过呢,在现代蒙古语口语中,”库伦”一词所涵盖的意义非常广泛,不仅可以指寺庙、城镇、驻所、村名,还可以指羊圈、院落、门框、圈状的面食、围起来的空场、四面围起放牧用的草场,还可以抽象地指范围、领域、拥护等,很明显,这些指向都和”圈状的” “围起来”这一表意有着明显的联系。
由此可见,现代蒙语的”库伦”,和汉语的”圐圙”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即”圈”字的本义。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本指寺庙、住所、驻地的”库伦”,慢慢演变成”围起” “圈起”的”圐圙”呢?
这就不能不提及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的晋语,对内蒙古一地语言文化的巨大影响力。
由于特殊的地理区位等因素,山西北部和内蒙一带,自古便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之地,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便在这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据相关资料统计,今天的内蒙古人,有52%以上来自山西。
明清时期,山西与内蒙古之间的人口流动大大加强,大批山西人离开家乡走西口,长途跋涉来到内蒙古,在这里安家、耕种、劳作、经商,也把山西的语言文化带到了广袤无垠的大草原。
当时的晋商驼队到达草原进行交易时,为了囤货就建了围场,山西人习惯称之为”圐圙”,蒙人转音为”库伦”。
“圐圙”,就是”圈”字在晋方言中的分音词形式。
什么是晋方言中的分音词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乔全生、余跃龙两位教授都认为,”圐圙”一词并非汉语借自蒙语,而是蒙语借自汉语,具体来说,是借自晋方言”圈”的分音词。
分音词,是在晋方言中普遍存在、且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种语言现象。简单来说,是指把一个字音分成两个音节来读,从而产生新的词语。也就是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加第二个字的韵母反切,来拼读出想要表达出的字。
如”搏拦”,是”拌”的分音词,意思是搅拌。例如:”不要瞎搏拦,菜都让你给搏拦烂了。”山西有一种食品叫”不烂子”,名字就是源于此。
得楞,是”瞪”的分音词。意思是拿眼瞪人,或者是撑起来。例如:”你得楞甚了!” “你给咱得楞住,我去找个支架来。”
圪梁,是”岗”的分音词,指山岗、土丘、地边土塄。例如:山圪梁梁,土圪梁。
圪塄,是”埂”的分音词,指田埂、土埂,或地边不平的地方。
博浪,是”棒”的分音词,指木棍,或者形状像棍子的东西。
圐圙,作为”圈”的分音词形式,直到今天,还在山西各地普遍存在着。
山西很多地方以”圐圙”为地名,朔州有王圐圙、白圐圙,应县有大圐圙、辛圐圙,大同有石圐圙,山阴有薛圐圙,繁峙有新圐圙,左云有左卫圐圙、圐圙子,为饲养军马之所。此称在晋中一带也有,如兴县有马圐圙,祁县有南圐圙,平遥有石圐圙等。祁县贾令镇的谷恋村,一百多年前也名为”圐圙”,后来,村子周围的堡墙被拆掉后,改名为谷恋。
山西每一个地方的方言,也都保留着”圐圙”的说法,只是各地读音稍有不同,写法各异,但是意义都与”圈”有关。比如太原叫”窟联”,文水叫”窟篮”,平定叫”窟略”,长治叫”圪联”,武乡叫”圪垒”,河津叫”箍圞”,忻州叫”圐圙儿”。
为什么说”圐圙”一词是蒙语借自汉语
“库伦”一词在蒙古语中的最初发音”古列延”,最早见于史籍,当是14世纪波斯人拉施特主编的《史集》;而”库伦”一词,最早出现在史籍中,当是清朝时期,如《高宗实录》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三月初七条记载:”桑斋多尔济已经在大库伦处理事务。”
又如,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卷五四三《兵部·官制》记载:”雍正九年(1731年),库伦互市处驻司员经理,后改驻办事大臣一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奉旨,增派大臣二人,同办库伦事务。”
汉语”圐圙”,作为”圈”的分音词形式,早在宋代就有记载。
南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十六关于切脚语:”世人语音有以切脚而称者,亦间见之于书史中。如以蓬为勃笼,盘为勃阑,铎为突落,叵为不可,团为突挛,钲为丁宁,顶为滴宁,角为圪落,薄为勃卢,精为即零,螳为突郎,诸为之乎,旁为步廊,茨为蒺藜,圈为屈挛,锢为骨露,窼为窟驼是也。”
通用的”分音词”称谓,在古代文献中也称作”切脚词”。
宋《容斋三笔》罗列的一大堆”切脚词”中,就有”团为突挛” “圈为屈挛”的记载。据《广韵》:”突,陀骨切”,”屈,区勿切”,”挛,吕员切”,当为”圈”的分音词形式。
晋语中的分音词、切脚词现象,与先秦反语一脉相承。
所谓的先秦反语 ,其基本构造规则是,把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分开,然后在本字音的声母后面加上一个别的韵母,在本字音的韵母前面加上一个别的声母,从而产生一个新的双音节组合。
比如《尔雅·释器》”笔”又名”不律”。”不”字与”笔”字声母相同,”律”字与”笔”字韵母相同。”不律”与”笔”就构成反语与本字的关系。
据清人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卷下·反切之始》,以及民国时期古典文献学家刘盼遂《文字音韵学论丛》,从魏晋至唐代,”反语”一直是一种活的语言现象,在社会上广为流行。
到了宋朝,宋人笔记中关于反切语的记载就非常多见了。
如王观国《学林》卷八:”下到闾阎鄙语,亦有以音切为呼者。突莺为团,屈陆为曲,鹤仑为浑,鹤卢为壶,咳洛为壳……”
又如,俞文豹《吹剑录全编·唾玉集》:”俗语切脚字:勃龙蓬字,勃兰盘字,哭落铎字,窟陀案字,黯赖坏字,骨露锢字,屈挛圈字,鹤卢浦字,哭郎堂字,突挛团字,吃落角字,只零清字,不可叵字。即释典所谓’二合字’。”
上述文献中记载的”突挛” “突莺” “屈挛” “屈陆”,与”圈”一词音韵、意义都密切相关联,都是”圈”的分音词形式。
宋代及其以前记载的这么多分音词,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是,”圐圙”是汉语,而且是古汉语的遗存,不是元代蒙语带来的。(张文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4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