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带宽的定义,窄带、宽带与超宽带

多种带宽的定义,窄带、宽带与超宽带我们想让雷达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达到目标的物理尺寸级,这样通过回波的信号分析,使得分辨和识别目标具有了额外优势。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我们想让雷达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达到目标的物理尺寸级,这样通过回波的信号分析,使得分辨和识别目标具有了额外优势。精细的空间分辨率意味着雷达的带宽大,这也会给频谱分配、干扰和技术能力等带来问题。

我们常常根据分辨率要求来简单倒推信号带宽,例如1m分辨率需要150MHz;带宽达到500MHz的话可以提供0.3m的分辨率,这在雷达成像中较典型。

大家可能觉得500MHz并不是很宽,对现在高速ADC来说很轻松。但对于较低的微波频率范围来说,500MHz带宽将占中心频率较大的百分比,也就是相对带宽大。而具有较大相对带宽的信号需要新的无线电设计概念。

带宽的定义

通常,这里说的带宽是指在电路、组件频率响应或信号功率谱-3dB点之间的差值。对于一个正弦脉冲信号,脉宽的倒数近似为-3dB信号带宽。当然也有用信号所占有的频率范围来定义信号带宽,也就是用最高频率减去最低频率 (FH-FL)。

其他带宽定义包括X dB带宽,具体定义见下图。另外,平时也会遇到“工作带宽”、“瞬时带宽”等说法。雷达工作带宽常常是指该雷达可能工作的频率范围,例如我们常听到的S波段雷达、X波段雷达或者毫米波雷达等,是指雷达工作时的频率在该范围内。

瞬时带宽往往指雷达信号带宽,根据雷达模式从几MHz~几百MHz。对于相控阵雷达,瞬时带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当信号具有一定带宽时,以中心频率设计的移相器波控码不变,对相位的权值不变,但由于相对于中心频率的偏离,会导致波束扫描的指向会发生偏离。另外,在接收宽带信号时,由于孔径渡越时间的限制,阵列两端的信号不能同时相加,会导致波形展宽。也就是说要实现相控阵天线的大瞬时带宽,需要解决上述问题。

多种带宽的定义,窄带、宽带与超宽带

窄带、宽带和超宽带

并不是说带宽小的就是窄带或者带宽大的就是宽带、超宽带,所谓窄带宽带超宽带是基于相对带宽来说的,相对带宽是用带宽除以中心频率获得的。从James D. Taylor的“Ultrawideband Radar: Applications and Design”的书中找到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来源对超宽带雷达的定义略有不同。

多种带宽的定义,窄带、宽带与超宽带

在Wick的“Principles of Waveform Diversity and Design”的书中给出了窄带、宽带和超宽带的定义,该书中将雷达通信和电子战对带宽的定义稍作区别对待,且看下表。

多种带宽的定义,窄带、宽带与超宽带

昨日文章《从大气衰减图,看毫米波雷达的常用频段》中提到“77GHz频段比24GHz频段的带宽更宽、波长更短,分辨能力能提升三倍以上”是指若相对带宽的要求相同时,77GHz频段可用的带宽可以比24GHz频段大三倍以上。并不是说所有的77GHz频段雷达就比24GHz频段的分辨率高三倍以上,还是要看具体雷达的信号带宽等参数。

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超宽带无线通信信号占用极宽的频带,可与其他通信系统共享频谱资源,功率谱也可以做到极低,从而不去干扰其他通信系统,它是短距离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例如智能交通、消防、军事通信等。超宽带无线通信有脉冲体制和载波体制两种。

脉冲体制的超宽带通信技术采用基带窄脉冲信号,无需进行载波的调制和解调,通过脉冲序列携带信息,可以做到系统简单、功耗低,信号穿透能力还挺强。

信息调制到基带窄脉冲序列上的技术主要有跳时技术、脉冲位置调制技术以及脉冲极性调制技术等。信号检测的方法一般有峰值检测法、能量检测法和相关检测法等。

在发送端用与信道冲激响应相匹配的滤波器对发射信号进行预滤波,可以使接收信号更加集中,达到简化接收机机构,提高信息传输速率的作用。在接收端可以进行高速采样和低精度量化成数字信号再检测。

多种带宽的定义,窄带、宽带与超宽带

脉冲体制的超宽带信号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两个:带宽和功率。峰值功率下降10dB时相对带宽大于20%,或者绝对带宽大于500MHz。另一个条件就是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也被加以了限制,应用场景不同频段不同,对功率的限制不同。

多种带宽的定义,窄带、宽带与超宽带

超宽带雷达系统

超宽带雷达系统在树丛穿透、掩埋或隐蔽目标探测、高分辨测绘成像等领域应用突出。超宽带雷达使用多种信号形式,包括短脉宽的脉冲、步进频率编码信号、脉冲序列编码信号、随机噪声信号等。

在《超宽带雷达应用于设计 _ Ultrawideband Radar: Applications and Design》一书中给出了未来超宽带雷达系统架构设计师指南,大家可自行学习参考。

多种带宽的定义,窄带、宽带与超宽带

需要本文参考资料的请给微信公众号“雷达通信电子战”发送“”即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8600.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