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数学史表明,重要的数学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对数学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些重要的数学概念对数学分支的产生起着奠定性的作用.我们学过的函数就是这样的重要概念.
在西方,在笛卡尔引入变量以后,变量和函数等概念日益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纵览宇宙,运算天体,探索热的传导,揭示电磁秘密,这些都和函数概念息息相关.正是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人们对函数的概念不断深化.
中文数学书上使用的”函数”一词是转译词.是我国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1895年)一书时,把”function”译成”函数”的.
中国古代”函”字与”含”字通用,都有着”包含”的意思.李善兰给出的定义是:”凡式中含天,为天之函数。”中国古代用天、地、人、物4个字来表示4个不同的未知数或变量。这个定义的含义是:”凡是公式中含有变量x,则该式子叫做x的函数.”所以”函数”是指公式里含有变量的意思.
古代天算家由于编制历法而需要确定日月五星等天体的视运动,当他们观察出天体运动的不均匀性时,内插法便应运产生。即若不知道函数的表达式,只知道某区间内若干个点的值,能近似求出该区间上这个函数其他点的值吗?听上去是不是很厉害,其实就是我们常用的借用函数模型来模拟未知呀!这是现代计算数学常需解决的问题,
下面介绍内插法基本思路:已知函数f(x)在自变量是x1,x2,……xn时的对应值是f(x1)。f(x2),……f(xn),求xi和xi+1之间的函数值的方法,称作内插法。如果xn是按等距离变化的,称自变数等间距内插法;如果xn是接不等距离变化的,称自变数不等间距内插法。例如f(x)=x³,当x=1,2,3,4,5,……时x³=1,8,27,64,125,……求x=4.26时x³=(4.26)的值,就可以应用等间距内插公式。
等间距内插法的一般公式是:从n级差分的定义容易得到,当f(x)是一次函数时,二级差分是0;f(x)是二次函数时,三级差分是0;f(x)是n次函数时,n+ 1级差分是0。
我国古代历法工作者,为了制定一个好的历法,很早就应用内插法的公式. 朔、望跟制定历法和计算日、月食有密切关系。怎样确定合朔的准确时刻,一直是历法中一个重要的项目。根据一个朔望月的平均日数来确定会朔时刻,叫做”平朔”。
早在东汉时期,刘洪《乾象历》就使用了一次内插公式来计算月行度数。刘洪测出月球在一个近点月(月球从近地点出发绕地球运行一周又回到近地点的时间间隔)里每日运行的度数。设日数是n,n日共行的度数是f(n),对n+s(s<1)日月球运行的度数,刘洪应用下列一次内插公式f(n+s)=f(n)+s△,进行计算,其中△是一级差分f(n+1)-f(n)。刘洪以后,三国时期的杨伟,南北朝时期的何承天、祖冲之都是用这个公式计算月行度数的。因为月球运动速度一日之内就变化很大,f(n)不是一次函数,△2f(x)不等于0,因此上述公式只能得到不很精密的近似值。
中国隋唐时期,由于历法的需要,天算学家创立了二次函数的内插法,丰富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内容。隋炀帝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唐初王孝通的《缉古算经》,主要讨论土木工程中计算土方、工程分工、验收以及仓库和地窖的计算问题,反映了这个时期数学的情况。王孝通在不用数学符号的情况下,立出数字三次方程,不仅解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也为后来天元术的建立打下基础。此外,对传统的勾股形解法,王孝通也是用数字三次方程解决的。
唐初封建统治者继承隋制,656年在国子监设立算学馆,设有算学博士和助教,学生30人。由太史令李淳风等编纂注释《算经十书》,作为算学馆学生用的课本,明算科考试亦以这些算书为准。李淳风等编纂的《算经十书》,对保存数学经典著作、为数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方面是很有意义的。他们给《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以及《海岛算经》所作的注解,对读者是有帮助的。隋唐时期,由于历法的需要,天算学家创立了二次函数的内插法,丰富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内容。
唐朝天文学家张遂(僧一行,公元673-727,图3)青年时代到长安,研究天文和数学,成为著名学者。他为修订历法, 测量日、月、星辰在其轨道上的位置并掌握其运动规律,他改进了张衡的”浑天仪”,制造出”浑天铜仪”。 他使用”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观测天象时可以直接测量出日、月、星辰在轨道上的坐标位置。他推断出天体上的恒星是移动的, 这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公元1656-1742)早了一千多年。
张遂修订的《大衍历》是一部具有创新精神的历法, 他采用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推算出每两个节气之间,黄经差相同,而时间距却不同。这种算法基本符合天文实际, 这在天文学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
到了宋元时代,便出现了高次内插法。最先获得一般高次内插公式的数学家是朱世杰(公元1300年前后)。朱世杰的代表著作有《算学启蒙》(1299年)和《四元玉鉴》(1303年)。《算学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日本与朝鲜数学的发展。《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突出的数学创造有”招差术”(即高次内插法),”垛积术”(高阶等差级数求和)以及”四元术”(多元高次联立方程组与消元解法)等。
元代天文学家王恂、郭守敬等在《授时历》中解决了三次函数的内插值问题.秦九韶在”缀术推星”题,朱世杰在《四元玉鉴》”如象招数”题都提到内插法(他们称为招差术),朱世杰得到一个四次函数的内插公式.即现在所说的”高次内插法”,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直到400年之后,大名鼎鼎的牛顿才得到同样的”牛顿插值公式”。我国的内插法是从天文学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修改历法中逐渐完善的,它的应用比欧洲早一千年。
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郭守敬(1231-1316,图4)在授时历中对天文数据进行重新测定,他改革的天文计算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全面用内插法三次差计算,即所谓”垛叠招差”。二是引进了球面直角三角形法,即所谓”立浑比量”。 如上图是郭守敬研制的天文观察仪器”简仪”。
《授时历》把冬至到春分(共88.91 日)这一象限分成六段,测出每段太阳的实际运行度数,就可以算出以段为等间距的差分表。从表中知道,三级差分都相等而四级差分等于0,因此考虑f(t)=d+at+bt2+ct2。实际上,f(0)=0(第0段的运行度数是0),可见d=0.所以 f(t)=at+bt2+ct3。这样就可以变三次函数为二次函数。
应用二次内插公式便可以算出F(t)的具体表达式,从而得到 f(t)=tF(t)=513.32t-2.46t2-0.0031t3。 令t=0,1,2,3,按差分的定义便可以求出f(0),△1,△2,△3(△4=0),继续按差分定义,用加减法就可以得出以日为等间距的差分表。郭守敬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中国传统数学自元末以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皇朝更迭的漫长的封建社会,在晚期表现出日趋严重的停滞性与腐朽性,数学发展缺乏社会动力和思想刺激。元代以后,科举考试制度中的《明算科》完全废除,唯以八股取士,数学社会地位低下,研究数学者没有出路,自由探讨受到束缚甚至遭禁锢。
我们可以预计到,关于函数的争论、研究、发展、拓广将不会完结,也正是这些影响着数学及其相邻学科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83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