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1.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 Thomas Kuhn, 《科学革命的结构》,库恩著
“范式”(paradigm)这个词汇来自库恩1962年的畅销书《科学革命的结构》(正好是60年前)。库恩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期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改变了研究方向,开始从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方面的研究。本书是他之后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传统的想法认为,科学研究将使科学领域的知识不断增加,科学的发展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但是,库恩从他的研究中发现事实并非那么简单。例如,在物理学里有牛顿的古典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研究的问题,理论基础,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都大相径庭,甚至研究问题的科学家们也属于不同的群体。库恩发明了“范式”一词,认为一个科学领域常常拥有不同的范式(古典力学和相对论就属于不同的范式),背后存在着不同的“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科学研究通常是在已有的范式内进行的,科学家们所做的一般不过是范式内的解谜(puzzle solving)。而真正的科学进步伴随着新的范式的产生,科学研究也会发生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新的范式往往源于完全不同,甚至领域外的思想,而不是已有范式的扩展。本书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是创新性的研究要跳出已有研究的框架。我认为这是做研究工作的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2.《吾国与吾民》,林语堂著,黄嘉德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Yutang Lin
身处这个时代,我们经常面对一些事情,需要思考 “中国如何成为更进步的国家?”“应该如何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 “什么是爱国?”这类问题。阅读林语堂先生的《吾国与吾民》能帮助更好地理解中国人自己,进而看到一些问题的本质,思索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答案。原文英文,发表于1934年的,林语堂先生的成名作与代表作,向世界展示和介绍了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全书共有九章:中国人民,中国人之德性,中国人的心灵,人生之理想,妇女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文学生活,艺术家生活,生活的艺术。现代中国与古代和近代中国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看到在妇女地位的提升、科学思想的普及方面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但在国民性方面很多地方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比如,中国人一方面有稳健、忍耐、务实的品德,另一方面也有圆熟、无可无不可、保守、知足的特质。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缺点与不足,林语堂先生毫不留情,不加掩饰地揭露,一针见血地剖析,但从字里行间也能感受到他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和中国文化的自豪。“我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恼分忧,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小小爱国者们的粉饰”。
3. Consciousness and the Brain, Deciphering How the Brain Codes Our Thoughts,Stanislas Dehaene,《脑与意识,激活成功教程人类思维之谜》,迪昂著,章熠译
人脑中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方法,这个问题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研究的禁区。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脑科学实验手段的进步,对这个科学最大疑团的研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进展。在多个介绍意识研究的书中,法国脑科学家迪昂所著的《脑与意识,激活成功教程人类思维之谜》这本书是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应该阅读的一本。作者在本科和硕士期间所学的专业是数学和计算机,也许是由于这个原因,迪昂对意识的研究更多是从信息处理角度进行的。迪昂等提出了 “全局工作空间假说”(global workspace hypothesis),是目前关于意识的几个有力假说之一。其基本想法是人脑中的信息处理由许多并行的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子系统完成,这些处理都在下意识中进行。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同步,而这个同步是在全局工作空间进行的。意识研究中经常使用所谓的掩盖( masking)技术。如果在一段视频中加入50毫秒的完全不相关的内容,人在意识层面是“看不到”被添加的内容的,而下意识能看到。被添加的内容会微妙地影响人的判断。在实验中研究不同的添加内容对人的影响就是基于掩盖技术的实验方法。书中介绍了不少有趣的脑科学和认知科学实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也是一本有趣的读物。
#世界读书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08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