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你是否听说过一句话:“灭绝意味着永远,濒危意味着还有挽救的时间。”诚然,以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将一个已经灭绝的独立“物种”重新创造出来,其难度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如果灭绝的是一个“亚种”,又怎么样呢?
时间回溯到19世纪,那时候,地处非洲最南端的南非一度被誉为“猎人的天堂”。大批欧洲殖民者涌入这里,肆意猎杀当地的野生动物。在人类的枪口下,斑驴、蓝马羚、开普狮等大型动物直接或间接地走向了灭绝。而在这些灭绝动物之中,“斑驴”一直是广受关注并且倍受争议的成员。
1883年,最后一只斑驴死在了阿姆斯特丹的动物园,居然没有人意识到这类动物已经灭绝。的确,在一百多年前,动物分类学的发展还很落后,人们还分不清楚各种来自非洲的,外形像马,身上长着条纹的动物。这些动物都被统称为quagga,斑驴也不例外。那时其他斑马的数量较多,而斑驴的数量却因为人类的猎杀和畜牧业的发展不断减少。也许是由于这种通用名的误解,使人们没能及时注意到斑驴的濒危状况。直到斑驴灭绝之后几年,人们才渐渐醒悟,原来非洲大陆乃至全世界已经再也找不到这些外形奇特的动物了。
1987年,一个名为“斑驴计划”的科学研究小组前往南非,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斑驴“亡者归来”。研究人员首先挑选出一批与斑驴长得稍有相似的平原斑马。例如,选出那些体色偏棕黄色,腿上条纹较少平原斑马。他们不断将这些平原斑马进行杂交培育,再把后代中长得与斑驴相似的个体保留下来,再次进行繁殖,将性状强化巩固。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研究小组已经繁育出了五代实验斑马(还在培育中),这些斑马的外形一代比一代更像斑驴,科研计划的成功似乎已经在眼前了。
当然,针对这个计划,世界上也不乏批评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即便科研小组恢复了斑驴的毛色、条纹等外貌,也无法完全恢复当年斑驴的基因库。“斑驴计划”花费了超过三十年,仅仅为了恢复一个“亚种”,人类就耗费了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其实,人类原本可以选择一条更加光明坦荡的道路,与其事后亡羊补牢,不如在濒危动物灭绝之前关注它们,保护它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让灭绝的悲剧上演。毕竟,濒危意味着还有挽救的时间,而灭绝意味着永远。
公众号名称: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微信号:bjast-wx
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0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