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文/马绍承
如果有人问你,“你们的祖上最先是由哪里迁居来的?”除去不能回答的,相信会有很多人回答:“我们祖上最早是由明朝朱元璋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居过来的。”而且,还会有人加上一句:“有大槐树为证。”而我们家的祖上却不是从此地迁居来的,则是由河北枣强县迁居过来的。
据我的曾祖父于光绪二十三年(即一八九七年)编纂并刻录于村南石碑上的《马氏家谱》中记载:我们家的始祖,自明洪武年间,由北直冀州枣强县,迁居于章邑城(即老章丘城——绣惠)西南的乡村毕家坡村(今属圣井办事处)。后来,又徏居于马庄(今属曹范办事处),之后,才又徏居于如今的大有庄村。而我们的村子大有庄的有关来历则无所考证。
我们村隶属于曹范办事处。南西北三面环山,地处鲁中泰沂山区北麓的丘陵地带,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气候。这里地势海拔高,地形险要,气候独特,风光旖旎。村西边从南向北分别于历城区彩石乡的玉龙村(又叫石旮旯村)和黄路泉村隔山而望。村北面隔山与富家村相邻。村南山的南面是贯穿东西的G2京沪高速路。在高速路北与村南山之间还有一条,自西向东从玉龙村通往曹范的不太宽的公路。三面环山,东面的缺口是全村的门户,也是村子里通往乡镇及县城的必经之道。环山之后的峡谷向村东偏北方向延伸成了一条常年干涸的河道。弯弯的河道向东经过吕家村向北折去,经过宋上庄村在李福村东与其它河道汇聚成坝。继续一路向北形成了龙山杜张水库的一条支流。这是我们村的母亲河,记录和见证着我们整个家族及村庄的生存和发展历程。如今,正在施工的贯穿南北动脉的济南大东环从村东而过。连接着北起唐王立交,南到曹范立交的高速要道,显示出村子的位置更加重要。
由于旧村改造,全村已冻结即将面临整体搬迁。我们的家族在经历了百余年的稳定与繁荣之后,又要经历一次大的迁徏。而我们的百年家族史和我们整个村庄的记忆,却深深地画在了这片炽热的土地上。
过去,我们村与另外两个自然村富家村和龙埠村同属于一个大队——富家大队。那两个村子各占一个生产队。而我们村占据了五个生产队。仅我们的马氏家族成员就占了一个半生产队。我们的家族自迁居于此,像是一棵大树分成了两个大枝,继而又逐步分枝长杈,枝繁叶茂。和其他姓氏成员和睦相处,从而也带动了整个村庄的繁荣与发展。全村鼎盛时期,人口接近二千。
我们的家族成员及村里的人,自古就勤劳朴实,村里有着良好的村风村貌。在我的记忆里,我们村有回忆不完的美好过去。小时候,北边的山上有杏树、桃树、核桃树及花椒树等。春天一来,一片片白色杏花,,没过多长时间又被一片粉色或红色的桃花所替代。夏天,逮蚂蚱,抓叫蝈子。秋雨连绵时,还能上山去逮山水蚰。蚂蚱、山水蚰以及从地里用撅抛出来的豆虫在油锅里一炸,天然无污染的美味,好吃极了。
更不能让我们忘却的记忆还是我们村的铁矿。我们村铁矿石含量丰富,以至于在后来村子里有人开始买电视时,电视信号还常常被矿石的磁场所干扰。在五八年大炼钢铁时,村里人家里大门上的钉子都被起下来炼铁。那时,村里人便开始在村南的山上开采矿石。山上被开采了一个大大的坑,这个坑又大又深。方圆有一个公交车站的距离,至于深度,就像一个百米深的悬崖。靠近坑边时,不免让人不寒而栗。六七十年代,县里在我们村南开办铁矿。那时,我们觉得矿上什么都新鲜。矿上有蓝球场,还有大地磅。汽车、拖拉机能直接开到大地磅上,就能称出车上矿石的分量,感觉无比神奇。山体上还深挖了许多小的土石屋子,用来盛炸药和雷管。矿上有澡堂,供职工洗澡。我们一群小孩有时也渗在职工里洗澡。还经常被北曹范村的一个眼睛有点毛病的,人们都叫他瞎伙子的光棍子给撵出澡堂。晚上,铁矿还有明亮的荧光水银灯。秋天晚上灯下有好多体形特大的蛐蛐,我们叫它”油呼噜”。我们经常在夏天和秋天的晚上,去铁矿上的灯下去逮这种“油呼噜”,因为在村里逮不到这样的大蛐蛐。铁矿上还经常演电影,地点就在办公室外的东边的山坡上。那种山坡极易适合放电影,观众错落有致。放映机的前面摆放着连椅。每当放映前,喇叭里都会大声吆喝,让大队里的领导到前排连椅上就座。那种显赫的位置和待遇,令在场的观众都可望而不可及。观众中还渗杂着来自邻村的包括历城的几个村子里的观众。我们村的铁矿全县有名。是县里钢联的矿石主要来源地。八十年代,县里开办的铁矿散了之后,到了九十年代,又有个体户在铁矿的大坑上安上辘轳,用手摇的方式从大坑里找残余的矿石。之后,又逐步换成了绞车。大坑的周围又开采了许多个体小铁石井。甚至在村西头通住历城村庄的道路两旁,新开挖的小矿石井也比比皆是。又一股民间的开采热持续了好多年。
毕竞我们村是农村,还要以经营丰富多彩的农产品为主。特殊的地形和气候,决定了我们村的红薯产量高,淀粉含量高,吃起来甘面,谷子品质好。尤其村西南与玉龙村接接壤的山坡上,气候凉爽,成了雪桃的正宗产地。这里产的桃子,体形大,口感好,采摘期晚,每年在霜降之前采摘。这里产的雪桃成了远近闻名,甚至城里人的抢手货。
三面环山的地势也造就了村里那凹凸不平的土路。过去,老百姓种地上山爬崖,交通极为不便。吃水也要用扁担从井里挑。如今,全村吃上了自来水,村里的道路全部硬化,厕所也全部改造。在大济南城市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村融入了济南都市圈发展的规划之中。如今,这个承载了我们百余年家族史的古老村庄,正面临着不久之后的整体搬迁。不尽引起了我们对村庄过去的美好记忆,与对这片土地无限的深深眷恋。
2019年12月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6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