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层治理的视域差异及其融合

乡村基层治理的视域差异及其融合作者 程军 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 乡村社会图景及其变迁 是实现乡村善治 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社会基础与必然逻辑起点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作者:程军(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乡村社会图景及其变迁,是实现乡村善治、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社会基础与必然逻辑起点。弄清乡村社会图景及其变迁,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引导下,针对乡村开展田野调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准确的描述与分析则是重要的前提。乡村治理在实践上,不仅包括从田野调查到实施治理的逻辑链条,同时也涉及多元主体对于治理文本的多重书写。因此,基于多元主体、多重文本以及主体与文本之间可能存在的视域差异,解析视域差异的具体表征并尝试扩展视域融合度,则有利于提升治理效能。

乡村基层治理的逻辑链条:

由田野调查到实施治理的四个环节

基于社会治理实践与社会研究方法的关系,可以发现,我国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的逻辑链条及其蕴含的四个环节分别是田野调查、文本书写、文本理解与治理举措。开展田野调查的目标在于获取乡村社会的真实情况。乡村社会的自然呈现,需要基层治理人员与研究者在进入乡村场域后,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诸如观察、访谈及参与方可获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凸显了调查研究对于获取社会现实在方法上的重要性。文本书写,通常是指研究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基于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将其转化为报告、论文以及影像资料的过程。文本的书写者,即文本作者,通常可以是前述环节的调查者,也可以是仅仅基于资料分析并书写文本的研究者。而文本,则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已不只是文字文本,而是包括文字文本在内的多元文本。前述文本在实践中多数只是报告甚至是论文文本,与指导治理行动的政策文本在表述方式上仍会有所不同,因此,还需要通过地方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与专家的合作,将报告或论文文本转化为政策文本。文本理解,则是在文本书写完毕从而形成可以传递、阅读的文本后,由读者基于阅读而形成的对于文本内容所反映的现象,与其中的活动主体及其所在的场域、历史而生成的一种理解。文本理解,既与文本作者的表现技巧和主体立场相关,也与读者的知识储备相关。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省市级分管领导以及县乡(镇)村三级干部通常是重要的读者群。这些作为读者的地方干部,阅读以至于理解文本的目标在于实施治理,即采取并开展具体的治理行动,从而推进乡村社会的善治。

乡村基层治理的视域差异:

多元主体与多重文本

自田野调查到实施治理的全过程中,乡村治理实践中介入的多元主体主要包括调查对象、调查者、文本书写者、文本阅读者与政策执行者。调查对象,他们多数情况下是乡村居民,是属于乡村社会信息的掌握者,他们以有声话语为主并包括其他各种表达方式为调查者提供乡村社会方方面面的信息。调查者,他们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与被调查者发生互动并收集资料。文本书写者,他们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对于资料的理解并基于理解而将其转化为可以阅读的文本。文本阅读者,他们基于文本阅读而形成理解,既包括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包括对于调查对象与其生活世界的理解。政策执行者,则依据文本规定,对乡村社会实施具体的治理行动。

从调查对象到调查者、文本书写者,及至文本阅读者与政策执行者,不同主体在视域上必然存在差异,而这种视域差异则基于文本理解的差异进而在文本反复书写的过程中被放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从中央到省级行政区域,再到市县以及乡镇的推进,即是一个从中央到基层的逐层书写的过程。这种文本的多重书写甚至是转译,是自上而下的不同层级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书写的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治理文本从中央到地方、从一般到特殊、从纲要到细节、从单一到多元,从而使得文本更具有地方性而有利于转化为梯次推进的治理实践。文本的多重书写,本身即蕴含着不同的文本作者对于同一对象的不同视域,但是如何保障中央文本在经过多重书写与转译后,仍能体现原初意图并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这便涉及多重文本的视域差异的融合。

乡村基层治理的

视域融合度及其扩展

基于主体的多元化、文本的多重性,乡村有效治理的前提则是多元主体与多重文本的视域融合。何为视域融合?视域融合的概念原是由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在伽达默尔看来,“视域其实就是我们活动于其中并且与我们一起活动的东西”。视域融合则更加接近于一种尝试性努力,即在阅读文本时,读者努力将自己的视域与文本的视域相结合,以实现对于文本的创造性理解。读者与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并不是用一方压倒另一方,或者一方包含另一方,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相比于伽达默尔理论中涉及读者的理解和解释与作者文本的文意、作者的原初意图之间的双重契合,乡村基层治理逻辑中的视域融合则显得更为复杂,而这则源于治理过程中涉及的多元主体与多重文本。因此,在通向“有效治理”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多元主体、多重文本以及文本与主体之间的视域融合,即“视域融合度”的扩展。

扩展多元主体的视域融合度,其关键在于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原则。人民主体的视域是中心视域,其原因在于乡村居民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当调查研究者、文本的作者与读者以及政策的执行者均能在理解人民视域的前提下,将视域主动向人民的视域靠近时,那么,多元主体的视域融合度则会在治理环节连续推进的过程中以及反复的治理实践中逐步扩展。扩展多重文本的视域融合,目标在于避免在治理文本反复书写甚至转译时出现文本视角的扭曲,从而将人民的视域贯穿于多重文本之中。其可能的策略则在于直接或间接将“人民”吸收为文本作者,例如,直接吸收部分乡村精英参与文本书写,或者在政策制订与执行的环节中,设置诸如规则听证会、政策社会评价、环境与社会评价等具体方式,将人民的视域体现于文本之中。扩展主体与文本之间的视域融合度,其要旨在于在阅读、理解治理文本时,尤其是依据文本开展治理行动时,要及时根据“人民”对于政策的意见、看法,调整执行策略,并在必要时将其融入治理文本之中以提升治理效能。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65605.html

(0)
上一篇 2025-01-01 22:15
下一篇 2025-01-01 22: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