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号外!号外!做python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python中下划线都有哪些用途吗? 是不是感觉问题很简单,但是又说不出它到底有什么用呢? 今天,菜鸟就针对python中下划线的用法做个分析总结,看完保证让你感觉上下通透,浑身清爽! Python中下划线主要包含以下五种用法: l 单前导下划线:_var l 单末尾下划线:var_ l 双前导下划线:__var l 双前导和末尾下划线:__var__ l 单下划线:_ l 程序员的世界,只有代码最懂!下面通过代码分析。 1、单前导下划线 _var PEP8约定,以单个下划线开头的变量或方法仅供内部使用,它是对程序员的一个提示,意味着大家公认它应该是什么意思,但程序的行为不受影响。关键是,这不是Python强制规定的规则。 看看下面的例子:
class Te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foo = 11
self._bar = 22
我们实例化此类,并访问在__init__构造函数中定义的foo和_bar属性,会发生什么情况? 让我们来看看:
t = TestObject() print(t.foo,t._bar)
你会看到_bar中的单个下划线并没有阻止我们“进入”类并访问该变量的值。
这是因为Python中的单个下划线前缀仅仅是一个约定,至少相对于变量和方法名而言。
但是,前导下划线会影响从模块中导入名称的方式。
看下面代码分析,在test1.py文件中定义两个函数:
def func1(): print(22) def _func2(): print(33)
我们在test2.py文件中导入并调用这两个函数
from test5.test1 import * func1() _func2()
执行结果:
发现,Python不会导入带有前导下划线的名称(除非模块定义了覆盖此行为的__all__列表):
所以,不建议使用通配符导入,因为它们使名称空间中存在哪些名称不清楚。
与通配符导入不同,常规导入不受前导单个下划线命名约定的影响:
我知道这一点可能有点令人困惑。 如果你遵循PEP 8推荐,避免通配符导入,那么你真正需要记住的只有这个:
单个下划线是一个Python命名约定,表示这个名称是供内部使用的。 它通常不由Python解释器强制执行,仅仅作为一种对程序员的提示。
2. 单末尾下划线 var_
有时候,一个变量的最合适的名称已经被一个关键字所占用。 像class或def这样的名称不能用作Python中的变量名称。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附加一个下划线来解决命名冲突:
总之,单个末尾下划线(后缀)是一个约定,用来避免与Python关键字产生命名冲突。 PEP 8解释了这个约定。
3. 双前导下划线 __var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涉及的所有命名模式的含义,来自于已达成共识的约定。 而对于以双下划线开头的Python类的属性变量或方法,情况就有点不同了。
懂python的小伙伴,都知道类中存在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就是通过双下线开头命名的。
这也叫做名称修饰(name mangling),解释器更改变量的名称,以便在类被扩展的时候不容易产生冲突。
看代码,马上明白!
class Te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foo = 11 self._bar = 22 self.__baz = 33 def getname(self): print(self.__baz) t = TestObject() print(dir(t)) print(t.foo) print(t._bar) t.getname() print(t.__bar)#不能访问私有属性
让我们用内置的dir()函数来看看这个对象的属性:
[‘_TestObject__baz’,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_bar’, ‘foo’, ‘getname’]
以上是这个对象属性的列表。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列表,并寻找我们的原始变量名称foo,_bar和__baz我保证你会注意到一些有趣的变化。
l self.foo变量在属性列表中显示为未修改为foo。
l self._bar的行为方式相同,它以_bar的形式显示在类上。 就像我之前说过的,在这种情况下,前导下划线仅仅是一个约定。 给程序员一个提示而已。
l 然而,对于self.__baz而言,情况看起来有点不同。 当你在该列表中搜索__baz时,你会看不到有这个名字的变量。
l__baz出什么情况了?
l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看到此对象上有一个名为_TestObject__baz的属性。 这就是Python解释器所做的名称修饰。 它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变量在子类中被重写。
l
我们看一下上述代码运行结果:
私有属性是不能被实例直接访问的。
4、双前导和双末尾下划线 _var_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如果一个名字同时以双下划线开始和结束,则不会应用名称修饰。 由双下划线前缀和后缀包围的变量不会被Python解释器修改:
class Tes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__baz__ = 33 t = TestObject() print(t.__baz__)
但是,Python保留了有双前导和双末尾下划线的名称,用于特殊用途。这样的例子有,__init__对象构造函数,或__call__ ,它使得一个对象可以被调用。
这些dunder方法通常被称为魔法方法,但Python社区中的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不喜欢这种方法。
最好避免在自己的程序中使用以双下划线(“dunders”)开头和结尾的名称,以避免与将来Python语言的变化产生冲突。
5、单下划线_
按照习惯,有时候单个独立下划线是用作一个名字,来表示某个变量是临时的或无关紧要的。 例如,在下面的循环中,我们不需要访问正在运行的索引,我们可以使用“_”来表示它只是一个临时值:
for _ in range(5): print("hello world")
你也可以在拆分(unpacking)表达式中将单个下划线用作“不关心的”变量,以忽略特定的值。 同样,这个含义只是“依照约定”,并不会在Python解释器中触发特殊的行为。 单个下划线仅仅是一个有效的变量名称,会有这个用途而已。
在下面的代码示例中,我将汽车元组拆分为单独的变量,但我只对颜色和里程值感兴趣。 但是,为了使拆分表达式成功运行,我需要将包含在元组中的所有值分配给变量。 在这种情况下,“_”作为占位符变量可以派上用场:
ls = ["red","blue",1] color,_,num, = ls print(_)
运行结果:
除了用作临时变量之外,“_”是大多数Python REPL中的一个特殊变量,它表示由解释器评估的最近一个表达式的结果。
经过菜鸟的分析,是不是对如何使用python下划线更加清晰了?
想免费学习更多关于python的技巧、干货吗?关注本头条号,咱一起学习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4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