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
《古都》以毫不夸张的感伤,动人心弦的手法,将神社佛阁、工匠荟萃的古老街道、庭院、植物园等种种风物,敏锐而精细地表现出来,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
《古都》和《雪国》、《千只鹤》,是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他本人凭借这三部作品,于1968年获得诺贝尔奖委员会审核通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相比《雪国》(1935年-1948年)与《千只鹤》(1949年-1951年),《古都》是三部作品中唯一一部川端康成老年阶段创作的作品。
一位作家步入晚年,依然能够写作出精品,并非没有先例,比如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但是依然是罕见的,因为年纪放在这里,精力放在这里。
事实上,川端康成能写出《古都》,是很不容易的:
据国内知名川端康成译者叶渭渠老师所述,《古都》是1961年10月8日开始,到1962年1月27日为止,在《朝日新闻》连载了107回。这期间,川端康成的身体不好,生活节奏也很紧张,导致他力不从心,每天不能多写。
为了能完成每天的量,他甚至每天都服用安眠药,因此这部作品,是他在精神恍惚的状态下写就的。
所以,我们现在读到的《古都》,是一部非常特殊的作品,是一位老家作家,在意识非常朦胧的状态下,写下的朦胧之作。
我个人非常喜欢《古都》,恰恰就是因为《古都》的笔触是非常朦胧的,是川端康成早年的作品不具有的文字朦胧美,从景物的描写角度来看,比《雪国》还要更胜一筹。
当然,这部作品,除了文学描写之外,还有更多值得大家探究的地方,从一个人心理成长的角度看,这部作品实际上探讨的是:
当一个人被抛弃后,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又该怎么疗愈自己?
一、《古都》“双生子”,到底谁是被抛弃的那个人
《古都》故事其实不算多复杂,就是作为弃儿被大户人家收养的千重子,机缘巧合碰上了自己的姐妹苗子,以两人像姐妹一样相处了一天随即分别作为结尾。
但是,正因为是“弃儿”,这部作品便具有高度的心理学探究价值。
我们知道,一个人最可怕的感觉是被抛弃感。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在最虚弱的时候,最渴望的就是有人托举自己,拥抱自己,让我们感知到自己是存活于世的,是被人喜欢的,这样我们才能活下去。
但是,如果一旦体会到被抛弃感,无论是否真实,都会让一个人强烈地感受到生存危机,一种自己能不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质疑。
而这种身份认同的问题,会强烈地推动一个人去捍卫自己的“地位”,或者讨好他人,以证明自己对别人有用,或者攻击他人,借此证明自己是强大的,或者回避世界,用主动退出这个世界,来确保自己不会被人再次抛弃。
《古都》的主人公千重子便是这样一个人,她从小被人收养,养父母也告诉过她,自己是被人抛弃,然后她们收养的。虽然养父母对她很好,但是也禁不住她怀疑自己:
为何自己的生父母抛弃自己?
既然自己不是养父母的亲生女儿,那么自己只能言听计从,没办法按自己的想法过日子……
对她来说,处理第一次抛弃带来的创伤,以及可能会有的第二次抛弃,是她的核心议题。
对她的妹妹苗子来说,也是如此。
苗子虽然在父母身边生活,但是父母早亡,相当于是弃儿。另外,姐姐千重子过上了优渥的生活,自己却在贫苦的乡间讨生活,她会怎么想当初父母的决定?
是父母选择了,让苗子过更苦的生活,所以她其实才是那个弃儿吗?
现在姐姐过上了这样的生活,自己与她的生活冰火两重天,自己不也是被姐姐抛弃了吗?
两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
二、《古都》没有写的故事,其实是川端康成自己的
这个身份认同的危机,对于读川端康成作品的朋友来说,其实是很熟悉的。在他的《雪国》、《千只鹤》,以及比较早的《伊豆的舞女》中,其实也充斥着主人公对自己身份属性的不确定和迷茫。
而这其实是川端康成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
川端康成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弃儿”。
他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
早年的生活,让他一次次面临失去,面临“被抛弃”。
越是到晚年,这种孤独的心境,越是会随着死亡的脚步临近,变得愈发清晰。
所以,看起来《古都》的主角是年轻的千重子,但是这也是川端康成自己的一部分,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川端康成印证了那句名言: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他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古都》,反映的就是他内心世界真实的写照:
巨大的身份认同危机,没有安全感,没有确定感,总是漂泊,不被人接受……
而在《古都》里,川端康成得出的结论是:
没有答案,大家各自飘零才是最终结局——他用千重子和妹妹相聚,然后又无奈分开,为自己的探寻,画下了句点。
这或许也是他一生的遗憾。
三、《古都》笔下的京都,其实也是“弃儿”
很多人去日本旅游,都会选择京都作为目的地,这个地方被人誉为“日本人的精神故乡”。而在川端康成笔下的《古都》,是京都上世纪60年代,他写作年代的模样,确实很复原,也很美,当然,川端康成的笔触下,这种美是朦胧的,也是凄美的。
我想,川端康成选择京都作为故事发生地,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因为京都这个地方的遭遇,其实也是“弃儿”:
京都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名字中的两个字——“京”和“都”——都意指“首都”。
京都原本只叫“京”,在明治维新迁都东京(江户)后,“京都”的名字才被巩固了下来。
事实上,日本天皇从未下过所谓“迁都诏书”,故而,一部分京都人认为,名义上此地仍是日本的首都,天皇家族只是出访了东京——一百多年——罢了。
但是,“被抛弃”就是被抛弃了。
这座繁华的古都,终究变成了弃儿,只留历史和过去,供人凭吊。
而这恐怕是川端康成在京都时,能够强烈感受到的一种“平行”感:
在一座废弃的古都,整理自己被人抛弃的心情,写了一本关于被抛弃的故事。
当然,川端康成是很难从这里的心境中找到什么人生解法了,但是我们应明白,无论别人怎么对待你,你都可以好好地活着,精彩地活着。
只要你不抛弃自己,其实没有人能真正抛弃你,能够活到今天的你,其实都是很厉害,以及没有抛弃自己的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46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