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是怎样炼成的?

车迷是怎样炼成的?F1世锦赛是世界上仅次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三大赛事,本文力求用最通俗的语言,带领大家领略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乐趣,对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F1世锦赛是世界上仅次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三大赛事,本文力求用最通俗的语言,带领大家领略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乐趣,对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里,你会从一无所知迅速成长为一个伪车迷。

首先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赛事结构来说起吧。F1世锦赛全年的赛事数量是不固定的,它需要和申办的国家签订合同,没有合同,那么它就不能举办了。最近几年,分站的数量一般都稳定在20-22站,但不能再多了,否则他们就没有时间休息了。每站比赛都是在周五到周日进行,周五是两次的练习赛,周六是一次练习赛和排位赛,周日是正式比赛。除了在摩纳哥,当地的风俗习惯禁止周五进行任何体育活动,所以练习赛就被提前到了周四进行。从去年开始,为了使得比赛更加有看点,新增了几站的冲刺排位赛,也就是在排位赛后增加一次额外的排位赛,模式和正赛差不多,由原来的排位赛固定时间改为固定的100公里距离,发车顺序按照排位赛的结果进行。冲刺排位赛的结果作为正式比赛的发车顺位。冲刺排位赛的前三名,各可以获得3分,2分和1分的额外奖励。

接下来是比赛的运动员了,这也是不确定的,说到底这是有钱人的游戏。最近几年,参赛的车队一般有10-12支,但最多不能超过12支,否则车房就不够了。每支车队有两名的正式车手,一共最多也就24名车手比赛了。以今年为例,有10支车队20名车手。除此以外,每支车队还会有1-2名的预备车手,就好比我们的足球,篮球的替补球员一样。但和他们不同的是,打球的替补球员一般都是有机会上场比赛的,而替补的车手却几乎是没有机会转正的,除非正式的车手严重撞车受伤,或者得了大病,才会临时顶替。这种机会本身就小,更何况即便这样,车队老板还是不一定会给机会他们,他可以从其他赛事里挑选出色的车手。所以你大概明白了,这碗饭其实是不好吃的。

我国的车手程丛夫当年就是法拉利车队培养起来的,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表现自己;2010年,董荷斌正式和雷诺车队签约,成为预备车手,但也一直没有机会上场。2012年,马青骅与HRT车队签约,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位F1车手,他两次驾驶赛车参加了练习赛,其中一次还是在上海。虽然都是最后一名,但是没有出现任何失误,而且还进入了及格线(以下会提到)。可惜的是,HRT车队后来因为经济问题破产了,小马哥只好另外找工作了。直到2021年,中国才出现第一位正式的F1车手,阿尔法罗密欧车队(前身索伯车队)与周冠宇正式签约,后者也不负众望,在2022赛季获得了三站比赛的积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了两种人,一种是有年薪的,也就是在车队可以领到工资的,另一种是没有工资的,他们进入车队不但没有钱,还要送钱给车队,这好比我们读书的学生,不够分数就得花钱买学位一样。他们要获得正式车手的位置,就要给车队给老板带来巨额的赞助,以谋求一个职位,这种人,我们叫他“付费车手”。

了解完这些以后,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比赛的规则,策略等,不管是哪一场比赛,总的路程都控制在300公里左右,由于各个场地大小不同,圈数也不同,比如最大的比利时,单圈就7公里,而最小的摩纳哥只有3.3公里,无论是哪一站,比赛的单圈都分为三个计时段。而比赛的时间也限制在2小时内完成,如因大雨或事故频繁导致2小时内无法完成的,则用倒计时的方法,终止比赛。由于摩纳哥的街道圈数太多,速度又慢,2小时内根本无法跑完300公里,所以它作了修改,只有78圈,约260公里。

那么怎样安排比赛开始时的先后顺序呢?这就需要排位赛了。大家都知道赛车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极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安排速度快的车在前面,速度慢的车在后面是可行的。排位赛的目的,就是区分出谁的单圈最快,按先后排次序。它的比赛规则是分三节来进行,总时间是45分钟,类似我们玩节目游戏一样,每节淘汰一定数量的人,其他晋级下一节。至于淘汰多少人,则根据每年有多少车手参赛而定。总之,它要规定晋级最后一节的车手是10人,其余的人平均分成两半,依次在前两节被淘汰。以今年20人为例,第一节淘汰5人,第二节也是淘汰5人,最后10人参加第三节。第一节由于参赛车手最多,时间也最长,以前是20分钟的,后来改成了18分钟,如果是全部20人都一起出现在最短的摩纳哥赛道上,不难想象其中的拥挤程度。第二节是15分钟,第三节由原来的10分钟改为12分钟。

每一节的排位赛,都是类似篮球比赛一样,设倒计时,从起表开始,车手可以出来做成绩,每一个有效单圈都是一个成绩,而最后只取最好的那个单圈成绩,按照快慢的顺序排列,到停表的时候,只要他越过了起跑线,那么还可以再跑一圈计时,最终排好的次序,淘汰最后的几位车手。以今年为例,最后被淘汰的5位车手,在正式比赛里就排在16-20位起步,晋级的15位,成绩清零,进入第二节争夺,规则和第一节一样,最后5位淘汰,他们在正赛里就排在11-15位起步。最后的10位,成绩清零,进入第三节,争夺头名起步,也叫杆位。

在第一节排位赛结束,还有一个附加的规则,这就是107%规则,也叫及格线,意思是如果成绩低于第一名车手成绩的107%,就不能参加正赛了。举个例子来说,第一节第一名车手的成绩是1分30秒(通常第一节都不会太快),也就是90秒,乘以1.07,是96.3秒,就是1分36秒3,比它慢的,就不能参加正赛了。但一般不及格的车手,我们还是能在正赛中看见他们,这可能是赛会出于赞助商的目的破例允许。

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来解释了排位赛,是因为它十分重要,因为正式比赛超车是非常困难的,有一个较前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很多车队都会在排位赛里想尽各种办法。在这里,不得不给大家说明一下轮胎,关于轮胎,我们下面还要详细提到。干地轮胎一共有五种,从最硬的C1到最软的C5。最新的比赛规则,每一站比赛,赛会都会提供三种相邻的不同的轮胎,例如C1C2C3或者C2C3C4或者C3C4C5。越软速度越快,但是磨损也快,越硬速度越慢,但是寿命也长。在第一节排位,很多弱小的车队通常为了晋级,都会提前让车手换上速度快的轮胎,但如果人人都这么做,这招就不灵了。强大的车队赛车强劲,根本不需要快的轮胎,他们可以省下来留到下面用。而赛会提供的轮胎是有限的,这就不排除有的车手为了节省轮胎,不出来跑成绩。因为排位赛最后一节结束后有个规定,这10位车手不准在正赛开始前换胎(晴天转雨天或相反的情况除外)。

在过去,常常可以见到最后一节排位赛,有的实力相对较弱的车手索性不出来跑成绩,他们跑不跑都可能是垫底的,他们省了几圈的轮胎,就比别人多了一点优势。这样做,观众可能就不干了,你想,如果世界杯足球赛里球星们都装病不上场,你还会觉得好看吗?针对这一策略,国际汽联后来实施新规则,规定第三节的车手可以多获得一套全新的轮胎,而排位结束后,这套胎要归还国际汽联,正式比赛的轮胎将会是在第二节排位里用过的那套(雨天除外)。

说过了这些,想必你对排位赛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我们接着谈谈它的策略,第一节强弱分明,没什么好说的,都是小车队表演的舞台,强大的车队一般都会早早出来做一个好成绩,或最后才出来,做完就收工。但是这里有个危险的因素,随着赛道温度,轮胎等条件的不断改善,车手们的成绩会不断提升,如果自以为高枕无忧,就很可能会被别人后来居上。赛场的维修区的出口都在起跑线前面,出来的时候,必须先跑将近一圈回到起点,才能开始计时,这就必须预留起码一圈的时间。在2009年,法拉利车手莱科宁就犯过这样的低级失误,当时他做了一个好成绩后就一直呆在车房里,等他看到后面的人不断刷新成绩,已经把他刷到了淘汰区,才急忙出来,这时候已经不够时间了。

每一节的排位赛,车手们都频繁地换胎,为的是新胎能够更好地提升成绩。更换轮胎的地方在维修通道,也叫维修站,它一般设置在起点的一侧。每支车队都有租户的车房和技师团队,以换胎为例,技师们换一套轮胎一般只需要2-3秒!每一条轮胎由3人负责,一人拿轮胎枪,拆装螺母,一人拆下旧轮胎,一人拿新轮胎放上去,光是换胎就要12人,还有2人分别在车的前后支起千斤顶,一人在前面负责放行,这样一共要15人。

在以前还没有取消进站加油的规则时,人数更是达到了18人!需要两人拿着粗大的油管,一人为防不测,还要拿着灭火器。在以前比赛里,曾经试过用灯光信号来代替人工放行,但是自从2008年出现了事故后,就恢复人工了。那年法拉利车手马萨因为看见绿灯,以为可以走了,谁知信号灯故障,后面还在加油呢!结果他猛地一开,油管打倒了很多人。而车手的停车位,也是很考验车手们,在限速60公里的维修区里要停准这么一个位置进行换胎是十分困难的,如果停不好,需要技师们移动脚步的话,损失的时间就多了,而车手在赛道上追0.1秒都是非常困难的。

说完了排位赛,我们要谈到轮胎了。赛会的轮胎供应商历经更换,曾经有米其林,普利斯通,现在是倍耐力。轮胎供应商一般都有三款干胎和两款湿胎,干胎包括红色软胎(英文SUPER,下同),黄色中性胎(SOFT),白色硬胎(MED),分别对应三种不同配方的轮胎。轮胎的圈速依次差距是1.5-2秒,赛道越高速,提供的轮胎配方就越硬,反之就越软。湿胎包括绿色的小雨胎,也叫半雨胎(INTER),蓝色的大雨胎,也叫全雨胎(WET),速度也是依次减慢。干胎是光头胎,表面无花纹,所以速度极快,只适合在干地条件下使用,一旦下雨,将没有摩擦力,极易打滑发生事故。

车迷是怎样炼成的?

五种不同的轮胎

三种干胎虽然速度依次减慢,但是寿命却依次增加,所以在正赛里,有的车手会多次进站换胎,以获得更快的速度,但一次进站就要耗费20秒左右,还必须不断地超车来追回时间。对于弱小的车队来说,他们会减少进站的次数,节省时间赌一把,但速度慢的胎,就要考验防守能力,不能让对方超车。不管是多进站还是少进站,赛会都规定每站正赛都至少要换胎一次,这是为了安全起见。如果中途下雨的话,由于雨胎本身色度更慢,可以不使用速度较慢的干胎。刚才说了,排位赛最后一节结束后,前十的车手不能换胎进行正式比赛,那么如果排位那天晴天,到了正赛下雨,或者反过来,又怎么办呢?这时是可以允许自由换胎了,轮胎的新旧优势就没有了。

轮胎在天气不稳定的排位赛里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即将下雨,大部分车手会蜂拥而出,做个有效成绩,一旦下雨,速度是明显跟不上的。对于性能而言,干胎如果在下雨时还在使用,则会湿滑,而湿胎在雨停了路干了还在使用,则会很快磨损爆胎。由于干湿两种轮胎速度差别很大,所以天气转变的瞬间对车队何时换胎是个严峻的挑战。

每场正式比赛,车手一般都要进站2-3次,有的是一次。进得少,时间就节约很多,但是这就要考验保胎能力,如果你保护得不好,别说2-3次,就算4次5次也得进去,否则你的车就越来越慢被别人超过了,损失的时间也更多。由此可见,保护轮胎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比赛里,中途是可以进站加油的,这就为排位赛提供了另一种的策略了。大家知道,车重就跑得慢,轻就跑的快,所以在排位赛最后一节,大家都是装很少油,由于规定排位结束后不能加油,要加得等到比赛过程中。所以不少弱小的车队会赌一把,把车的油加满,中途少进去一次,节省时间。但是后来,加油规则取消了,大家都是加满了再跑,这时,轮胎受到巨大的压力,选择轮胎的差别就没有那么大了,甚至单圈都不到一秒。再者,在难以超车的某些赛道,如果你刚换了轮胎出来,被一辆慢车阻挡住,几圈后还不能超越,那么这套新胎就性能下降作废了。

接着我们说说另一个术语——旗帜。F1比赛过程由很多旗子发出指令,比赛开始是绿旗,黄旗是某处发生事故,但比赛还能继续,需要车手减速,不能超车,红旗则是遭遇严重阻碍,如暴雨持续,严重撞车,不能继续比赛了,要暂停。蓝旗是已经落后一圈的车手必须给追上他们的快车让路,也就是套圈,黑旗是有车手被罚下,格子旗是比赛结束,第一个冲线的就是比赛结束,套圈的车手不必再跑了。

下面我们说的是比赛的处罚,情况五花八门,赛会的制度是很多了,大致有那么以下几种常见的:

1. 在排位赛中有阻挡后车做成绩的,在当次排位成绩中后退3位发车。

2. 在排位赛前更换变速箱的,在排位排位成绩中后退5位发车。

3. 在当场正赛里发生事故退赛,负全责的,罚下一场排位赛成绩后退10位发车。

4. 在当场正赛里发生事故,还能继续比赛的,罚通过维修站一次,或加罚5-10秒。

5. 全年使用引擎超过数量的,罚下一场比赛后退10位发车或直接从维修站起步。

关于这条,历年的规则不尽相同,过去是全年只能使用5台引擎,又改成一台需要使用4站,又改成全年使用8台,今年是3台。不管是哪一种,超过了限度就要处罚。对于以往后退10位的发车处罚,有些车手显得不以为然,因为他们本身的排位可能就很靠后,别说10位,就算3位也在最后了。

6. 有蓝旗三个弯内不让车的,罚通过一次维修站。过去有的车手反映看不见蓝旗,后来在方向盘上安装了蓝色的灯闪烁,还看不见就说不过去了。

7. 超车时四个轮子全部出了赛道,如不主动归还位置,罚进站一次,若比赛结束了则在成绩上加20秒。

8. 不按规定使用轮胎,如有一种每使用,这时候比赛因为天气结束了,就要在成绩上加20秒。

9. 起步抢跑的,罚进站一次。

10. 出维修站压线的,黄旗下超车超速的,也罚进站一次。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引入了扣分制,对于赛会认定的事故负全责的,会对该车手的超级驾照予以扣分,分值有1分,2分,3分,类似我们的交通法规,一年内扣满12分的,自动停赛一场。

最后我们还要说说正式比赛里的一些情况,比赛的前列车手可以获得积分,全年累计谁的积分最多就是年度车手冠军,同一车队的两位车手的积分相加,就是车队的积分,谁的最多就是年度车队冠军。过去早期,只有前六位车手有积分,分别是10分,6分,4分,3分,2分,1分。后来随着车手的增加,前8位都有积分,分别是10分,8分,6分,5分,4分,3分,2分,1分。从2010年开始,前十位的车手都有积分,而且如同通胀一样,积分也水涨船高,冠军有25分,亚军有18分,季军有15分,第四和第五名也有12和10分,其次依次是8分,6分,4分,2分,1分。

一场比赛即使最后完赛的车手不到10人,那么较迟退赛的车手仍可递补上来,获得积分,保证前十名都有积分。若一场比赛在2小时内因暴雨腰斩了,比赛超过了一半而不到2/3,积分减半,超过了2/3,积分全额。所以在2009年的马来西亚就出现过0.5分的情况,当年的世界冠军巴顿获得了冠军,但也只有5分,与现在的冠军25分相比,无怪乎被车迷吐槽为最鸡肋的冠军。

过去的比赛,完全是靠车手个人的技术来进行超车,但这毕竟太冒险也不太容易。为此,车队一般都是选择在维修站里进行超越,比方说,换胎的速度比对手快了一秒,就可能出来的时候超越你。但是这得很注意出来的时机,不能有慢车在阻挡。现在,更多的技术被应用上了,一个是能量回收系统(KERS),它大致原理是利用刹车产生的热量来为电池充电,满了后释放能量出来,可瞬间获得动力。另一个是可变尾翼(DRS),它是赛车尾部的端板可以打开或关闭,减少阻力以获得更高的速度,但DRS只能在直道上,两车相差1秒内才可以使用。一般一场比赛会设计1-2个较长的直道为DRS的使用区,其中一个一般是发车的直道。KERS和DRS使得超车比以往更容易,但在街道赛里还是难以超车。

在正式比赛开始前,技师们会为赛车调较好,然后站到赛道旁,赛车们依次缓慢行驶一圈,这叫暖胎圈,再回到起点后,才正式开始比赛。期间,技师们会像走鬼小贩一样带着东西赶紧撤离。

在比赛中发生事故是常有的事,如果事故妨碍了正常比赛,则赛会会出动安全车,带领车手缓慢行驶,直到工作人员清理好赛道才恢复。期间,车手不能超速超车,但可以进站换胎。安全车是对车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的考验,利用得好,排名会上升很多。如果下雨要暂停比赛,恢复后赛道仍是很多积水,还需要安全车带大家跑一圈,等安全车进站后,后面的赛车才可以展开争夺。

车手在比赛中和车队是密切联系的,他们有无线电耳麦,可以随时联系,一般是在直道上才进行通话。

车手在酷热难耐的座舱里,难免会脱水,他们的头盔里安装了自动饮水系统,装有半升的生理盐水。2010年前世界冠军阿隆索就是在炎热的巴林,饮水系统发生故障而赛后昏迷了。

比赛结束后,前三名的车手需要称重,这是为了公平起见,防止赛车过轻。即使是排位赛,若燃油剩下不足1升,直接取消成绩从最后一位出发。由于靠后发车很危险,且会吸入前车的废气,很多车手宁可选择在维修站出口发车,但他们需要等所有车都通过了后才能出来。

对于多少车手来说,获得一个分站冠军是多么梦寐以求的事情,更不用说年度冠军了。前世界冠军巴顿就用了100多场比赛才获得了第一个分站冠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52258.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