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5)

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5)21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1881年8月6日,亚历山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21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

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

1881年8月6日,亚历山大·弗莱明亚历山大·弗莱明出生于苏格兰基马尔诺克附近的洛克菲尔德。13岁时随其兄(一位执业医师)去伦敦做工,意外地继承了姑父留下的一笔遗产,用这笔钱进入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学习。

1908年,弗莱明顺利获得圣玛利亚医学院的医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医生。1918年,他返回圣玛丽医学院,从事细菌和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五年后(1923年),弗莱明发现了溶菌酶。不过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贡献是1928年首次发现青霉素的杀菌作用。

该发现影响极其深远,不仅改变了医学领域,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弗莱明之前,传染病的治疗一直是个难题。当时,人们只能依靠抗菌剂,如砒霜和汞来控制感染病的传播。这些药物不仅毒性大,副作用明显,而且随着细菌抗药性逐步增强,其效果也越来越弱。

某次细菌培养实验中,弗莱明意外发现,在被青霉菌污染的培养皿里,细菌竟然无法生长。经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青霉素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然而,他的发现并没有立即引起重视。直到1939年,英国病理学家霍华德·弗劳雷(Howard Florey,1898-1968)和德国生物化学家恩斯特·钱恩(Ernst Chain,1906-1979)在弗莱明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终于将青霉素首次应用于人体(1941年)并取得成功。

随后,在英美政府的鼓励下,科学家们很快找到了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1945年以后,青霉素的应用迅速遍及全球。根据统计,二战后期三分之二的胸伤士兵完全得益于青霉素,否则的话,他们中绝大多数恐怕都活不下来。

1942年,全世界只制备出600个单位的青霉素。如今人类每年要消耗掉的青霉素为6000亿单位。

1943年弗莱明成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44年被授予爵士。1945年,弗莱明(与两外两位医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抗生素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1955年3月11日,弗莱明与世长辞,安葬于圣保罗大教堂。

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5)

22 艾米·诺特(Emmy Noether,1882-1935)

德国女数学家。1882年3月生于德国埃朗根(Erlangen)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埃朗根大学数学教授,代数几何学家。

艾米自幼热爱数学,但是,当时德国社会的规则是女孩子不应该接受高等教育,成为一名学者。在女子中学就读的三年中,艾米对那些专门开设的“女课”,诸如钢琴、舞蹈之类丝毫不感兴趣,除了语言学。

1900年4月,刚满十八岁的艾米考取了法语与英语教师资格。然而,她不愿意就这样度过一生,决定放弃教师这个职业,转而学习她最喜爱的数学。

此时,德国大学虽然不允许女性入学,但是允许女性(交费)听课,至于能否参加结业考试,则必须得到主讲教授的同意。

当时整个大学里只有艾米和另外一位女生。1903年冬,艾米前往当时世界的学术中心哥廷根大学,旁听希尔伯特(Hilbert),闵可夫斯基(Minkowski),克莱恩(Klein)等一流数学大师的课程。

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5)

1904年,在她的家乡埃朗根,大学正式开始接收女性。艾米喜出望外,立即返回家乡,投入数学家哥尔丹(Gordan Paul Albert,1837-1912)的门下攻读数学学位,1907年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1908年,艾米被任命为埃朗根大学的无薪数学讲师。

艾米从1913年起与希尔伯特和克莱恩保持经常通信,讨论爱因斯坦刚刚发表不久的相对论。1915年,希尔伯特邀请艾米前来哥廷根大学工作。

然而,某些保守的教授极力反对让艾米担任讲师,他们认为女人教男人是非常不合适的,何况还是在战争时期(一战)。最终希尔伯特和艾米不得不向反对者妥协,同意在没有正式任命和不领薪水的前提下登上讲台。

1931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一切都改变了。艾米由于其犹太人身份被逐出哥廷根,朋友试图为她在莫斯科安排工作,结果也失败了。1933年9月,艾米流亡美国,先在布林莫尔女子学院任教,次年转入普林斯顿大学任讲师。

1935年4月14日,艾米死于手术并发症,享年53岁。

1918年,在研究广义相对论时,艾米提出了著名的诺特(Noether)定理:如果拉格朗日函数在坐标系变化时保持不变,则一定存在一个守恒量。诺特定理这物理守恒律与数学不变性(对称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揭示出二者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迅速成为物理学研究最重要最基础的工具之一。

23 英格·莱曼 (Inge Lehmann, 1888-1993)

丹麦地质学家。

在莱曼之前,科学家普遍认为,地球中心乃是一团由(固体)地幔包裹的液体,地幔和地壳“漂浮”于其上。

1929年,新西兰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莱曼发现,地震记录到的P波(地震波的一种)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仔细研究后她得出结论:这只有在地球中心为固体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莱曼的想法是革命性的。1936年,她发表了固体核心模型,很快被科学界接纳。1970年,最新的、更灵敏的地震仪捕捉到从地核反弹回来的地震波,证明了她的观点是正确的。

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5)

在莱曼成长的年代,女性想要在男性主导的领域里获得些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她曾经无奈地回忆道,“我不得不与很多无能的男人竞争,但结果都是徒劳的。”

最终莱曼靠实力证明了一切。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地震学家之一,1971年,她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授予“威廉·鲍伊”奖章,颁奖词赞誉她“拥有计算机无法取代的深刻洞察力和分析本领”。

莱曼于1993年去世,享年104岁。

24 钱德拉塞卡拉·拉曼(Chandrasekhara Venkata Raman,1888—1970)

印度物理学家,爵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拉曼于190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从钦奈学院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1907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印度财务部任助理会计师;1917年任加尔各答大学物理学教授;192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929年封爵;193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担任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科学研究所物理学部主任;1934年参与创办印度国家科学院;1948年在印度卡纳塔克邦班加罗尔建立拉曼研究所并任教授;1970年在班加罗尔逝世,享年82岁。

拉曼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育有8个孩子,拉曼排行第二,是最出色的一个。

1921年拉曼访问伦敦,此间对光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人们对“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这样的问题完全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回答。

拉曼在实验中发现,让一束光穿过透明物体,其中一小部分会被散射并改变频率(即颜色),这就是著名的“拉曼散射”现象。他对固体、液体和气体进行了大量的系统实验,最终确定“拉曼效应”的普遍性——入射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获得或失去能量后产生频率位移并被散射回来。

1930年,拉曼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亚洲人。

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5)

25 埃德温·鲍威尔·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

美国天文学家,现代宇宙学奠基人之一。 哈勃发现了星系红移现象,建立了定量描述宇宙膨胀的基本定律——哈勃定律。

1990年4月25日,一架太空光学天文望远镜正式投入使用,此时距哈勃去世已经36年。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人们将其命名为“哈勃望远镜”。

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5)

“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以2.8万公里的时速沿地球轨道运行,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由于没有大气湍流的干扰,哈勃望远镜所获得的图像和光谱具有极高的分辨率、稳定性和重复性。

十九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5)

哈勃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父亲是一位保险推销员。哈勃少年时便展现出运动天赋,曾刷新过州跳高纪录。高中毕业后他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数学及天文学,1910年取得理学士学位,后赴英国牛津大学读法律并取得硕士学位。哈勃品学兼优,是美国历史上首批“罗德学者”之一。

1913年,哈勃父亲过世,他返回美国,在印第安纳州一中学担任教师及篮球教练。第二年重返芝加哥大学研究天文学,1917年获得博士学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勃应征入伍,因作战勇敢快速晋升为少校。1919年战争结束,哈勃获威尔森天文台聘用,在那里一直工作到去世。

为纪念哈勃对宇宙学所做出的贡献,一颗小行星(编号2069)、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及上文提到的世界上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均以他的名字命名。

1953年9月28日,哈勃因脑血栓去世,身后并未举行任何丧礼,妻子葛蕾丝·哈勃也未向大众公开他的死讯。

此前诺贝尔委员会刚刚完成投票,选举哈勃为当年物理学奖得主。

按照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流程,每年9月,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向全球约3000位知名物理学家发出提名邀请,请他们提名下一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各位学者需要在次年1月31日前向委员会上交提名,通常,每年被提名的候选人约为300位左右。

收到提名后,物理学委员会于3~5月间组织对候选人进行评估,这项工作由特别任命的专家组完成。6~8月,根据专家组提交的报告,委员会提出最终候选人建议名单,于9月上旬呈交瑞典皇家科学院,最终由科学院通过多数票制选出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时间不晚于每年10月初。

由于哈勃的猝然离世,1953年的诺奖人选最终不得不易主。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为弗里茨·塞尔尼克(Frits Zernike),一位荷兰物理学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58813.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