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迫于权衡,又下一道御旨:交刑部彻底根究,提京审问

慈禧太后迫于权衡,又下一道御旨:交刑部彻底根究,提京审问却说这杨乃武案纵然是朝廷下旨、钦差会审,又是派人私访,明知杨、毕二人冤屈,也是徒然无用。反而搞了个受刑更重、铁案更铁,以杨昌濬为首的这帮人弹冠相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慈禧太后迫于权衡,又下一道御旨:交刑部彻底根究,提京审问"

真实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狱始末(7)

却说这杨乃武案纵然是朝廷下旨、钦差会审,又是派人私访,明知杨、毕二人冤屈,也是徒然无用。反而搞了个受刑更重、铁案更铁,以杨昌濬为首的这帮人弹冠相庆。但是一家欢乐一家愁,另一班地方官及京官听说此案两次上京代告,主犯数次翻供,屡翻屡服,无不骇然异常。再说那胡瑞澜又直言不讳奏称“熬审”云云,更更让他们觉得其中必有曲折隐情。如此以来,地方上一些举人生员及杨乃武好友汪树屏、吴以同、吴玉坤等30余人首先联名向都察院及刑部控告,揭露杨、毕一案,府、县、检察院、省府、钦差执法七审七决,都是严刑逼供、屈打成招,上下包庇,草菅人命,欺罔朝廷。请求提到北京彻底审讯,昭示大众、以释群疑。由此看来,此案的处置过程,已经引起了一群文职官员的众怒。这时,在北京检察院的一位官员边宝泉,曾任过浙江检察官,他直接上疏奏请朝廷,将此案提交公安部审讯。他在奏书中陈述了杨、毕冤案实质及审案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已是路人皆知议论纷纷,所以须提交刑部详细研查审讯,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归顺民心。同时,还有夏同善、翁同龢、张家骧等人也在两宫前,为此案吹风说话,表示只有提京审讯,才能澄清真相。看看,内外夹攻都来了。但是,稳坐龙椅的慈禧太后啥态度呢?她说:这个案子还是不要轻易更改为好,否则的话,会牵扯很多的人事云云。她心里盘算的是:冤案不冤案不重要,两个人的生死不重要,下面的官员为我稳坐龙椅卖力才是重要的,你们几个文官再喳喳,也掀不起大浪头。但转念又想,文官得罪了也不好,做个样子走个过场还是需要的。于是就说:这样吧,谕令公安部认真督导复审,仍让胡瑞澜去再行认真审办,再具体奏报。看看,老佛爷不愧是老佛爷。

这边胡瑞澜又接谕旨,又再复审。这次提审时,杨乃武伤情以有所恢复。此时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翻供是死,不翻供也是死,与其诬服,蒙不白之冤而死,不如翻供死于夹棍之下,也为千古留下一个遗案冤案。这样,他在提审时,又全面翻了供。而这时的胡瑞澜呢,他也学鬼了,虽然奉旨再审,不过走走过场罢了。又耳闻有些风声,怕做得太过分了对自己没好处。所以即使翻供也就不再用刑。如此审了两次,胡瑞澜奏书回复了事。在此期间,发生了证人钱宝生死亡之事,(死因各说,实是刘锡彤、陈鲁买通狱吏致死)。所以胡瑞澜在复奏中说:主犯又复翻供,证人钱宝生已在监狱病死,难以定案,请另派大员提审。这次胡瑞澜奉旨复审就此了事。

然而此时,汪树屏、吴以同等数十人的联名禀帖已经上传到都察院,汪树屏的哥哥汪树棠又在都察院做官,还有其他一些浙江人特别是一些举人、进士、翰林,他们认为这件案子如果真有冤抑不予平反,这不仅是杨、毕二人两条人命的问题,而是整个浙江人的面子问题抑或关系前程。因此,夏同善、张家骧向慈禧太后说:此案如不平反,浙江将无一人肯读书矣。刑部副部长官袁保恒得知内情后表示,有提京详细研讯的必要。边宝泉在这时又上奏了一个奏折,主张提交刑部审讯。乃武姐姐杨菊贞住在北京,不断多次向各衙门递交状呈,请求提京审讯。如此这般,在各方不断的敦促、压力之下,慈禧太后看看这股力量渐已成势,迫于权衡,不得不又下了一道谕旨:交刑部彻底根究,提京审问。刑部接旨,立即下令浙江抚台杨昌濬将全案人犯派员护送押解赴京。

话说杨昌濬派了候补知县袁来宝做押解员,刘锡彤一道同去。此时明说他是赴京督验尸骨,其实已是一个待罪备讯的官员。可他在路上仍然威风十足,仆从轿马随侍左右,另随带一名刑名师爷同去。押差如狼似虎,不许犯人证人说话,夜间睡觉,枷锁手铐也不能宽松。随同的师爷不断威吓秀姑不准翻供。爱仁堂伙计、钱坦母亲则受优待。为了掩盖证据,他们对杨乃武、秀姑身上受刑的创伤,尽量给于治疗。还有葛品连的尸棺也装在船上,每到一处州县,都要加贴一张封条,派两个差役负责看守。因天津闹教案,历经一个多月才到北京。

待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0003.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