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平台走向终结,取代“Twitter们”的又会是怎样的产品?

当平台走向终结,取代“Twitter们”的又会是怎样的产品?过去这二十年以来,我们的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构成了新的宇宙。每个平台都拥有自己的社交图谱,其中包含你关注的人、还有关注你的人。每个平台都有自己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过去这二十年以来,我们的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构成了新的宇宙。每个平台都拥有自己的社交图谱,其中包含你关注的人、还有关注你的人。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摘要、算法、应用和用户界面(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界面往往都转向了愈发相近的美学设计)。每种平台也都有自己的发布工具、字符数限制和图像过滤器。而网上冲浪,也意味着不断在各个平台之间不断变化的规则与范式中往来穿梭。

但如今,我们也许正处于一个全新时代的起点。Mastodon、Bluesky、Pixelfed、Lemmy等应用正在构建起互联程度更高的社交生态系统,逐渐打破少数社交平台占据全部生活的固有形态。如果这波由ActivityPub协议推动的变革能够取得成功,那么每个社交网络都将被拆分成上千、上万个部分。所有类型下的所有帖子都将与平台彼此独立,而我们将获得用于创建帖子的新工具、用于阅读内容的新选项、用于组织关系的新方案,还有用于审核、分享、重组等各类功能的新实现。

所有这些变化虽然令人兴奋,但也提出了新的复杂问题。如果你是发帖者——包括出于纯娱乐目的而发帖的普通用户或是借此获取收入的自媒体,也包括普通推文到TikTok短视频的各类内容——那你会怎么做?过去二十年间业界给出的答案相对简单:如果想在某个地方发帖,那就登录相应的平台,使用其中的工具编辑内容、而后单击“发布”。但展望未来,在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去中心化的世界中,发布系统该如何设计?

我认为,答案就隐藏在十年之前关于互联网组织形式的思考当中,也就是所谓POSSE:Publish (on your) Own Site, Syndicate Everywhere,本站发布、随处联动。具体来讲,作为发布者,我们仍然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内容。区别在于这里不再是关掉之后就再也看不到帖子内容的孤立应用,也不是规则和算法随时会改变的平台和网页。相反,我们的内容会被联动和发布至所有其他平台,这样任何其他站点的用户也都能阅读、观察、收听或评论我们的帖子。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POSSE,并尝试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展实践。但随着花园围墙被建得越来越高,开放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中心化平台所取代。但在过去这一年当中,特别是在马斯克老哥收购了Twitter并通过一系列“神奇”操作让用户切身感受到该平台的快速衰落之后,POSSE与ActivityPub协议等开放方案再次获得广泛关注。

在POSSE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域名、都拥有自己的博客(这里对博客的定义相对宽松,泛指可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内容、并供他人使用的载体)。这样在发布内容时,我们继续依托于自己的博客,而后长博文可能会被拆分成几块并以主题的形式发布在X/Mastodon/Threads等平台之上。完整的内容则可能出现在我们的Medium主页、Tumblr以及LinkedIn个人资料当中。如果发布的是照片,那它可能会直接进入Instagram,而垂直视频则可能进入TikTok、Reels和Shorts。总之,帖子内容会自然而然登陆所有这些平台之上,且通常会附带指向原始博客的链接。也就是说,博客将成为一切内容的枢纽,成为我们在互联网之上的真正家园。

如果实施得当,那么POSSE将带来冠绝同侪的发布体验。Automattic公司CEO、WordPress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专家之一Matt Mullenweg评论称:“作为发布者,我希望能尽可能多地鼓励互动。”(Automattic旗下拥有Tumblr,也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大的发帖平台之一。)即使有了这样一个明确诉求,“为什么还非要让用户选择在哪个网络发布?我们应该只发布一次,最好是发布到自己的域名上,内容就会被转载至X、Threads、Tumblr乃至所有其他开放接口并具备网络传播效应的平台之上。我们的想法就应该能在整个网络上畅通无阻。”

Tantek Celik等先驱者已经在试用POSSE。这既是一条推文,也是一篇博文,也许究竟属于哪种并不重要。

当平台走向终结,取代“Twitter们”的又会是怎样的产品?

POSSE的意义毋庸置疑,无论是在哲学上(我们当然应该在网络上拥有一个汇聚所有原创内容的家)还是在逻辑上都完全说得通。相比之下,目前这种在多个平台上管理多种登录身份的方式实在太麻烦了!

但这个想法也面临着一系列巨大挑战。首先就是社交媒体的“社交”属性:我们该如何处理帖子里的点赞、回复、评论等交互性内容?POSSE确实能够很好地完成统一发布的任务,但却把具体工作拆分成了无数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组成部分。另一个问题则是,把相同的内容发布到十几种不同的平台究竟有没有可行性?每种平台都有自己的规定、受众和语言表达习惯。具体来讲,我们真的想在LinkedIn和Tumblr上发布相同的内容吗?如果这么做了,岂不是工作与生活不分、邮件和垃圾不分了?

下面我们直面最大的矛盾:到底要如何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POSSE系统?POSSE的第一个问题就不好解决,需要我们拥有自己的网站。也就是说,我们得单独购买域名、管理DNS记录并指定网络主机。可事实上,绝大多数用户只想输入用户名加密码来快速登入,并在免费的平台上随意发点无关痛痒的东西。想给他们惹这么多麻烦?做梦!

即使是那些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好这些技术工作的人们,恐怕也很难让POSSE真正发挥作用。活动家兼几十年博客作家Cory Doctorow最近刚刚创建了名为Pluralistic的POSSE博客,他也感慨“在尝试之初,我在默认Linux编辑器里选择了一套HTML模板。我开启了Emacs按键绑定,只需要打开这个文件并在编辑之后保存成不同的文件名,再添加相应的日期,就能编辑出一大堆博文。之后,我会把这些文件逐个复制并粘贴到Twitter线程工具、Mastodon、Tumblr和Medium当中;接着是把它转化成文本文件并贴进电子邮件,发送给我所托管的新闻通讯Mailman实例。最后,我还得开放全文RSS和Discourse评论,单独供其他用户留下评论内容。”

Doctorow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花在帖子撰写上的时间都远少于花在各处发布帖子上。“而且我也犯过很多错误。”现在他已经拥有一套更加自动化的系统,但其中仍然包含大量Python脚本、几十个浏览器选项卡,以及比大多数普通用户所能承受的极限要多得多的手动操作步骤。

在后平台时代下,也许会有一整套工具来帮助我们管理各网络平台之间的内容交叉发布。但在可预见的未来,网络平台仍然占据主流,因此目前我们拥有的最好工具也就是Micro.blog——一款拥有六年历史的跨平台发布系统。在注册Micro.blog时,我们会获得自己的博客(该平台提供接入自有域名的功能),并可将内容自动交叉发布至Mastodon、LinkedIn、Bluesky、Medium、Pixelfed、Nostr以及Flickr。

Micro.blog的缔造者Manton Reece表示,他认为POSSE是社交网络运作方式的“一种实用性探索”。在他看来,“与其期待完美世界的降临——即不同社交网络之间可以互连互通,在Threads、Mastodon、Twitter、Facebook等之间跨平台关注和评论——我们倒不如接受现实,专注于把内容发布到自己控制的网站,再将其转载给其他平台上的朋友。别总是强调什么立场和原则,那样只会让我们自绝于整个真实互联网世界!”

当平台走向终结,取代“Twitter们”的又会是怎样的产品?

Micro.blog是一款博客平台,能够将帖子转发至其他多种平台。

但Micro.blog还有个问题没能彻底解决,那就是用户之间的互动操作。Reece坦言,他很乐意开发新的工具把回复、点赞和评论等功能聚合起来,但这项工作实施起来颇具难度。不过总有一天,相信这方面功能将构成独立的行业。Reece提到一款名叫Bridgy的工具,它既允许交叉发布,又可以聚合不同社交媒体的反应并添加至自有网站的帖子之下。但要想真正推而广之,肯定还要与现有平台展开一番争斗,毕竟这些平台既没有动机、也不提供能把数据发布至广泛网络的工具选项。然而,有些技术人士表示自己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Mullenweg就认为,在维护多种不同网络时,POSSE实际充当的就是统一的用户界面,而且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我一直在思考怎样设计出合适的用户界面,我觉得未来的设计应该大体如下:第一步是把内容发布到自己的博客,第二步是针对不同网络平台对内容做定制和调整。”截至目前,POSSE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想对所有环节做自动化处理。“在我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是需要两到三步式的发布流程。”

当然,POSSE实际还只是难题中的一小部分。不久之后,市面上可能会出现大量新型阅读工具,分别以不同的显示和组织方式呈现帖子内容。届时估计还会有各种新型内容审核系统,甚至有可能催生出新的算法产业——人们关心的不是发布质量最好的帖子,而是用种种技巧让自己的帖子显示在推荐列表的前位。现代社交网络早就不属于单一产品,而是一种巨大的功能组合,而下一代工具的主旨就是将其拆解开来。

当我询问Doctorow为什么要力挺POSSE时,他说他对现代互联网上的分布系统都不满意:“我想找到一种方法来建立新的平台,保证除了极少数例外,每个人都能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打破不同平台孤岛之间的隔阂。这些孤岛仍然可以存在,继续吸引受众并承载交互,但我不希望真实受到它们的影响。”要想在继承原有优势的同时开拓出新的跨平台交叉方式绝非易事,不过乐观点看,发布系统的新形态似乎已经为期不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1926.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