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内文言文常识

高中课内文言文常识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一书备诸事或一 事之 本末,如《通鉴纪事本末》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 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高中课内文言文常识

课内文学识

词:诗的别体,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它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称为一-阕或-一片,第-段称为上阕或上片,第二段称为下阕或下片。词依字数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及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宋代词坛上形成了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

户: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种。历史散文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诸子散文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战国策》;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线,一书备诸事或一 事之 本末,如《通鉴纪事本末》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通史:连贯地记叙自古至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 朝代的历史 ,如《汉书》。

经(经书)史(史书)子(诸子百家文章)集(文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 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执事:办事的官员,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战国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经过西汉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按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1篇,西周1篇,秦5篇,齐6篇,楚4篇,赵4篇,魏4篇,韩3篇,燕3篇,宋、卫合为1篇,中山1篇。《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土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以及纵横捭圈、尔虞我诈的历史故事,也记述了此义土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国语》左丘明第一部国别体)

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徴七音,变徴声音悲凉,羽声声音激奋

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九宾:古代外交上的隆重礼节及君王接见外国使者时,由傧者九人依次呼唤接引宾客上殿

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势

《史记》是我国第一 部纪传体通 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展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 封禅、水利、财用等,“表”为大事年表。此书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及文学价值,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中评价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左司马:将军的下属官,掌管军事

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飱: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

山东:崤山以东,函谷关以东地区

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又指封建君主到临某地

鯫生:浅陋无知的小人

戟:一种长柄兵器

拜:古代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又叫拜手,行礼时两膝跪地,两手抱拳作拱状,低头至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又称“诗”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共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共105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用于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明,共40篇。《诗经》中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测祸福 筮:用蓍草的茎占卜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少年时代

楚辞: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起源于中国江准流域楚地的歌谣。它虽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是承袭屈赋的形式。屈原创作出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骚体诗:骚体,亦称“楚辞体”。骚体诗起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屈原所作《离骚》为代表。骚体诗的出现,给春秋以来的诗歌体式带来了一-次大解放:-是句式上的突破。屈原创造了一种以六言为主,掺进了 五言、七言的大体整齐而又参差灵活的长句句式。这是对四言体的重大突破。二是章法上的革新。“骚体”不拘于古诗的章法,放纵自己的思绪,或陈述,或悲吟,或呼告,有发端,有展开,也有回环照应,脉络又是极其分明的。三是体制上的扩展。屈原以前的诗歌大多只是十多行、数十行的短章。而他的《离骚》则长达373句,奠定了中国古代长篇诗歌的体制基础。

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则

乐府:①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秦,秦及西汉惠帝时均设有“乐府令”。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②诗体名。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人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汉代乐府诗中大部分是五言诗,现仅存40多首,大部分收在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多数是东汉时期的作品。汉乐府诗依音乐类别大体分为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四种,其中多数为民歌,反映了人民的真实生活,表现了人民的高尚品质,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揭露了统治者的丑恶,歌颂了青年男女美好的爱情和他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斗争。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①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②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③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等。少数继承四言,大多数采用五言、杂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④不少作品有丰富的想象,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泛指一般经书

结发: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鬓束发

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中国古代妇女的主要节日

①上巳节:农历三月三。这天,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疼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②乞巧节(初七):也叫双七节、香桥节、小儿节、女儿节。农历七月初七,传说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特别是黄河流域,民间的风俗一-直把这一天称为“女节”。这一天夜晚,妇女们在院子里摆设一些果品等,向织女祈祷,同时进行女红(针线活)比赛以示“乞巧”。

③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称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④拜月节:农历八月十五,即中秋节。古来就讲究男拜日、女拜月,中秋是女子祭月的日子。

与女子出嫁有关的词语

①适:旧时指女子出嫁,如本课“始适还家门”。

②归:旧时指女子出嫁,如《项脊轩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③归宁:回家省亲。多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如《项脊轩志》:“吾妻归宁”。另外,“归安”“归宗”也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

④遣:旧时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如本课“为仲卿母所遣”。

⑤出阁:“阁”即闺房,“出阁”指女子出嫁,如《红楼梦》:“我只说史妹妹出了阁必换了一个人了。”

⑥出降:古代有特定的称指对象。指公主下嫁,如《唐国史补》:“太和公主出降回鹘,上御通化门送之。指宫女出嫁,如《乐府古题要解》卷下:“魏武帝宫人有卢女…至魏明帝崩,出降为尹更生妻。

六合:最婚姻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古代婚姻“六礼”

①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②问名:男方家托媒人请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③纳吉:问名之后,男方家便到宗庙占卜,获得吉兆,再备礼品派人往女方家告知,决定缔结婚姻。

④纳征:亦称“纳币”,男方家把聘礼送给女方家,女方家接受,婚姻即告订立。

⑤请期: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⑥亲迎:新郎亲至女方家迎娶。

序:“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或某一材料, 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 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文章。序言,有自己写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

赋: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最早一般认为是战国后期有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赋”讲求文采、韵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赋中的佳作。

望:农历十五日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咄:农历每月初三

旌:杆头最有耗牛尾,下有彩色羽毛为饰的一种旗帜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主要包括游记和碑记两种类型。游记主要记叙游览山川名胜的活动,以写景、抒情为主;碑记是一种刻在石碑 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记叙中兼有议论。著名的作品有《小石潭记》《五人墓碑记》等。

地理知识:阴、阳、江东、江左、江表、江南

①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因为得占不到阳光照射而被称为“阴”。

②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因为能得到阳光照射而被称为“阳”。

③江东:长江在芜湖市、南京市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秦汉以后,习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④江左: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古代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定都南京,因南京地处江左,故当时又称这五朝及其辖区为“江左”。

⑤江表、江南:均泛指长江以南地区。“江表”的由来,是因为在中原人看来,长江以南在长江之外,故名。

步:走路举足两次为一步,或为计量单位周以八尺为一步,秦以六尺为一步,各朝代尺的长短不一

跬: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司马:州刺史的副职

倡优:古代称音乐舞蹈演员或杂技戏虐娱人的人为倡优,倡:乐人,优:技人

裳:泛指衣服,衣:上衣,裳:下衣,是裙的一种

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舞蹈的机关,部:古代歌、舞队乐队称为部

秋娘:唐代歌伎通称“秋娘”,亦称为“秋女”,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妆成每被秋娘妒”

商女:古人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四季相配,因为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故以商配秋,称为“商秋”。“商女”即秋女、秋娘,指歌伎、女伶,如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装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人传声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也指时间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

国之“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就是说国家的大事-是祭祀,二是战事。在先秦时期,各国以战争和祭祀为大事,因而此处“国家无事”里的“事”不是指一般的事,而是指战争。

阡陌: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析为陌

行伍:军队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

钩戟长铩:钩:短兵器,似剑而曲,戟:以戈和矛何而为一的长柄兵器,铩:长矛

四海:泛指全国。

九州:泛指全国各地。古时天下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本课的“八州”是九州中除雍州外的八个州,因秦占据雍州。

八荒:八为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面方向:荒,边远之地。“八荒”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

六合:指天地和东、南西、北四方。

宇内:上下四方的广阔空间。

山东;a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有时泛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b. 春秋时的晋国建都平城的北魏、五代的晋国,均地居太行山以西,所以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

c. 金代开始,设置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山东成为行政区域名。

⑦关中: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为“关中”,也称“关西”“秦中”

⑧西河:即“河西”,指黄河以西地区。“河”指黄河。

六艺a,技艺:礼乐射御书数 b.经书:《诗》《书》《礼》《乐》《易》《春秋》

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后来用作书籍的代称

刷卷:上级官员考察下级官员衙门的刑狱案件

三吴:吴兴、吴郡、会稽泛指江浙一带

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引导,旗很高,故称高牙

凤池:对中书省的美称,指待朝廷

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樯橹:代指水军,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桨的船

社鼓:社日(祭祀土神的日子)祭祀所演奏的鼓乐

上卿: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表示虔诚

修敬:整式礼仪表示敬意

列观:一般的宫殿,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局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大锅

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一级

太子: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确定为继承君位的人

御史:战国时为史官,后世多为监察官员

臣:秦汉以前表示谦卑的自称,对方不一定是君主

栘中厩:汉宫中有栘园,园中有马厩,故称为栘中厩

监:管事的官员

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

假吏:临时充任使臣属官

阙氏: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皇后

连坐是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连坐起源甚早,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连坐制度。商鞅变法时,立相坐之法:①十家为伍,有问题要互;相纠举揭发,否则连坐;②怠贫收孥法,对于因怠惰而贫苦的平民收录其:妻子,没入官府为奴婢;③里典和伍老也因其该管范围有人“犯罪”未检;举而连坐。汉承秦制,文帝时废收孥相坐律令。

廪食:官府发放的粮食

“死”的讳称

天子、太后帝王、王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公卿王侯、诸侯之死称:薨。

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④佛道徒之死称:涅粲、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一般人的死称:不幸、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奉车: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管理皇帝的车马

宧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保宫:汉代囚禁大臣及其眷属的处所

列降:一般将军的总称

斧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

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

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太史令:掌管天文,定历法的官

契:古代契刻字后分成两半,给予双方作为凭证,合则真、不合则假

驿:古代传递公文或消息用的马

党:古代指非法的政治团体和势力,后来作为中性词

星宿:古人用天上28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个星宿的分野

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

台隍:城台和城池

夷:古代称少数民族为夷

夏:古代汉族自称夏,泛指中原地区

榮戟:有套的戟,古时官吏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式

十旬休假:唐代官员十天休息一次,叫旬休

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宰:县令

骖騑:驾车两旁的马

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因为古代贵族吃饭的时候要鸣钟列鼎

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帝阍:天地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殿的门

宣室:汉代未央宫前殿正室为宣室

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三尺:士配三尺长的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

簪芴:代指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芴: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的恭敬

捧袂:举起双袖作揖

鳏(失去妻子)寡(失去丈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恃(幼而丧母)

母亲去世为内艰,父亲去世为外忧

御宇: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

六宫:皇后和嫔妃的住所

鼙鼓:军队中用的小鼓

龙驭:皇帝的车驾

未央:汉宫名,汉朝开国丞相萧何所建

椒房:后妃所住的宫殿,用花椒籽和泥涂壁,取其香软暖兼有多子之意

阿监:宫中女官

梨园:唐玄宗时教练宫廷歌舞艺人的地方

钟鼓:钟和鼓,均为古代报时的工具,晨敲钟,暮击鼓。百姓闻钟而作,听鼓而息。

三神山:古代传说东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为神仙所居,总称“三神山”。据《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山上有长生不老药。

伯仲: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等差之意

塞上长城: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

烽燧:疾风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夜间点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骑:单人乘一匹马

麾下:部下,麾:军中指挥士兵的旗子

妃嫔媵嫱:指六国王侯的宫妃,他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人

少牢:羊猪各一头,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孤:古人年幼丧父为孤,丧母为恃

古代年龄别称:

不满周岁:襁褓。10岁以下:黄口。

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

20岁(男):弱冠。30岁:而立。

40岁:不惑。50岁:知命。

60岁:花甲、耳顺。70岁:古稀

80~90岁:耄耋。100岁:期颐。

尚飱: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的常用语

与宗庙有关的名词

①宗庙:狭义的“宗庙”是庙号为“X宗”的帝王之庙。而庙号为“X祖”的帝王庙称“祖庙”,非祖非宗的帝王庙称“亲庙”。广义的“宗庙”是古代天子、诸侯乃至大夫、士所修建的祭祀祖先的建筑。

②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或称祖,或称宗。例如:太祖、高祖、世祖、太宗、高宗等。③昭穆: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按父子辈分排列为昭穆,左边的称昭,右边的称穆。

④桃庙:一般地,宗庙之内所列先祖是有名额限制的,当人数超过定额时,就将除始祖外最远的那位祖先神位迁出宗庙,移人桃庙。

古代计时器

①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圭”是平放的有刻度的尺,“表”是直立的标杆。这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②日晷: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一般是在有刻度的盘的中央装着一-根与盘垂直的金属棍儿。

③漏刻:漏,指漏壶;刻,指刻箭。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

台阁:东汉尚书省的别称,因西汉尚书省在宫禁内后泛指中央行政机构

桎梏:古代刑具手上戴的为梏,脚上戴的为桎

内操:明代皇帝选亲信太监受与甲胄在宫中操练军事技能

悬车:辞官回家,隐居不仕,70岁

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30斤为一钧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地方政府所在地

斛:十斗或五斗为一斛

亭: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庙祝:寺庙中掌管香火的人

校尉:仅次于将军

羽书:羽檄,紧急文书

刁斗:军中铜制用具日以作炊,夜已敲更

殇:(未满20岁)古代将尚未成年的夭折的人称为殇,

骖:古代战车由四马驾驭,中间两匹马驾辕叫“服”,旁边两匹马助力叫“骖”

伶官:古代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拥有官职的怜人叫伶官

孥:妻子儿女的统称

大决:又叫秋决,在每年秋季行刑

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即行刑

吏部:管理全国的文官任免、调动、考核、升迁

户部:管理户籍、财经、田地、赋税、俸禄、粮饷

礼部:掌管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外交事务、祭祀事务

兵部:掌管武官任免、士兵户籍、军战、军令

刑部:长管全国刑罚、政令审核、刑名制定、法律、狱讼之事

工部:掌管工程事务、工匠、屯田、水利

兼旬:20天

胥:小吏

移关:文书,对不相统属的官署用“移”,官员相互质询为“关”

饥馑:五谷不熟为饥,蔬菜不熟为馑

会同:会,诸侯相见,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章甫:端,古代用整副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为礼帽用布制作

来归:女子出嫁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自经:上吊自杀

赙:拿钱替人办丧事

归朝:归附朝廷或返回朝廷

送款,归款:投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323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