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所谓“国”者,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对区域性政权的称谓,有的已经进入部落联盟阶段,有的已有君长,有的可能还没有固定的部落称呼,或曰方国。与现代“国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自杞国研究综述

詹学达

所谓“国”者,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对区域性政权的称谓,有的已经进入部落联盟阶段,有的已有君长,有的可能还没有固定的部落称呼,或曰方国。与现代“国”的标准不完全等同。南宋大理国时期的“自杞国”亦是如此。“自杞国”的记录多见于南宋史籍中,而且只是有零星记载。对其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引起史学界广泛关注则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元史•地理志》广西路(驻今泸西县)说:“东爨乌蛮弥鹿(阿庐)等部所居……后师宗、弥勒二部渐盛,蒙氏、段氏莫能制。”这就表明乌蛮弥鹿部族的师宗、弥勒脱离了大理国(南宋时)控制,逐渐联合滇东乌蛮部落建立了自杞国。

关于南宋•大理国时期建立自杞国的史料是近年多方学者从在南宋桂林和邕州(今南宁)为官者之行文或遗书中,与“广马”有关内容论及的。如周弃非《岭外代答》、王应麟《玉海》、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吴儆《邕州化外诸国土俗记》、李曾伯《可斋杂稿》等珍贵史料中寻得的。从地域上说,滇、川、黔、桂的民族史学者都有关于自杞国的论文发表。

现将史学界和有关学者对自杞国的研究综述如下: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一、最早关注自杞国史料并论述的当为方国瑜先生

方国瑜先生被称为云南民族史与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56年,方国瑜先生主编的《云南民族史讲义》开始在高校作为教材,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书直到1983年才正式刊印。在《云南民族史讲义》中方国瑜先生专门用一个章节“南宋邕州与大理国交通及市马”介绍了大理国与南宋的战马贸易及其交通路线,引用大量史籍从“买马之始、置买马司、条划买马、博易战马、马之产地、招马道路、随马贸易”七个方面进行述论,其中多处有对“自杞”、“自杞国”的介绍。如:

❶《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广马》条说:“绍兴初隶经略司,三年春即邕州置提举司,(正月壬午)市于罗殿、自杞、大理诸蛮;未畿司费,以帅臣领其事。” 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三:“(绍兴三年)二月,置邕州买马司。” 《兵志•马政》:“(绍兴)三年,……市【马】于罗殿、自杞、大理诸蛮”。《玉海》卷一四九:“绍兴三年正月壬午,置司邕州,市(马)于罗殿、自杞、大理诸蛮”。

❷《岭外代答》卷五经略司买马条又说:“产马之国,曰大理、自杞、特磨、罗殿、毗那、罗孔、谢蕃、膝蕃等。每冬以马叩边,买马司先遣招马官赍锦管赐之”。

❸《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八广马条说:“(绍兴)七年,胡待制舜陟为帅,岁中市马二千四百匹。……马必四尺二寸以上乃市之,其直为银四十两,每高一寸增银十两,有至六七十两者。土人曰:‘其尤驵骏者,在其处或博黄金二十两,日行四百里,但官价有定数,不能致之耳。’……广马例以五十匹为一纲,每年过三十纲,许以推赏。”

❹《宋会要辑稿》载:“(隆兴元年,1163年)六月二十四日,……知静江府方滋言:……广西买马发纲马,多是西南诸蕃罗殿、自杞诸国蛮将马前来,邕州横山寨两平等量,议定价直,从蛮人所愿,或用彩帛,或用盐、银等物,依彼处市价博易。”此处出现“自杞国”记载。

❺魏晋间人作《永昌记》:“东爨乌蛮中亦有马,比越赕皆少。一切野放,不置槽枥。”《岭外代答》卷九蛮马条说:“南方诸蛮马皆出大理国,罗殿、自杞、特磨岁以马来,皆贩于大理者也”。“马产于大理国,……故自杞、罗殿皆贩马于大理,而转卖于我者也。” 《桂海虞衡志•志兽》:“蛮马出西南诸蕃,多自毗那、自杞等国来。自杞取马于大理,古南诏也。”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八广马条:“自杞诸蕃,本自无马,盖又市之南诏。南诏,今大理国也。”《玉海》卷一四九:“今之买马,多出于罗殿、自杞诸蛮,而自彼乃以锦彩博于大理,世称广马,其实非也。”

❻《桂海虞衡志•志蛮》说:“邕州之外,稍有名称者,罗殿、自杞等以国名,罗孔、特磨、白衣、九道等以道名。”《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八广马条曰:大理国“去自杞国可二十程,而自杞至邕州横山寨二十二程,横山寨至静江府又二十余程,罗殿国又远自杞十程。” “自善阐至横山四十二程,自杞约在全程之半途,距善阐稍近之处”。《岭外代答》宜州买马条曰:“自杞之人强悍,岁常以马假道于罗殿而来。罗殿难之,故数致争。”按:《桂海虞衡志》曰:“自杞,本小蛮。尤凶狡嗜利,其卖马于横山,少拂意,即拔刃向人”;又曰:“其人深目,长身,黑面,白牙”。益自杞之人好斗,与罗殿接壤,多有争夺。谓自杞假道于罗殿而来者,盖至宜州。宜州至罗殿为近,而自杞距罗殿十程,故自杞经罗殿而后至宜州为大道”。

❼《苗蛮志》:“自罗甸东西,若自杞、夜郎、牂牁,则以国名,若特磨、白衣九道则以道名,皆罗罗之种也。” 自杞、罗殿、特磨、毗那诸部,并与广西接界,又与大理相通,故贩马于大理而送至广西。

所谓新路不经特磨、自杞者,应由泗城州直西经西林而达泸西之道,地域毗连,道途可通。疑《桂海虞衡志》所载邕州边外之罗孔即在自杞、特磨之间,然不能详考其路程。《岭外代答》卷五宜州买马条曰:“绍兴三十一年,自杞……驱马直抵宜州城下”。

方国瑜认为,广西买马自建炎以后至淳熙五十年间为最盛。每年以一千五百匹为定额。有多至三千五百匹,亦当有不足定额。而当时罗殿、自杞、特磨诸部,市大理马转卖于广西,则大理与临近诸部之往还亦当密切。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二、八十年代初至1999年

自杞国研究情况

上世纪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最先是广西南宁、田东等地方志研究人员在整理宋代地方史料中发现“自杞国”之纪录,后引起史学界的关注。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的历史学者开始收集史料展开研究。有代表性的文章、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如下: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一)彝族简史

1987年出版《彝族简史》记载:“到了公元12世纪中叶,‘梦摩徒’彝族先民首领的势力继续发展壮大,其统治的区域已包括今昆明以南、玉溪的大部分。并向东发展到今广西边境,建立了‘自杞国’。《岭外代答》卷二说‘自杞四程至石城郡。三程至大理国之境名鄯阐府。’今昆明附近彝族自称“梦摩都”。明清地方志称之为‘子间’‘子君’‘子精’,与‘自杞’音同。云南方音‘杞’读作‘纪’,与‘间’‘君’‘精”同属译音。自杞位于滇池附近的富庶之区,坝区农业和山区的畜牧业都较发达,每年在广西横山寨和宜州与中原有着频繁的贸易。”“大理国的建立,得到了滇东彝族先民为主的‘乌蛮三十七部的武装协助与支持……大理国统治者通过与三十七部彝族先民首领会盟的方式,颁赐职赏,把三十七部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三十七部彝族人民举行起义。其后(公元1119年),又举行武装起义,围攻领主所在地鄯阐府,杀死了大领主高明清,狠狠地打击了大理(后理国)封建统治者。”自杞国也就在后理国的重臣弄权之变幻中产生。该著成书严谨,表明自杞国存在无可非议,其细节有待探索研究。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二)自杞国初探和再探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贵州学者史继忠曾发表论文《自杞国初探》《自杞国再探》,引发了西南民族史学界关于自杞国的专题研究和讨论。论文中介绍和引用了南宋时期在今广西邕州地区发生的一些史料,文中述及自杞国市马活动、王室状况、经济状况、军事及抗蒙战争的活动等,且认为自杞国在黔西南地区,或者加上云南(元)广西路地区。论文开启了探索的新进程。

(三)自杞国考略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1995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复生发表论文《自杞国考略》,文中相对全面地概述了自杞国的情况。论文提出如下重要观点:❶ “自杞国却在南宋初年方异军突起……一路而起成为西南地区仅次大理国的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值得予以充分重视。”“虽然自杞早已不在,然而擅去其名却有误史笔。” ❷自杞以贩马致富,可以说是以贸易立“国”,具有很大的特殊性。❸ “自杞是一彝族支系的称谓”其国自然为彝族地方政权。❹自杞国的地域“其范围更大”。“自杞东与阿者罗殿为邻、西至海、古(鄯)城为邻。又言南与化外山獠,北与大理”为邻,“横亘于南宋、大理之间,已为一泱泱大国了……胜兵十余万……这样一个贩马立国的政权,具有流动性,其疆域不会是长期稳定不变的。” ❺提出和启动探索“自杞国在宋蒙战争中的作用”,以及自杞国灭亡。“自杞国之名也随之消失,留下了一柱柱若隐似现的疑案。”

(四)云南史料丛刊

1998年出版《云南史科丛刊》(第二卷)收集了唐宋元时期有关云南的文章史录和注评,但该丛刊认为“罗甸在今贵州普定,自杞在今贵州兴义,特磨在今云南广南……”又如462页“又《玉海》所载年号有‘乾贞’注曰‘自杞’……自杞以国名亦见记录,其地在今黔西南兴义地区,亦建号改元也。”与后来的研究结论有较大出入。然而,仅对自杞国的研究来说,到目前为止所能见到的史料,大部分在该丛刊中都有辑录。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五)尤中先生对自杞国的研究

尤中为云南大学历史学教授,是继方国瑜之后研究自杞国的代表性学者,在其编著的《云南民族史》中,对自杞国有所记载。该书认为,宋政权南移之后,所特需的商品——战马,在北方和西北受阻的情况下,只能依靠从大理国取得。这就使南朱统治阶级在对待大理国的态度上表现得非常矛盾。南宋既渴求加强与大理国之间的交往联系,又怀着惧怕的心情。公元1133年(绍兴三年),南宋朝廷决定在邕州(驻今南宁)设置买马提举司,作为专门向大理国购买战马的机构,准备向大理国购买战马。而监察御史明橐,就在这个间题上表现了两种不同的矛盾态度。最初,他认为向大理国购买战马,“于边防有未便,小必陷失官物,大则引惹边衅”;但接着又向南宋高宗上买马之术七条,希望从大理国购买到更多的战马。翰林学士朱震所提出的意见则是:“凡类马去处,并择谨密可信之士,勿遣轻儇生事之人,务使羁縻勿绝,边疆安静。异时西北路通,则渐减广西买马之数,庶几消患于未然。”南宋高宗同意了朱震的意见,并命令“广西帅臣、提点买马官,常切机察,不得因此致生边患”。南宋与大理国间的交往关系,就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展开了。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1996年,尤中先生在《中国西南民族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后,在《思想战线》(1996年第3期)发表论文《南宋时期西南边疆的民族地方政权“罗施鬼国”和“自杞国”》,在“自杞国”中重点论述并明确了如下观点:❶“自杞国的出现是在南宋时期,南宋以前,它是大理国领土中的一部分。南宋时期,大理国的统治趋于衰落,于是,大理国东方三十七部中的一些民族上层,乃趁机出而进行兼并分裂活动,脱离大理国,建立了介于南宋、罗氏鬼国、大理国之间的“自杞国”。❷ “‘自杞’这个名称在昆明郊区彝族的撒摩都”中延续保留了下来。“撤摩都”和“子君”(“自杞”)都是这部分彝族的自称。而近代弥勒、泸西、路南圭山,昆明郊区的“撤尼”(昆明郊区的称“撤梅”),在元、明、清时期,都一概称之为“撤摩都”,或写作“撤马朵”、“洒美”等等,泸西今称“撒尼”。他们也都是“自杞人”。所以,南宋时期的自杞国,是“撤摩都”(“徙莫”、“些莫徒”)人建立的,当时,一些撤摩都人以弥勒部为聚居中心,同时散及师宗部、弥鹿部(在今泸西县)、罗雄部(在今罗平县)、维摩部(在今丘北县)和落蒙部(在今石林县),以及邻境的磨巨(今贵州兴义市)等地,弥勒部的贵族分子把邻境同族人口所及的地方都统一了起来,更兼并了一些近亲的“乌蛮”部,建立了自己的民族政权,称“自杞国”。 ❸自杞国“是原大理国东方三十七部中的一部分民族上层发展势力,扩张领地,兼并邻部建立起来的独立王国。它是以大理国东方二十七部中徙莫袛人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国家,其疆域超出了原三十七部的东部地界,其西部原为三十七部的大部分,则仍然保留在大理国的疆域范围之内,并不曾为自杞国所兼并。” ❹以实际行程论述了自杞国都城在今云南省泸西县境内,即从自杞国东部之境名磨巨(今兴义)“三程至自杞国,所指为自杞国首都。具体计程为:自今兴义市至罗平县东北的江底42公里为一程;自江底至罗平南部的以笡45公里为一程;自以笡到泸西县北部四十多公里为一程。如此,则自杞国首都在今泸西县境内。”❺ “此时自杞已经是独立建国了,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自杞一首领名必程者,‘持其国书’至邕州与南宋官员交涉,提出请以‘乾贞’为‘年号’说明自杞已经是按中华文化传统建元称帝而独立建国了。” ❻提及了“忽必烈率兵攻灭大理国,留兀良合台镇守并继续征服未降的各民族地方。公元1257年攻灭了自杞国,”认为“自杞国存在共81年。”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六)阿庐公园长联

阿庐古洞开放后,泸西城子村文化名人陈天一创作并书写了一幅长联,现挂于阿庐公园正大门两边。上联写的是阿庐古洞美景,下联写的是开圭山盘江史实,共242字。下联说透数千年泸西地方民族文化历史。其中“经多少岁?呼漏江、呼阿庐、呼自杞、呼广西,只不过风雨穿梭。勿咎欤,当兹丰功显赫,浩气横空,铁笔丹书,篆写就春秋芳册。”(大意为经过了多少年?叫漏江,叫阿庐(弥鹿),叫自杞,叫广西,只不过在历史风雨中穿过。既往不咎了,应当将这些显赫丰功,横空浩气的史实,刻印出书,撰写成流芳后世的史册。)陈天一老先生最终把民间传递的地方历史,仿大观长联的模式,公告人世。该长联在泸西第一次出现“自杞”,足可感知陈老先生对泸西历史的研究之早。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三、2000年以来自杞国研究情况

近年来,彝族文化研究发展很快,一大批专著相继出版,如《中华民族发展史》《云南彝学研究》《中国彝族通史》和《中国彝族大百科全书》等重要著作相继出版、发行。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彝族先人创建的自杞国有了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社会基础。因此,关于自杞国的研究也出现了高潮,并有代表性的专题论文发表和专著出版,自杞国历史文化日渐清晰明朗。主要有以下代表人物和专著:

(一)《自杞国及广西蛮探索》作者:候德勋(云南科技出版社资深编审,受聘为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泸西县旧城镇人)。该文主要论述:在反抗兼并和乱政中乌蛮建立了自杞国,在战马经济的边贸中壮大了自杞国;自杞国(或乌蛮)各部正面抗击“先下西南,包抄南宋”的蒙古十万大军,逐部逐城抵抗搏杀,打乱“铁骑速胜”的灭宋战略。

(二)《自杞国史事考述》作者:白兴发(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后。丘北县人)。结合历史文献和相关资料,对自杞国的兴亡、地域、族属、国王、都城、经济、军事及在宋蒙战争中的历史作用进行阐释梳理、考证研究。

(三)《自杞古王国与滇东古长城》《揭秘滇东古王国》作者:杨永明。前文发表于《滇池晨报》(2000年12月22日)该文认为,自杞国的都城在泸西金马爵册。爵册古称“部落村”,有2600多户,一万多人口,为云南罕见的自然大村。爵册彝语称“昨责”,其意一是部落首领集会议事的中心,一是部落举行盛大祭典的地方。在爵册周围几十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常常能挖到许多火葬罐,还有“烧人山”。在距烧人山三公里的路溪白松坡曾发现一拱型地下石室,经过县文物部门发掘发现,这是一个城门洞式的拱型建筑物,系紫红砂石筑成,内有土陶虎俑一个,土陶罐一只。专家推断这是一座建于南诏、大理时期的火葬古墓,而这个时期均与古自杞国有关。之后,杨永明又撰写了《揭秘滇东古王国》(2008年出版)。该书从地方史的角度研究自杞国及其历史文化,如:“自杞国与泸西沿革史,三十七部与自杞国,阿庐部与自杞国,自杞国的政治和军事制度,自杞国与南方战马丝绸路,滇东古长城与自杞国抗蒙战争,自杞国四代自杞王,自杞国千年土窟城,自杞国文明的毁灭与乌蛮火葬习俗,自杞国人名地名大观,自杞国与乌蛮陶文化,自杞国与南宋六俊杰……”等章节,全书约二十余万字。

(四)《论大理国时期的彝族地方政权》作者:万永林(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史博士研究生导师,《泸西通史》主要撰写人。)在《自杞国》的论述中以文献史料和现在资料为据,直截了当表述自杞国的缘起与范围,自杞国境内的民族群体,自杞国与周边政权的关系。

(五)《中国彝族通史》(2012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自杞国相关历史编入该书第二卷第三编第六章。❶自杞国正式纳入史书,在历史上有了正式的“户口”,其内容主要源于万永林的《大理国时期的彝族地方政权》。至此关于自杞国的存在与否,终有定论。❷该书认为:“如果从绍兴三年(1133年)自杞国名首次在史籍中出现算起,到宝祐六年(1259年),自杞国共存在了126年。❸引用尤中先生观点,认为从南宋涥熙三年(1176年)自杞国阿已或阿谢以乾贞为年号称帝,至宝祐五年(1257年)蒙古军灭师宗、弥勒等部止,自杞国存在了81年。” ❹对自杞国中心位置作了论述:“自杞国的中心地区位置应该在今天云南泸西、弥勒、师宗、罗平、石林等地,也就是历史上的弥鹿部(阿卢部)、弥勒部、师宗部三部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地方。”“结合弥勒部与弥鹿部(阿卢部)、师宗部关系密切的史料分析,弥勒市由东北向西南发展,其中心应该在今天的泸西,有人认为在今天泸西的旧城一带,也有人认为在今天的泸西金马爵册,上述两种说法都还缺乏足够的证据,自杞国都城所在地地望,还待考,但自杞国显然以今泸西、弥勒县所辖之地为中心则是可以肯定的。”

(六)《云南通史》(2011年出版)。其第三卷第十章“商业与对宋朝的贸易”提及“自杞国”,但仅停留在自杞国与南宋“战马贸易”层面的叙述,对自杞国的组成、区域等没有更多阐述。

(七)《宋代自杞国 一个神秘的彝族地方政权》(2015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由侯德勋、白兴发、张纯德著。此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框架中探索并论述了自杞国的存在及兴衰始末,并运用大量的考古及文物资料,以新的视角、丰富的陶石文化遗存物、断麟残甲般的文明碎片,再现了古代自杞国的社会生活及存在状态。该书共分三篇。上篇“自杞国陶石物质文化”,分四章叙述自杞国概况、陶文化、石文化及人文自然遗迹;中篇“自杞国乌蛮历史文化”,以六章篇幅详述自杞国崛起、乌蛮抗战、战马古道、广西路改土归流等;下篇以乌蛮三十七部演生时空、圭盘地貌与弥鹿自杞、南宋时期夷化的陶石文化遗存物为题,专题性进行探讨介述。该书中还附有自杞古王国足迹追寻,自杞国的大事录。对自杞国的主要族群撒摩都(些么徒)及其后裔分布情况作了诠释解说。该书认为自杞国都城在泸西旧城。

(八)《泸西通史》(将于2018年9月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泸西县政协与云南大学历史教授万永林等史学专家合作撰写。全书十一章,把《自杞国—宋朝大理国时期的泸西地区》专门作为一章,由万永林教授亲自执笔。从自杞国的兴旺与地域范围,自杞国与周边政权的关系,自杞国境内的民族,自杞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对于自杞国的中心位置,《泸西通史》认为:❶结合弥勒部与弥鹿部、师宗部关系密切的史实分析,弥勒部是由东北向西南发展,其中心当在今弥勒与泸西县之间,今泸西县城东有旧城镇,其南300多米处有古城堡遗迹,群山环抱,可能是弥鹿部中心。❷也有人认为今泸西县金马镇爵册村,当地彝语称为“昨责”,意即首领议事之地,可能是自杞国的都城。❸另据《元混一方舆胜览》记载,“弥鹿部,城名必罗笼”,《寰宇通志)卷113也记,“南诏以来,世为弥鹿部所居,城西三里有阿卢山,直延四十余里,南接弥勒部。”尤中先生考据认为,弥鹿部驻必罗笼即今泸西县城南知府塘北部之雨龙。今雨龙及其东南部之阿平等村寨,背倚泸西东山,前临矣邦池,地形尤为险要,且村后森林密布,并有溪水。该地作为弥鹿部之驻地,既而为自杞国承继,成为其都城,也不无可能。❹另据泸西城子文化名人陈天一查访,城子村民祖辈相传称,该村曾是自杞国都城,也可备一说。自杞国王城所在地望,还须待考,但自杞国显然以今泸西县所辖之地为中心则是可以肯定的。❺自杞国的地域范围,随着其国力的消长而伸缩。势衰时,又退回到以泸西、师宗、弥勒为中心的地区。蒙古军灭自杞国之后,就在其中心地区设置了广西路,进而沿革为广西府。

(九)除上述研究成果外,有关自杞国的研究文章还有不少,列举部分如下:❶杨永明:滇东古长城是自杞国的杰作[J];学术探索;2002年06期。泸西发现的自杞国古王墓[N];云南日报;2002年。❷《假日旅游》自2004年1月刊载《探秘自杞古国)后几有机会均努力安排“自杞”版面,宣传长达十年之久,以摄、画、写、帮促进研究。❸白耀天:宋自杞国索隐[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1期。❹肖育文:古滇自杞国寻踪[J];中华文化画报;2009年05期❺张芳芳:南宋广南西路市马交通考[D];暨南大学;2010年。❻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❼崔龙雨等《云南滇东自杞国遗址景观修复与再生设计》。

詹学达丨自杞国研究综述

注丨此文由泸西文联推荐,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4701.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