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与圆周运动之管见

“相位”与圆周运动之管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在讲交变电流和机械振动时都会涉及“相位”的概念,学生感觉“相位”比较抽象,似是而非,难于理解,那么,“相位”到底是什么呢?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在讲交变电流和机械振动时都会涉及“相位”的概念,学生感觉“相位”比较抽象,似是而非,难于理解,那么,“相位”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凡是描述物体做周期性运动规律时都常常提到“相位”的概念 ,“相”指物体所处的状态,“位”指物体所处的位置,“相位”就是描述物体在一个周期性运动中所处某一位置的状态。该物理量与圆周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我们逐一剖析。

在交流发电中,一个矩形线圈A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轴以加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1所示,矩形线圈只有ab、cd两边要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

“相位”与圆周运动之管见

图1

如果从图示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可得,(推导过程参考中学物理教材选修3-2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一课内容),其中电动势最大值不变,ω是线圈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t是线圈相对中性面在时间t内转过的圆心角。可见,ωt确定了,线圈所在的位置也就确定了,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ωt就是“相位”,交流电中的“相位”实质上就是交流发电时,线圈相对中性面转过的圆心角。线圈每转过一周,“相位”就变化2π弧度,交流电也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

如果矩形线圈B从相对中性面的圆心角为φ的位置开始计时,如图2所示。

“相位”与圆周运动之管见

图2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其中,“相位”为ωt+φ,即线圈相对中性面转过的圆心角。当t=0时,相位为φ,称其为初相位。

比较A、B两矩形线圈绕垂直匀强磁场的轴以角速度ω转动发电时,它们计时起始位置不同,因此,同一时刻它们的相位也不一样,它们的相位之差称之为相位差。如果相位差,称A、B交流电同相;如果,称A、B交流电反相。

综上所述,“相位”与圆周运动有关,结合交流发电机模型,就能直观地理解其意义。

在机械振动中,学习了简谐运动两个理想模型弹簧振子和单摆后,根据“沙摆实验”模拟得到简谐运动图像,给出了简谐运动公式,其中,“相位”为ωt+φ,这里的相位又怎样理解呢?它与圆周运动还有关系吗?

如图3所示,以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x轴上的分运动(即在x轴上的投影)是简谐运动,(对此证明参考高中物理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3节简谐运动后阅读材料)。

“相位”与圆周运动之管见

图3

质点m 开始位于相对y轴圆心角为φ的位置,现以角速度ω绕圆心o做半径为A的匀速圆周运动,经过时间t,质点m转过的圆心角为ωt,此时,质点m相对y轴转过的圆心角为ωt+φ,质点m在x轴上投影离开平衡位置o的位移为,其中,ωt+φ值确定了,位移x值也就确定了,振动质点在简谐运动一个周期内的位置和状态也确定了,即ωt+φ就是“相位”,对应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中在t时刻相对y轴转过的圆心角。知道两振动质点的相位差,就知道了两个质点的步调关系。

可见,把质点的简谐运动看成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分运动,找到了“相位”与圆周运动的联系,对“相位”的理解就不再那么抽象难懂了。

在天文学上,我们看到的“月相”做周期性变化。结合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就很好理解其变化规律了。在数学中,学习三角函数及其诱导公式时,不是借助了“单位圆”吗?知道了“单位圆”也就能透彻的理解“相位”了,数学与物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总之,在描述质点周期性运动规律时,往往会涉及“相位”的概念,建立圆周运动模型,就能直观理解“相位”的含义,也就能理解相应物理规律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5859.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