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AP 是计算某一类 P-R 曲线下的面积,mAP 则是计算所有类别 P-R 曲线下面积的平均值。第 2 行的计算示例:准确率 = TP/ = 1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在目标检测任务中,mAP是用来衡量目标检测算法精度的一个常用指标。目前各个经典算法都是使用mAP在开源数据集上进行精度对比。在计算mAP之前,还需要使用到两个基础概念:准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

准确率或查准率(Precision)和召回率或查全率(Recall)

准确率(Precision):预测为正的样本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正样本。

召回率(Recall):样本中的正例有多少被预测正确。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准确率和召回率计算方式

其中:

  • 正例:正样本,即该位置存在对应类别的物体。
  • 负例:负样本,即该位置不存在对应类别的物体。
  • TP(True Positives):正样本预测为正样本的数量。
  • FP(False Positives):负样本预测为正样本的数量。
  • FN(False Negative):正样本预测为负样本的数量。
  • TN(True Negative):负样本预测为负样本的数量。

PR曲线

使用Precision、Recall为纵、横坐标,就可以得到PR曲线。

交并比IOU(Intersection Over Union)

交并比(IOU)是度量两个检测框(对于目标检测来说)的交叠程度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交并比计算公式

Bgt 代表的是目标实际的边框(Ground Truth,GT),Bp 代表的是预测的边框,通过计算这两者的 IOU,可以判断预测的检测框是否符合条件。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交并比计算公式图像表示


AP 是计算某一类 P-R 曲线下的面积,mAP 则是计算所有类别 P-R 曲线下面积的平均值。

举例说明AP计算过程:

以下有 7 张图片(Images1-Image7),这些图片有 15 个目标(绿色的框,GT 的数量)以及 24 个预测边框(红色的框,A-Y 编号表示,并且有一个置信度值)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下表显示了边界框及其相应的置信度。最后一列将检测标识为 TP 或 FP。在此示例中,如果 IOU大于等于30%,则考虑 TP,否则为 FP。通过查看上面的图像,我们可以大致判断检测是TP还是F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绘制出 P-R 曲线(因为 AP 就是 P-R 曲线下面的面积),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计算出 P-R 曲线上各个点的坐标,根据置信度从大到小排序所有的预测框,然后就可以计算 Precision 和 Recall 的值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第 2 行(图像 7)的计算示例:准确率 = TP/(TP+FP) = 1/2 = 0.5,召回率 = TP/(TP+FN) = 1/15 = 0.066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P-R曲线

得到 P-R 曲线就可以计算 AP(P-R 曲线下的面积),要计算 P-R 下方的面积,一般使用的是插值的方法,取 11 个点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的插值所得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通过应用 11 点插值,我们有: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计算在所有点中执行的插值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看看上面的图,我们可以将AUC分为4个区域(A1,A2,A3和A4):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计算总面积,我们有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34.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评价指标:mAP

要计算 mAP,就把所有类别的 AP 计算出来,然后求取平均即可。


参考:rafaelpadilla/Object-Detection-Metrics: Most popular metrics used to evaluate object detection algorithms.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739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