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时事热点头条说#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士兵戴着尖顶盔进入战场上。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时事热点头条说#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意志帝国士兵戴着尖顶盔进入战场上。尖顶盔(Pickelhaube)是德意志帝国的骄傲,但战争的进行暴露了尖顶盔的华而不实,特别是在堑壕战阶段,尖顶盔的缺点都显露出来了,皮革材质毫无防护力,金属配件太过明显,容易成为敌方目标,而且造价贵。

因为德军士兵站在在堑壕里,所以上半身容易受到炮弹弹片等伤害。1915年中德军伤亡的士兵中八成是炮弹弹片造成的,其中四分之一是头部受伤,几乎都是致命伤。

盖德钢盔

由于尖顶盔无法保护头部免受子弹,炮弹碎片或飞石的伤害,所以一些部队开始抛弃尖顶盔,开始临时制作防护性头盔。

1915年初部署在孚日山脉的德军指挥官步兵上将汉斯·埃米尔·亚历山大·盖德向参谋长黑塞中校下达了一项命令,要求他设计一款原始的防护性钢盔。

后来黑塞中校的成果就是德军第一顶钢盔的原型—盖德钢盔(也被称为M1915钢盔)。盖德钢盔由两部分组成,一顶戴在头上的厚皮帽,还有一块5到7毫米厚的铬镍钢铆钉固定的防护钢板,用来保护前额和鼻子部位。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盖德钢盔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对头部的严重创伤。但盖德钢盔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盖德钢盔超过2公斤,士兵佩戴会增加头部负担;而且盖德钢盔没有覆盖颈部和后脑,这两个部位依然会受到伤害。穆尔豪森炮兵车间共生产了1500顶盖德钢盔。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但最终普鲁士陆军部并没有批准盖德钢盔,1500顶盖德钢盔费用几乎是黑塞中校自己掏腰包的,所以最后没有继续生产下去。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随着德军第一款M1916钢盔问世后,大部分盖德钢盔都被回炉制造新的钢盔了。

狙击手面具

德军另一款头部防护装备就是狙击手面具(Scharfschützenmaske)。狙击手面具用实心钢制成,像一个面盾牌,法国称为“大象盾牌”。

狙击手面具左侧有完整的防护,在佩戴眼睛部位有两个小缝用于观察。右侧有个缺口,用于狙击枪设计之用。内侧有个铆钉固定皮带,用于佩戴在狙击手头上。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6钢盔

1915年初汉诺威工业大学的弗里德里希·施韦德教授和海军司令部首席外科医生奥古斯特·比尔共同研发出一款新钢盔,他们曾经对德军士兵在战壕内的头部创伤进行过研究。1915年9月4日施韦德教授就被召到柏林,参加了一次会议,并在会上提出了有关在技术上研发钢盔的建议。德军总参谋长步兵上将埃里希·冯·法金汉(Erich von Falkenhayn)批准了钢盔的建议,并将其转交给普鲁士陆军部。1915年11月,首批钢盔样品在柏林南部的库默斯多夫试验场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非常成功,随后陆军批准了大量的订单。1916年1月底位于哈尔茨的钢铁厂交付了首批30000顶钢盔。1916年2月钢盔分发给前线部队。在凡尔登战役开始时,部分的德军士兵已经佩戴了新钢盔。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新钢盔的正式名称为M1916钢盔(Stahlschutzhelm Modell 1916)。M1916外形设计来自于施韦德教授的妻子,她是一名艺术家。最初设计由钢板,后改为热压回火铬镍钢制成。铬镍钢厚度为1.1毫米,通过六道工序制成。

图中是施韦德教授和M1916的制作六道工序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6整体呈圆柱形,重量为1.2到1.4公斤。钢盔前面有突出的帽檐,用于遮阳和保护士兵眼睛。钢盔侧面和后面是护颈,用于保护士兵颈部和耳朵部分。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钢盔内是佩戴用的内衬系统由皮革制成,由一个结实的皮革箍圈组成,箍圈上有三片双叉的轻质羊皮舌。每片皮舌的内侧都缝有一个用白布制成的口袋,里面放有一个马鬃衬垫,用来补偿钢盔和佩戴者头部之间空隙。皮舌上有孔,穿过一根收紧带,可以调节内衬大小。下巴带固定在钢盔内部两侧的铆钉按钮上。

内衬系统透视图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6最明显的特点是两侧突出8毫米的通风孔,这本来是用来安装前额护板的。按照计划,5%的钢盔会安装1厘米厚的前额护板,用来加强防护,但由于原材料缺乏,而且前额护板过重,会导致移动时钢盔前倾,所以除了狙击手和暴风突击队外,前额护板很少使用。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6外表是标准的野战灰色,但士兵通常会根据喜好进行定制,用油漆、泥土或树叶将其进行伪装涂色。

在战壕中佩戴着M1916钢盔的德军士兵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7钢盔

M1916钢盔成为德军制式头盔后,生产量迅速增加,德国10家工厂每天能生产出3500到4000顶钢盔,到1918年11月一战结束,总共生产了850万顶钢盔。

但在凡尔登张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M1916的缺点也在使用中暴露出来。比如固定用的皮革下巴带存在缺陷,经常松脱,有时候又难以快速解开。最大问题是内衬系统,因为内衬是皮革制成的,在寒冷潮湿的战壕内使用数周或数月后,皮革箍圈就会破损,而且钢盔很少更换,所以会给士兵带来麻烦。1917年德军开始发行M1916改进型,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采用改进的下巴带,下巴带使用金属D环连接;箍圈材质换成了金属,更加结实耐用。

为了作区别,所以改进型钢盔被称为M1917钢盔。

左边为M1916,右边为M1917。两者在外形上没有区别,主要区别在内衬系统。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7内衬系统

M1918钢盔

1918年又对钢盔进行几项改进。首先是钢盔涂料问题,因为当时使用涂料在阳光和月光下会产生强烈的反光,所以为了改进反光做出了多种尝试,比如涂料中添加沙子或毛毡,使钢盔表面变得粗糙。

下巴带两端不再固定在钢盔两侧铆钉按钮上,而是直接固定在箍圈上。下巴带也分为两种样式,一种是一体式的,另一种是两件式,一头有金属钩可以勾住另一头下巴带D环。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8内衬系统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8下巴带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最后一项改进是M1918剪耳型(Stahlschutzhelm Modell mit Ohrenausschnitt 1918)。因为钢盔护颈部分过长,遮住了耳朵,所以会影响士兵听力,而且当炮弹落在附近时,会在耳边产生爆炸共振,所以M1918在侧面护颈增加了一个缺口。不过到一战结束M1918剪耳型也只有少量生产,主要供给骑兵和通信兵使用。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M1918专门有一款装甲兵钢盔(Stahlhelm M18 für Panzerfahrer),专门供给坦克成员使用。这款装甲兵钢盔最大的特点没有前檐。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最后还有一款为土耳其军队专门设计的M1918钢盔。这款钢盔没有独特的大面积前檐,也没有侧面加长的护颈。这款M1918土耳其钢盔大概生产了5400顶,其中只有一部分交付给土耳其军队。有照片显示,战后德国自由军团佩戴过这款钢盔。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迷彩图案

1918年之前,德军的钢盔上只有临时拼凑的迷彩图案。1918年7月7日德军总参谋长鲁登道夫签署第 II 91,366 号命令,正式推出第一款标准化迷彩图案,被称为三色迷彩涂装(Buntfarbenanstrich)。三色迷彩涂装采用了锈棕色、赭黄色和绿色的三种色彩块,相互之间用手指粗的黑线隔开。颜色涂料为哑光,使用刷子手工涂抹。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盔罩

之前为了解决钢盔反光问题,士兵们会在用布料制作简易的盔罩遮住钢盔。第一款正式发放的盔罩是1916年冬季发放的白色盔罩,用于白色雪地伪装之用。1917年2月又发放了灰色盔罩。盔罩大小和钢盔类似,底部有挂钩可以固定钢盔上。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一战德国钢盔发展历史

全文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7740.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