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下,天人共助,心意宜中,气象大吉《临》卦六五的哲理意义

君临天下,天人共助,心意宜中,气象大吉《临》卦六五的哲理意义周易明解群课中记录君临天下,天人共助,心意宜中,气象大吉——《临》卦六五的哲理意义时间:2016年02月27日22:00-22: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周易明解群课中记录

君临天下,天人共助,心意宜中,气象大吉——《临》卦六五的哲理意义

时间:2016年02月27日22:00-22:30

学习内容:《临》卦六五

导读老师:刘正平(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文智(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副教授)

课程秘书&主持人:贡哲(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

导师简介:

刘正平,甘肃庆阳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宗教与文学、中国民间宗教,学术著作有《宗教文化与唐五代笔记小说》。发表过《<山海经>刑天神话再解读》、《<问答宝卷>解析——江南无为教觉性正宗派的传世经卷》、《南屏诗社考论》等论文。

张文智(1967-),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文学学士、中国哲学硕士、中国哲学专业易学方向博士、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担任《周易研究》(英文版)的翻译与编辑工作,主要从事易学研究特别象数易学研究及英文翻译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译著一部,主要论文有《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黄帝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兼论<易>、医思维理路之异同》、《试论<周易>中的性命哲学》、《试论<易传>象数、义理合一的理论模式与天人合一的理论架构》等。

----------------------------------

21:59:21温海明:大家欢迎老师开讲!

22:00:46张文智:那我还是先抛砖引玉了。

22:01:15张文智:今天我们讲临卦六五爻辞及其象义。

22:01:22张文智:其辞曰: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22:02:13张文智:“知临”指知识智慧有所加临于事物也。

22:02:36张文智:六五以阴行阳,得外卦中位,有俯临一切之象。

22:03:29张文智:而六五之位需要“高视远瞩,广接公衡,非知识无以调察其情,非智慧无以辨别其要”。

22:04:03张文智:六五得之中位,沉潜刚克,则耳目足用其才智,是两相益也。

22:04:51张文智:盖有知以明事物,则“格物”之义,因事物以增益其知,则“致知”之义也。二者迭为主宾,故曰“知临”。

22:05:28张文智:六五与九二相应,一阴一阳,一内一外,刚柔互济,则上下相得。君臣互济,则德业同大。

22:05:55张文智:此在有其位者用之而宜,乃见其功,故曰“大君之宜”。

22:06:21张文智:言非得位而有德者,不克副是爻之用也。

22:06:55张文智:“大君”不必天子,唯以德位俱隆为准,以非九五也。

22:07:43张文智:有知者必得位乘时而后成其用。而乘时得位者,必格物致知而后见其才。此二者亦相需相成。

22:08:22张文智:犹有位者必有其德,有德者必有其才,才德在己,时位在天,人天相因而天下平治,大家归服。

22:09:09张文智:既得其位,克守其中,则其得之“吉”可知,为柔以刚成,形以神用也。

22:09:54张文智:此爻最重在得中位,致中行,处处不失中,而后事事得顺理成章,此圣人制作之本,在上者卑以就下,在下者崇以孚上。上下相济,乃成中行。

22:10:27张文智:若高益高,下益下,相去日远,乖中行甚矣。

22:10:56张文智:故泰卦以坤在上,既济以坎居外,而临以坤居兑之上,正是此义,亦即称“大”之由来,志与之道也。

22:11:23张文智:以上是《证释》对此爻的基本释义。

22:11:38张文智:我们再来看一下其象义。其辞曰:《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22:12:09温海明:君临天下,天人共助,心意宜中,气象大吉。

22:12:46张文智:此申明爻辞之义,而见中行之可贵也。以九二在下,而曰“未顺命”,以六五在上,而曰“行中”,无非抑高崇卑,扶阳按阴之义。

22:13:21张文智:此即中国民治精义,不以位之隆而忘德之盛也。

22:13:48张文智:临之备四德,有异他卦者,实在此。

22:14:09张文智:无他,阴虽众,能从阳化,位虽高,能以中行而已。读者于此宜细审之。

22:14:33张文智:以上是《证释》的解释。

22:14:38张文智:我的理解是:临以九二为主用之爻。

22:16:19张文智:初九、九二怀天下之志,以行天道。有德施众普之心,既有能力,又得民心。

22:16:58张文智:六五作为在位者,应有宽大之心,放手让九二拓展事业。

22:18:05张文智:但六五处中之位,有中正之德,宜有明了一切之智。

22:18:30张文智:另外,因六五是阴爻,就其本身来讲,要效法坤六五“黄裳元吉”之德,以德配天,才能获吉。

22:19:54张文智:《证释》的说法里面还有此术语,待一会儿讨论的时候再说。

22:20:30张文智:我先讲这些,请正平兄批评并完善之。

22:21:16刘正平:好的,谢谢张老师!

22:22:09刘正平:张老师讲得很详细了,我这里提出个问题,也是抛砖引玉,大家一起争论讨论都可以。

22:23:33刘正平:关于六五爻辞的“大君”,如何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荀爽为代表,认为是“九二”。另外大部分认为是六五。

22:25:28刘正平:荀爽说,五者,帝位。大君谓“二”也。宜上居五位吉,故曰“知临,大君之宜”也。

22:26:01张文智:《证释》刚才已说:“大君”不必天子,唯以德位俱隆为准,以非九五也。

22:26:04刘正平:这是一个说法,大家可以讨论。

22:26:35林武:尚秉和先生为持九二说,他以震为大君之象。

22:27:14刘正平:张老师所举《证释》的说法,对这种分歧予以调和。

22:27:16张文智:按《证释》的说法,如果五爻为九五的话,则应为天子或王。

22:27:36林武:此象失传。

22:28:52刘正平:另外,《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

22:29:25郑强:师卦的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与此卦同,师上卦为坤,临上卦亦坤,二卦上卦均错乾,乾为大君。

22:30:26丰铭:@郑强 您还真会找,是都有个大君。

22:30:49刘正平:郑老师找材料的功夫真是佩服。

22:30:52丰铭:但师是在上六。

22:31:09张文智:比九五称“王”;离上九称“王”,则六五为母后;明夷六五为“箕子”,涣九五称“王”;蹇九二称“王臣”。可知般为“王”,为天子,二爻虽有君之德,但为臣。

22:31:39丰铭:履六三:武人为于大君。

22:32:35郑强:不按卦而按爻解,则大君当指六五,五居君位,能用九二,是为大君之所宜者。

22:33:02张文智:@丰铬 这里的“知”即指知识,又指智慧。《大学》的格物致知亦有此意。

22:33:05丰铭:谢谢老师们,大君和王看样是有区别的,没注意。

22:34:31郑强:@丰铭 履六三:武人为于大君六三动而变阳成乾,故与师临上卦错乾同义。

22:36:09郑强:@丰铭 @刘正平 不是找的,是前几天刚与丰铭争论过的师卦的爻辞。

22:36:38张文智:泰六五称“帝乙”,归妹六五亦称“帝乙”,据《证释》,这里的帝乙并非指历史上的帝乙,而是据爻象而来。五位为“帝”,为阴爻故称“乙”(而非“甲”)。

22:37:55刘正平:另外,李道平的《周易集解纂疏》指出了《临卦》小象的一个特征。他说初、四皆正,故曰“行正”;二、五皆中,故曰“行中”。“知临”而言“行中”者,《中庸》言“舜之大知,用中于民”,是其义也。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有助于我们贯通理解。

22:40:22林武:@张文智 “帝乙”此解,如饮醍醐。

22:41:54张文智:@郑强 虽然履六三为“武人为于大君”,巽初六亦有“利武人之贞”。这里的“武人”都有以阴装阳之象。履卦只有六三为缺陷,如无缺陷,则成乾矣。巽以顺逊为德,爻辞如此是为了告诫初六不要以弱呈强,而应顺“巽伏”之德。

22:42:08刘正平:@张文智 帛书周易阴爻像个“八”字,是不是跟这里的“乙”有关联?

22:43:44罗仕平:泰卦六五也有帝乙归妹。

22:44:21张国明:@刘正平 从爻辞看,二爻并未言中,四爻也并未言正。

22:44:29丰铭:五位为“帝”,为阴爻故称“乙”——这个,觉得很勉强。

22:44:36张文智:@刘正平 帛书竹书周易阴爻或写成“八”,或写成“六”,皆代表阴爻,恐怕与“乙”无直接关系。

22:45:31张国明:帝乙之论非普遍性,难以服人。

22:45:56郑强:泰卦中爻互卦为归妹,与归妹卦同,故皆称“帝乙归妹”,我认为帝乙当与箕子明夷一样,都指的是历史人物。

22:46:40丰铭:@郑强 这个赞成你。

22:46:59罗仕平:李光,杨万里怎么解的?

22:47:58张文智:@丰铭 这只是《证释》的一种解释,《证释》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要将爻辞太具体化而失去其“《易》含万象”的意思。当然我们可以将他们与历史上真实人物相联系,只不过以他们为喻罢了。

22:49:23刘正平:@张国明 张老师,“正”和“中”是小象提出来的,爻辞里确实没有。不过九二爻辞和小象都没有提到“行中”,这应该是李道平的发挥。

22:51:20张国明:是的,应是后人附会发挥。

22:53:35张文智:《周易》六十四卦是一个气数推演模型,按《序卦》之意,社会及人类历史的发展应该按此序发生,而实际上并未如此,只是有些社会阶段某些卦象基本相符(包括当今社会亦是如此),而不会与卦象完全一致,这就是作为三才之一的人本身的作用。这也是易教本身的目的。如果人人都明道行道,整个社会早就大同了。

22:55:14张文智:所以孔子、孟子等期望后世有更多圣贤的出现。

22:55:21张国明:@张文智济南,《证释》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要将爻辞太具体化而失去其“《易》含万象”的意思。如果从含万象的角度阐释,还是可以说得通的,也不失为一种解易的方法。

22:57:49张文智:@张国明 是的,个人认为,“箕子”、“帝乙”等只是此象的一种表达,如果在具体运用中,就如临六五一样,就要从整个卦来看六五虽柔而中的特性来分析。

23:00:01長爪梵志:@张文智 我是初学周易,从诸位老师处受益匪浅。请教,帝乙归妹,是否可能是历史事件占卜结果的一种记录?因为这事在王国维释读甲骨文之前大家似乎都不知道,所以和历代注解自然不同?

23:00:30张文智:人能济天道之穷,如果有更多的君子,即使社会黑暗时也易于力挽狂澜。这也是《杂卦》最后一句“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的期望所在。

23:01:25罗仕平:易含万象。

23:03:29罗仕平:章太炎当时结合考古成果说卦序,也有胶柱鼓瑟,过度解读之嫌。

23:04:15刘正平:一排大拇指高高竖起,张老师讲到大家心坎里去了。

23:05:07张文智:@王俊杰 古史辨派将卦爻辞视为古代的占筮记录或历史故事,有些情况是这样,而有些卦爻辞很严整,如乾坤卦两卦之卦爻辞,绝对不是占筮纪录。即使是纪录或故事,也只是借它们为喻,以让大家明了卦象与圣人之意。

23:05:57丰铭:看殷墟卜辞,体例和周易完全不一样的。

23:06:38张文智:@丰铭 它们不属于一个体系。

23:06:54张国明:借喻之说甚精妙。虽有似无,说无实有。

23:08:19张文智:即使在春秋时期,仍是三易并用,大家可参考廖群教授几年前在《周易研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此有较详细的考证。

23:09:21张文智:又过子时了,今天先与大家讨论至此。大家可以继续讨论,我先告退了。

23:09:44张文智:谢谢大家的参与,祝大家晚安!

23:19:15刘正平:感谢周末诸位师友一夜陪伴。

23:20:00丰铭:该我们感谢才是,跟老师们学习呢!

23:20:40丰铭:今天补了一个漏,知道了王和大君的区别。

23:59:22温海明:各位老师和群友,晚安!

(整理:孙世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

----------------------------------(“周易明解-易学与哲学”群@2016版权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0190.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