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文学史上,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与孟郊齐名,二人以“苦吟”著称,“郊寒岛瘦”是二人诗作的风格特点。大文学家韩愈对二人有高度评价,其中一首诗《赠贾岛》,对贾岛的诗歌成就做了充分肯定,诗曰: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但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对贾岛的了解,是从他的“推敲”典故和流传千古的名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开始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本是写在一首诗后面的小注,全诗为:
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诗人说:这两句诗我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双泪长流。知音应知我吟诗之苦,佳句之难得。懂得我的诗的人如不欣赏,我将隐迹故山,以度残年,再不作诗了。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表现了诗人艺术劳动的艰辛、刻苦,也说明好诗佳句得来不易。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这随手写出的小注已经流传千古,但是他苦思三年写出的那首诗却少为人知。
那首诗的题目是《送无可上人》,在贾岛诗篇中属上乘之作。我们来看一下诗人苦思三年写出的诗到底好在哪儿。
送无可上人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这首诗大意是: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人。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多次身倚树边休息。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这是一首赠别诗,一次贾岛应试落第,与堂弟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诗中表达了对尘世的厌恶和对佛门清静的向往,以及他对堂弟的留恋之情。
首联“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别堂弟无可上人。开门见山,写明了送别地点、对象及景色,圭(guī)峰,山峰名,位于陕西南鄂县东南紫阁峰东,其形如圭。霁(jì)色,雨后天空晴朗的蓝色。草堂,指草堂寺。颔联“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人”,写送别情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离别,写气氛,烘托情感。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蛩(qióng),蟋蟀。“蛩鸣”承“霁色新”,见出雨后之情形,“同离寺”则接次句而来。颔联两句承上启下,一写送,一写别,由此过渡到颈联。
颈联“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突出写别后上人孤寂的外部形象和清冷的内在感受。潭底影,潭水中的倒影。数息,多次休息。树边身,倚在树上的身体。这一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上句写出无可上人孤寂地行走于潭边,清澈的潭水映出他孤独的身影,在形影相吊的意境中给人以一种寂寞感;后一句写无可上人沿途的疲惫,致使他不断地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之中增添了无家可依的悲苦。诗句对偶工巧,造语自然奇特,意境幽冷奇峭。
这两句,是贾岛生平得意之语,他为之作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就是指这两句。表面上看,这两句承上离别而来,写分别后的孤独。而从深层次来看,又体观了对佛禅的领悟。尾联“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写别后相思意。
整首诗层次清晰,写出送别全过程,语言质朴自然,抒情达意深挚浓郁。“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是诗人精心炼句所得,也许“三年得”是诗人夸张之语,但作为“苦吟”诗人,贾岛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所以才能够极为真切地刻划出人物心理状态。
贾岛的苦吟精神,对诗歌创作的反复推敲、极为认真的态度,为后世树立起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而他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名句,也不断被后人翻出新意,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等,均从贾岛诗化出。这两句如此有名,以至于超越了“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的影响力,成为贾岛流传最广的诗句。如果贾岛知道这个结果,不知会作何感想!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