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任务:打造自组织系统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任务:打造自组织系统笔者管见,系统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史学,是统摄社会科学的五大横断性科学。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组织,我们可以根据自组织的普遍特征,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笔者管见,系统学、哲学、美学、伦理学、史学,是统摄社会科学的五大横断性科学。系统学致力于世界和人生“是什么”,哲学的使命在于回答“为什么”,美学则需要不断回答基于价值判断的“标准”,伦理学则重在解决“目的与手段”或者理解为“怎么做”,史学则可以看作前四门横断性科学的“案例学”。

因此,笔者尝试以系统学理论解构“学习型组织”。显然,学习型组织不再是一种“他组织”系统,而是“自组织”系统。

20世纪60年代末期,德国理论物理学家H.Haken提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例如包办婚姻、指令性劳动;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例如自由恋爱、默契的项目团队或单元式作业组。笔者在家里常年累月、从早到晚只能忙于和文字打交道的知识工作,家里的各种家务活儿基本都是父母、妻子去打理,他们没有统一的部署和规定的流程、明确的分工,更没有任何奖罚措施,却在每天的每一个时间点,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帮助别人什么,共同默契地料理完各种琐碎的家务,遇到各种问题七嘴八舌地讨论,或自动交给某一位决策,让日子一天天过下去。这就是区别于他组织的自组织状态。

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

对任何一家正式组织来说,他组织永远是常态,而纯粹的自组织永远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自组织的特征越明显,组织的管理难度显然越低、运行效率显然越高。这对于每一位企业家和经理人来说,都是永恒的管理追求。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社会科学领域的自组织,我们可以根据自组织的普遍特征,即自组织、自反馈、自适应、自涌现,探索学习型企业建设的配套管理手段,从而提供企业团队与员工踊跃参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良好环境,

——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客观规律之一就是:从环境到个体,从上层到下层。单纯寄望于自下而上的文化变革和组织变革,单纯寄望于员工的自动自发,管理成效几乎为零,管理成本极其高昂且是浪费。这也是中国企业在既往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着力于团队层面、员工个体的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开展团队学习而归于失败的重要原因,

——他们没有看到,圣吉研究的样本企业均已具备良好的管理基础,

——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本质上只是可供选用的一种指导思想,其“左手栏”、“阶梯思考”等等,并非学习型组织建设方法和建设工具的全部,而且只是一些极为有限的工具探索,或者说是一些思维模式。

那么,自组织系统的特征是什么?分别有哪些管理手段可以强化相应的自组织特征呢?

一、自适应

自适应,是指系统及其组分,自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与行动,以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变化。

从笔者的咨询实践来看,一家企业更敏捷地实现对企业环境的自适应,依逻辑顺序,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九个领域的管理,或者说在以下九个管理领域有所动作,篇幅限制,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当当网关注《自动运营的企业系统》。这九个领域是:目标管理、战略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绩效管理、计划管理、时间管理、问题管理、会议管理。

二、自组织

自组织,是指系统包含的各主体、各运动变化的子过程之间自发地协作、竞争,使过程从无序演化为有序。这种能自行产生的组织性和相干性,就是自组织现象。音乐响起,混沌的舞池中,一对对舞者很快就组成了协同有序、互不碰撞的画面,这就是自组织现象。整个企业,直到每个部门、班组、项目团队,围绕企业目标或客户需求,自发地分工协同、共达目标,这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广大员工梦寐以求的人类理性的自组织现象。

根据笔者的咨询实践,企业至少需要在组织、人力资源这两个管理域助力于自组织特征的实现。

三、自反馈

自反馈,是指系统运行的结果(或部分结果)又成为本系统进一步行动的条件或原因,即为自反馈。企业管理领域中通俗的理解是,在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当中,在企业成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当中,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行为反应和行动反应。自反馈是自组织的自我调节现象。

根据笔者的咨询实践,从企业这个一级系统的层面来看,企业至少需要在信息管理领域助力于自反馈特征,反馈的结果并与自组织特征所需的九种管理手段相衔接。

四、自涌现

涌现,是系统学的一个特定概念,类似于哲学中的量变到质变的现象。自组织产生的涌现,就是子系统甚至整体系统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强化,是系统自组织演化最辉煌的成果”。

对于企业来说,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以下八个或其中一部分管理领域的努力,不断催化组织各领域、各层次、各主体的量变和质变。

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文化管理、绩效管理、标杆管理、问题管理、知识创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4206.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