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布尔数据类型&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15.布尔数据类型&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True、FalsePython中的常见数据类型像整形、浮点型、字符串型之前我们都见过了,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一些,本节课我们来看布尔类型布尔类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True、False

Python中的常见数据类型像整形浮点型字符串型之前我们都见过了,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一些,本节课我们来看布尔类型

布尔类型只有两种结果

  • True
  • False

Ture:表示 ‘真’ ,通俗的说表示 ‘成立’

False:表示 ‘假’,通俗的说表示 ‘不成立’

简单使用

示例如下:

have_money = True # 定义一个变量存储布尔类型数据True have_friends = False # 定义了一个变量存储布尔类型数据False

作用

因为布尔类型的数据只有2种结果,所以这种数据类型往往用在”判断”的场景。

简单示例如下:

have_money = True if have_moeny: print("你有钱啊,是否有才华就不一定哦...") else: print("是否有才华不一定,但一定没有钱,^_^...")

运行效果:

你有钱啊,是否有才华就不一定哦...

提示:具体的应用会在学习if时会讲解

比较运算符

引入

如果定义一个变量直接赋值为True或者False这种场景有,但有时我们需要让程序自己计算某个表达式,这个式子的结果是True或者False这样,在配合上if或者while等应用就会显得更加灵活

比较运算符的分类

比较运算符

描述

示例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是则条件变为真。

a=3,b=3,则a == bTrue

!=

检查两个操作数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值不相等,则条件变为真。

如a=1,b=3,则a != b为 True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成立。

a=7,b=3,则a > bTrue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成立。

如a=7,b=3,则a < b 为 False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成立。

a=3,b=3,则a >= bTrue

<=

检查左操作数的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右操作数的值,如果是,则条件成立。

如a=3,b=3,则a <= b为 True

比较运算符的结果

比较运算符的结果一定是True或者False

例如:

100 > 50 # 结果就是True 100 < 50 # 结果就是False

示例代码

用Python交互模式的示例代码如下:

>>> ## 比较运算符 ... >>> # == 等于:表示左右两个操作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整个表达式的值为 True;不相等则为False ... num1 = 15 >>> num2 = 20 >>> >>> print(num1 == num2) False >>> >>> # != 不等于 ... print(num1 != num2) True >>> >>> # > 大于 ... print(num1 > num2) False >>> >>> # < 小于 ... print(num1 < num2) True >>> >>> # >= 大于等于: num1 大于 或者 等于 num2 ,条件都成立 ... print(num1 >= num2) False >>> >>> # <= 小于等于: num1 小于 或者 等于 num2 ,条件都成立 ... print(num1 <= num2) True >>> >>> if num1 >= num2: ... print("条件成立!") ... >>> 

总结

  • 把生活中的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大于或者等于、小于或者等于用><==!=>=<=来表示
  • >=表示的意思是:小于或者等于 只要满足那么结果就是True否则为False
  • <=表示的意思是:小于或者等于 只要满足那么结果就是True否则为False
  • 注意等于用==表示,而不是=

逻辑运算符

引入

通过比较运算符我们知道,当比较数据大小、是否相等时,可以直接用><==!=>=<=来操作

但是,有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比大小还有:并且或者

举个例子:

  • 成年并且女性
  • 本科生或者研究生
  • 是18周岁以下学生

为了能够实现并且或者,Python提供了逻辑运算符

  • and实现并且的功能
  • or实现或者的功能
  • not实现的功能
并且`、`或者`、`不`是为了大家好理解,我给它们起的名字,但是专业术语中把它们称之为:`与`、`或`、`非

逻辑运算符的简单使用

and

实现的功能,通俗的说就是并且

一般的用法:两边都为True,结果才为True

例如:

100 > 50 and 90 < 200 # 100 > 50结果为True 90 < 200结果为True,就相当于 True and True 所以最后结果是True

or

实现的功能,通俗的说就是或者

一般的用法:两边只要有一个True,结果就为True

例如:

100 > 50 or 90 > 200 # 100 > 50结果为True 90 > 200结果为False,就相当于 True or False 所以最后结果是True

not

实现的功能,通俗的说就是

一般的用法:之前结果为True,那么not True就是False,如果之前是False,那么not False就是True

例如:

not (100 > 50) # 结果为False,本来100>50的结果是True,但前面加了not就相当于反义,所以最后结果为False not (100 < 50) # 结果为True, 本来100<50的结果是False, 但前面加了not其反义的作用,所以最后结果是True

逻辑运算符与比较运算符一起使用

示例一:

  • 需求:怎样实现的用户名与密码同时都相同呢?

参考代码如下:

name = input("请输入用户名:") # 获取用户名 password = input("请输入密码:") # 获取密码 print("用户名和密码能校验通过吗?") print(name == "顾安" and password == "") # 输出用户名与密码是否相同

示例二:

  • 需求:怎样实现老板或者领导就能开门呢?

参考代码如下:

role = "老板" # 定义角色变量,存储职位 print("能开门吗?") print(role == "老板" or role == "领导") # 输出结果

示例三:

  • 需求:怎样实现不小于18岁的判断呢?

参考代码如下:

age = 20 print("大于18岁吗?") print(age > 18) # 方式一:直接用比较运算符 print(not(age <= 18)) # 方式二:用了比较运算符与逻辑运算符

示例四:

  • 需求:年龄在18~50之间的女性

参考代码如下:

age = 20 gender = "女性" print("符合要求吗?") print(18 <= age <= 50 and gender == "女性") # 方式1:简单的写法 print(age >= 18 and age <= 50 and gender == "女性") # 方式2:一般的写法

示例五:

  • 需求: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男性或者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女性

参考代码如下:

age = 20 gender = "男性" print("符合要求吗?") print((18 <= age <=50 and gender == "女性") or (18 <= age <= 60 and gender == "男性"))

特殊情况下的逻辑运算符

我们一般用逻辑运算符时,左右两边的结果是True或者False,最后得到一个True或者False

但,有时逻辑运算符的左右两边不是True或者False,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小心一点

and

看下面的示例,猜猜看,结果是多少

print(100 and 200) # 输出什么呢? print(100 and 100 > 50) # 输出什么呢? print(0 and 200) # 输出什么呢? print(0 and 100 > 50) # 输出什么呢?

运行结果:

200 True 0 0

为什么呢?

答:想要搞懂这个问题,需要有2点

第1点:

Python中是有布尔类型的也就是TrueFalseTrue表示False表示,而在一些其它编程语言中没有,例如C语言中是没有布尔类型的,因此C语言为了能够表示出,就发明了一个规定,只要数字不是0无论是正数还是负数 统统表示,只要是0就表示

后来,虽然Python发明了TrueFalse,但它依然保留了C语言中的这种开发者都已经习以为常的习惯,所以Python中也用

  • 非0表示
  • 0表示

第2点:

我们知道and实现的是两边都是True最后结果才是True,否则是False,但是它有个隐藏的功能,

如果左边的表达式不是True那么右边根本不会执行,且将左侧的值当做最后结果

如果左边的表达式是True那么右边才会执行,且将右侧的值当做最后的结果

之所以有这个隐藏的功能是因为:and的功能,既然左侧已经为了,也就没有必要看右边了,结果一定是,只不过此时把左侧的结果当做最后结果而已

根据上述2点来看:

  • print(100 and 200),因为100不是0 所以and左边为,接下来执行右边,此时将200当做最后的结果
  • print(100 and 100>50),因为100不是0 所以为,执行右边 100>50且将它的结果当做最后的结果,所以最后为`True
  • print(0 and 200),因为and左侧为0 所以为,不会执行右边,且将左边的结果当做最后结果,所以最后为0
  • print(0 and 100>50),原因与上一条一样,结果为0

or

有了前面and的额外经验,我们再看or时就简单多了

or的特殊规则如下:

  • 如果左边为,那么就把左边的值当做最后的结果
  • 如果左右为,那么就把右边的值当做最后的结果

or之所以有这样功能是因为:or的功能,既然左侧已经为了,也就没有必要看右边了,结果一定是,只不过此时把左侧的结果当做最后结果而已

代码示例:

print(100 or 200) # 输出什么呢? print(100 or 100>50) # 输出什么呢? print(0 or 200) # 输出什么呢? print(0 or 100>50) # 输出什么呢?

运行结果:

100 100 200 True

总结

逻辑运算符

表达式

描述

实例

and

x and y

布尔”与”:如果 xFalsex and y返回False,否则它返回 y的值

True and False, 返回False

or

x or y

布尔”或”:如果 x 是True,它返回True,否则它返回 y 的值

False or True, 返回True

not

not x

布尔”非”:如果 xTrue,返回 False 。如果 xFalse,它返回 True

not True 返回False, not False 返回 True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701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