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氏家族不仅是一个政治、社会大族,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大族,在思想、文学、诗歌、宗教、绘画等领域创造的文化成就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氏家族不仅是一个政治、社会大族,而且还是一个文化大族,在思想、文学、诗歌、宗教、绘画等领域创造的文化成就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

玄学家风及文学世家

东晋初年以后,以谢安等人为代表的各界名士经常游居于东山会稽一带,“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晋书•谢安传》),开创了一种世人瞩目的文化风气,亦即享誉后世的“东山风度”。东山风度的核心是崇尚虚无玄远,是包括谢氏家族在内的名宗大族最为推崇的一种精神时尚。早在西晋末年,谢鲲就已成为谈玄名士,被有天下士人领袖之称的王澄“惟收谢长史可与言”,谢安评价他“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这虽有过誉成分,但也表明谢鲲在当时玄学家中的确是一位不同寻常的人物。整个谢氏家族在他的带动下成为玄学世家,出现了谢安、谢万、谢玄、谢道韫、谢灵运、谢惠连等一大批长于玄谈的风流俊士,最终形成以玄学传家的家风族风,成为世族文化的象征。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氏家族是一个文学大族,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谢氏家族中人就有谢尚、谢安、谢万、谢道韫、谢绎、谢混、谢瞻、谢晦、谢灵运、谢惠连、谢庄、谢朓等10余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对谢氏家族诸如谢尚、谢安等人遗闻轶事的记叙,以他们的气度清誉构成这部名著中的一道亮丽风景。《隋书•经籍志》集部别集类中,著录谢氏家族成员的别集多达24部,在总集类中又著录有13部,可谓蔚为大观。

谢氏家族负有声名的诗人主要有谢混、谢瞻、謝晦、谢灵运、谢惠连、谢庄和谢朓。文学史上通称“阳夏六谢”。谢混、谢瞻、谢灵运、谢惠连和谢庄主要生活在刘宋,而谢朓则生活在南朝齐代。谢朓出生时,谢混、谢瞻、谢灵运、谢惠连早已死去,谢庄也处在他人生的最后两年。谢混是谢瞻、谢灵运、谢惠连的族叔,是谢庄的族祖,谢朓则定谢瞻、谢灵运、谢惠连的族孙,是谢庄的族侄。也有人根据“乌衣之游”涉及到的谢氏人物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曜、谢弘微、谢晦,兼及与谢灵运关系亲密的谢惠连和与他们同时而稍晚的谢庄,合称“阳夏八谢”。

谢灵运、谢眺是当时文学运动的主将,分别是“山水诗”和“永明体诗”的代表人物。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和南朝宋诗人,与陆机齐名。因袭祖父谢玄的康乐公爵位,世称谢康乐。谢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宋书•谢灵运传》)。与擅写田园诗的陶渊明齐名,人称“陶谢”。他喜爱自然,加之具有超人的天赋和丰富的阅历,为诗观察入微,笔法细腻,用语富丽而精巧。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等等,无不“称性而出,达情务尽”,如出水芙蓉,自然可爱。钟嵘《诗品》评价他的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所以,每当他有新诗写出,“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宋书•谢灵运传》)。

谢灵运除诗歌外还有赋10余篇,其中《山居赋》、《岭表赋》、《江妃赋》等较有名,景物刻画颇具匠心,但成就远不及诗歌。谢灵运于元嘉间还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著录36卷,已佚。《隋书•经籍志》还著录有《谢灵运集》19卷,亦佚。明代张薄辑有《谢康公集》2卷,收人《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另有明代李献吉(即李梦阳)等辑刻的《谢康乐集》。近人黄节也作有《谢康乐诗注》等。

谢眺(464年~499年),字玄晖,谢灵运堂侄,南朝齐诗人。齐武帝永明年间,他与当时著名文人王融、沈约、范云、萧探、萧衍等并称为“竟陵八友”。他的诗与谢灵运齐名,并称为“大小谢”。他不仅长于山水诗的写作,而且在作诗时重视声律和辞藻的运用,善于熔铸和剪裁。他的诗词句秀丽,音律和美,风格清新。现存诗200多首,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俊秀丽,一扫玄言余习。写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颖,富有情致,且佳句颇多。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等,至今胎炙人口。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谢眺与沈约等人共同开创了诗歌音韵平仄的“永明体”,形式上注意音律和对仗,文体上一般比较短小,标志着诗歌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沈约佩服地称赞他的诗曰:“二百年来无此诗也”(《南史•谢朓传》)。萧衍称帝后仍对他的诗追慕不已,说三日不读谢眺诗“便觉口臭”。他的五言诗从形式和内容已类似唐代五言绝句,甚至“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沧浪诗话》),实际上是开了唐人绝句的先河,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等人受其影响至深。诗仙李白也“一生低首谢宣城”,称赞他的诗:“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钟嵘在《诗品》中说谢眺诗“至为后进士所磋慕”。他的诗流传下来的有140多首,后人辑为《谢宣城集》。

谢灵运、谢眺二人在文学领域成就巨大,为文学时代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在他们笔下,山川有意,草木多情,一派生机盎然的图画。人们通过欣赏他们的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且还可以陶治情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后人把谢灵运称为山水派祖师,把谢眺称为唐诗鼻祖,是当之无愧的。

谢混(?~412年),字叔源,小字益寿,东晋文学家。少有美誉,善属文。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因与刘毅关系密切,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为刘裕所杀。钟嵘《诗品》评谢混诗说:“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南齐书•文学传论》也说“谢混情新”。他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胡应麟认为可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清辉能娱人”等名句媲美。他的诗对东晋诗风有一定影响。至刘宋谢灵运继起,以清新的山水诗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诗,遂完成了诗风的变革。谢混原有集5卷,已佚。今存诗3首。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谢瞻(388年~421年),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曾任高祖镇军、琅琊王大司马参军、豫章太守等职。6岁能文,所作《紫石英赞》、《果然诗》,为当时才士称道。谢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宋书•谢瞻传》)。

谢惠连(397年~433年),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族弟。他10岁能文,深得谢灵运赏识。宋文帝时任彭城王刘义康法曹参军。工诗赋,才思富捷,所作《雪赋》较有名,有文集已佚,明人张薄辑有《谢法曹集》。

谢庄(421年~466年),谢弘微之子,字希逸,曾任侍中、左卫将军、吏部尚书都官尚书等职。7岁能文,通《论语》。成年之后,一表人才,文采俊逸。宋太祖见到他时,曾对领军将军刘湛说:“蓝田出玉,岂虚也哉?”谢庄作《赤鹦鹉赋》,文冠当时的太子左卫率袁淑看了之后,感叹道,“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我若无卿,亦一时之杰”(《宋书•谢庄传》)。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谢弘微(392年~433年),本名密,犯继父谢峻内讳,以字行。曾任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等职。少得谢混激赏,成人后,谢混在《诫族子》诗中,对谢灵运等人多有训诫,独褒美弘微“勿轻一篑少,进往将千仞”(《宋书•谢弘微传》)。

谢曜(?~427年),小字多,谢弘微兄,恃才而持操不笃,曾任御史中丞、彭城王刘义康骠骑长史。谢混曾说他“阿多标独解,弱冠篡华胤,质胜诫无文,其尚又能峻”(《诫族子》)。

此外,阳夏谢鲲、谢尚、谢万、谢朗、谢道韫、谢晦、谢世基等在文学上也很有才名。

谢鲲(280年~323年),字幼舆,祖父谢缵做过典中将,父亲谢衡以儒学知名,担任过国子祭酒。谢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不徇功名,无砥砺行,居身于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处世淡泊,行为放达不拘,任过豫章太守等职。谢鲲为官不大,他的品性、好尚与行为举止与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相类似,谢安曾调侃说,如果遇上竹林七贤,一定会把他拉入竹林,作竹林游。谢鲲曾与毕卓、阮放、王尼等人纵酒为乐,且好为清谈。晋明帝曾经问他,与庾亮相比怎样,谢鲲说端委庙堂,为百官准则,他不如庾亮;纵情丘壑,庾亮则不及他。与他同时的温娇认为他“识量淹远”,“神鉴沈深”(《晋书•谢鲲传》)。谢氏家族中人的好山水为他肇端。谢鲲之兄谢裒则担任过太常卿。在他们这一代,谢氏家族还不是特别的兴旺。从谢鲲到他儿子谢尚,从谢裒到他的儿子谢安、谢安的径子谢玄,以他们的风神、才能为世所称。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谢尚(308年~357年),字仁祖,豫章太守谢鲲之子,谢安堂兄,东晋陈郡阳夏人。历任江州刺史、尚书仆射,后进号镇西将军,累官至散骑常侍,卫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世称谢镇西。曾于北伐中得到传国玉玺,使东晋朝廷免于“白板天子”之讥。他少有令名,8岁即被名士视为“一座之颜回”。又为王导所重,比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时人谓谢尚为“小安丰”(安丰为王字)。谢尚“善音乐,博综众艺”(《晋书•谢尚传》),在很多领域均有造诣及建树。他精通音律,善舞蹈,工书法,尚清谈。《隋书》载梁有卫将军《谢尚集》10卷录1卷,至唐时已佚至5卷,今已全佚。文学典故“桃红柳绿”出自谢尚所作乐府诗《大道曲》:“青阳二三月,柳青桃复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据《乐府广题》载,谢尚为镇西将军出镇寿阳时,曾于酒楼上据胡床衣紫罗襦弹琵琶作《大道曲》,往来路人都不知道他是位列二公出镇一方的将军。

谢万,字万石,谢安弟。才气俊秀,“工言论,善属文”,就屈原、贾谊、孙登、嵇康等8人作《八贤论》(《音书•谢万传》)。书法自得家学,清润遒劲,风度不凡,尤擅行草。

谢朗,字长度,谢安从子,官至东阳太守。“善言玄理,文义艳发,名亚于玄”(《晋书•谢朗传》。

谢道韫(349年~409年),陈郡阳夏(今太康)人,东晋女诗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谢安侄女,嫁给左将军王凝之为妻。王凝之及诸子被孙恩杀害,谢道韫抽刃出门,率奴婶与孙军作战,亲手杀死乱兵数人。谢道韫被俘后慷慨陈词,得以获释,寡居会稽家中,家门严肃,人皆钦敬。所著诗赋,多传于世。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谢道韫文思敏锐,聪明有辩才,深得叔父谢安赏识。她少时与家人集聚,适逢下雪。叔父谢安问诸子侄:“何所似也?”侄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对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悦,从此道韫被称为“咏絮才”。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她答道:“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咏怀,以慰其心。”谢安称赞她“雅人深致”。

谢道风度闲雅超脱,有竹林名士之风。“林下风气”即由其而来。《世说新语•贤媛》载:谢玄非常推崇姐姐谢道韫,张玄对自己的妹妹也非常赞赏,并想使自己的妹妹与谢玄的姐姐相敌并称。有个叫济的尼姑,与谢、张两家都有往来,有人问她这两个人谁高谁下?她评论说:“王夫人神情闲适清雅,生来就有竹林名士的风致。顾家媳妇心境清纯,美玉无瑕,自然是妇女中的佼佼者。”

谢道韫知识渊博,能言善辩。一次,王凝之的弟弟王献之与宾客辩论,将要词穷理屈。谢道韫遣婶女告诉王凝之道:“请允许我为小弟解围。”于是就用青绫步障遮蔽,替献之上前辩论,侃侃而谈,众宾客终不能把她驳倒,莫不诚服。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谢晦(389年~426年),字宣明,晋太常谢裒玄孙;谢世基(?~426年),谢晦侄,二人均为南朝宋文学家。《晋书•谢晦传》说谢晦“美风姿,善言笑”,“涉猎文义,朗赡多通”,为群僚所不及,时人喻之“杨修”。谢晦曾任右卫将军、领军将军、散骑常侍等职。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杀功臣徐羡之、傅亮及其子谢世休等人时,谢晦在江陵起兵,兵败被杀。同时被杀的谢氏子弟有谢遁、谢世基、谢世献等。谢晦临死前与谢世基有连句诗,谢世基先吟道:“伟哉横海鳞,壮矣垂天冀。一旦失风水,翻为蝼蚁食。”谢晦续道;“功遂侔昔人,保退无智力。既涉太行险,斯路信难涉。”他对自己功成而未身退有所反思,但无济于事。胡应麟称谢世基“虽一时口占,千载生气”(《诗薮•外编》卷二)。钟嵘《诗品》称其“文虽不多,气调警拔”。

书法艺术世家与谢赫的绘画理论

阳夏谢氏一门书法家达19人之多。首代谢尚、谢奕、谢敷、谢静、谢安、谢万等人在书法艺术上也有较大成就,以谢安和谢赫对后世影响最大。谢尚,善草书。《宣和书谱》卷七称其草书“深得昔人行草之意”,并谓御府藏其草书《馀寒帖》。谢奕,善行草书。《宣和书谱》卷七称其“喜作字,尤长于行书。飘逸之气,人人眉睫”。并谓御府藏其行书《秋月帖》。谢安,善行、隶书。南齐王僧虔《论书》云:“谢安亦人能流……”庾肩吾《书品》评价其书“正草并驱”。谢安对自己的书法颇自负,孙过庭《书谱》云:“谢安素善尺,而轻子敬书(即王献之)。”唐人窦皋《述书赋》亦说谢安“书轻子敬”。张怀瓘在《书断》中称谢安的隶、行、草书为妙品。《宣和书谱》载御府藏其《近问帖》、《善护帖》、《中郎帖》。《淳化阁帖》中收录其行书一帖。现存《宝晋斋》法帖1卷。谢万,工书。《宣和书谱》卷七称具其“作字自的家学,清润道劲,风度不凡,然于行书最长”。又称御府藏其《贤妹帖》、《鲠恨帖》。《淳化阁帖》卷二收录其所书行草一帖。才女谢道韫也善书,张怀瓘在《书断》中称其书“雍容和雅,芬馥可玩”。谢敷、谢静二人都善写经,作品皆能入境。谢约,东晋阳夏人。《历代名画记》载有其画《太山图》和《声仗乐器图》。

南朝,谢灵运、谢方明、谢晦、谢惠连、谢庄、谢综等6人在书画方面也有所建树。其中以谢灵运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谢灵运,不仅善诗赋,而且工书画。他是王献之的外甥,书学王羲之,并受王献之的影响,《宣和书谱》卷十六称其“学王羲之之真草,俱造其妙”。宋文帝称其诗、书为“二宝”。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其隶、草为“妙品”,并说“真草俱美”。当时传王献之所上的表章,谢灵运能模仿到乱真的程度,说明他的书艺不同凡响。南齐王僧虔《论书》云:“谢灵运书乃不伦,遇其合时,亦得入能流。”窦皋《述书赋》则评价其书“快利不拘,威仪式槟,犹若飞湍急矢,电注雷震。”传世书迹有《王子晋赞》、《古诗帖》、《翻经台记》。

谢眺,善草隶书。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列其书为中之下品。唐李真《书后品》列其书为下之上品。《书断》卷中列其书为能品。《书断》卷下评云:“玄晖书甚有声,草书流美,薄暮川上,余霞照人;春晚林中,飞花满目。”南朝宋谢稚,曾任西阳太守。据唐装孝源撰《贞观公私画史》载,谢稚有画11卷传世,内有人物及山水。谢贞、谢嘏、谢藻、谢朏、谢哲等在南朝书法界也有一定名气。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南朝萧齐时期,谢氏家族中产生了一位杰出的人物画家和绘画理论家谢赫他的贡献代表着当时绘画界的最高水平。据说他“写貌人物,不俟对看,所须一览便归,操笔思想,毫发皆无遗失。丽服靓妆,随时变改;直眉曲囊,与时竟新”,具有高超的写生技巧。传世作品有《安期先生图》和《晋明帝步辇图》等。

谢赫在多年绘画实践的基础上,编撰了《古画品录》一卷。他在书中除把此前的27位画家分作六品并加以评论外,还在书中系统阐述了他对绘的基本看法,形成了一整套绘画理论。他十分重视绘画所反映主题的重要性,认为“图绘者,莫不明劝戒,着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意思是画家的作品必须具有正确向上的主题,使欣赏的人从中受到教益。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他又提出了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等6项准则,亦称“绘画六法”。这“六法”既是绘画创作的基本理论,又是绘画批评的6条标准,受到历代画家和评论鉴赏家的推崇和重视,对后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把“六法”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认为“六法精论,万古不移”。这种评价说明了他绘画理论的真正价值。

阳夏谢氏对文化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8661.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