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IA 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简称F1),是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FIA)举办的最高等级的年度系列场地赛车比赛,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车比赛,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并称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F1,是地表最强的速度机器与世界最优秀的车手的结合,是高科技、团队精神、车手智慧与勇气的集合体。
从1950年在英国银石赛道举行首届F1赛事至今,F1已经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史,在七十年的时光里,无数的汽车新技术在此首秀,亦有无数优秀的车手在此上演飞驰人生的传奇故事。
本期,我们把目光放在这些车手身上,来看看哪些车手可以位列F1史上最伟大车手Top 5。
对于广大车迷来说,无论什么排名都一定是会有争议的。有些车迷在早期就入坑喜欢法拉利,那可能会提名迈克尔·舒马赫;有些车迷更年轻,可能会选择刘易斯·汉密尔顿、马克斯·维斯塔潘;还有一些车迷比较怀旧,可能会选择普罗斯特、塞纳或方吉奥。
今天,我们以香香的视角,来看看是哪五位车手,凭借怎样的实力成为F1史上五虎将?
TOP5:驾驶机器——阿兰·普罗斯特
冠军次数:1985、1986、1989、1993
职业生涯:
阿兰·普罗斯特十四岁时发现了自己在赛车方面的天分,在他19岁前赢得了好几个卡丁车赛事冠军,在1974的时候,他离开了学校,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
普罗斯特在1977年赢得了雷诺方程式锦标赛冠军,并且在1978年加入三级方程式赛事。在1979年他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三级方程式锦标赛的总冠军,在那段时间他收到多个F1车队的招揽。1980年,在他25岁时签约迈凯伦车队,正式加入一级方程式赛事。
在他首次参加F1赛事中,就获得了分站积分,而一年后,他转会雷诺车队,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F1分站赛冠军,重返迈凯伦车队后,于1985年获得了第一个年度总冠军。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51个分站赛冠军和四次总冠军,其中51个分站赛冠军的纪录在多年后才被迈克尔·舒马赫打破。
阿兰·普罗斯特于1993年退役,服役生涯中曾为迈凯伦车队、雷诺车队、法拉利车队及威廉姆斯车队效力。
赛车风格:
传奇的F1车手,多是激情四溢型的。唯独有一个例外,就是人称“赛车教授”的法国人阿兰·普罗斯特。
作为一个赛车手,普罗斯特的个性极为冷静沉稳,他的驾车风格不像以激情闻名的法国人,反倒是像理性的德国人。注重车辆的精细操控与线路选择,精准地规划每一步行动,从不冒险。精密的计算进站与换胎的节奏,在比赛的最后一刻才释放出全部的激情,逆转战局而取胜,这种犹如驾驶机器一样的冷静精确构成了普罗斯特比赛的独特魅力。
TOP4:浴火重生——尼基·劳达
冠军次数:1975、1977、1984
职业生涯:
尼基·劳达是七八十年代最著名的F1车手之一,但他最被人记住的却并不是三次获得总冠军的荣耀,而是从被医生宣告职业生涯终结后从噩运中重新站起。
尼基·劳达出生在奥地利一个富裕而保守的天主教家庭,但却不顾家庭的反对,选择了以职业赛车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他于1972年加入F1赛事,为March车队效力,但他的F1职业生涯开局并不理想,直到1974年转会法拉利车队后才获得了转机。
1974年在西班牙大奖赛上,劳达获得了第一个分站赛冠军,这也是长期低迷30个月的法拉利车队所获得的第一个冠军。转年的1975年,在加入F1三年之后,劳达获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总冠军。
1976赛季开局,作为卫冕冠军的劳达一路顺风,至第六站结束,已经取得了四站第一、两站第二的巨大优势,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即将创造连冠的纪录。然而就在随后的德国站纽伯格林赛道上,劳达的赛车突发后悬故障,撞墙后燃起熊熊大火,被困在车内的劳达严重烧伤陷入昏迷,医疗组的牧师甚至已经开始为他做临终祈祷。
然而劳达却重新站了起来,仅用六周的恢复时间就带着大片的烧伤伤疤回到了赛道上,最终在少赛两站的情况下仅以一分之差获得了年度亚军。
1977年,劳达在发挥不佳的情况下(只获得了三站分站赛冠军),凭借远超对手的完赛率获得了第二个总冠军,随后,已经厌倦了“开车绕圈”的劳达在1979年第一次退役。
1982年,尼基·劳达重回F1赛场,在与普罗斯特等一众晚辈的竞争中,劳达于1984年获得了第三个年度总冠军。随后在1985年永远地告别了赛场。
尼基·劳达在13年的职业生涯中,曾为March、BRM、法拉利、布兰汉姆、迈凯伦等车队效力。
赛车风格:
和F1历史上的众多传奇人物不同,尼基·劳达开车并不“快”。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排位赛和分站赛的成绩经常平平。但他的特点在于惊人的坚定与稳健,拥有历史上最高水平之一的完赛率,正如他浴火重生的坚毅。2013年,导演朗·霍华德根据尼基·劳达的故事为蓝本,创造了电影史上不朽的经典赛车题材电影《极速风流》,这是对这位F1赛车史上最坚强的赛车手的最高表彰。
TOP3:远古大神——胡安·曼纽尔·范吉奥
冠军次数:1951、1954、1955、1956、1957
职业生涯:
胡安·曼纽尔·范吉奥,对于新生代的赛车迷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但这个名字,是F1赛车最初的传奇。
范吉奥在20世纪30年代的家乡阿根廷开始赛车生涯,1948年来到欧洲,1950年,投身于刚刚创立的F1赛事。
F1赛车最初的八年,就是范吉奥的八年,在他这全部八年的参赛生涯中,除1952年因伤休息一年外,共获得了五次总冠军和两次亚军。在全部51站比赛中赢得了24站的胜利。五次冠军更是分别代表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奔驰和法拉利五支不同的车队出战获得,可以说,车辆技术的优势对于他的影响微乎其微,他是真正意义上的“车手冠军”。
1958年,范吉奥突然宣布退役,原因是他认为自己的竞技状态已经开始下滑,这个决定使得他没有像同时代的很多著名车手在早期危机四伏的F1赛场上死于非命,成为他传奇一生最完美的总结。
赛车风格:
范吉奥初次参加F1比赛时已是38岁高龄,最后一次获得总冠军时则已是46岁的“老人”,在后世很多车手早已退役的年龄依然能够获得总冠军,范吉奥堪称是老当益壮的远古传奇。他冷静理性、不受赛车状态影响的惊人驾驶技巧,在后世也很少有车手能够相比。
TOP2:赛道王者——迈克尔·舒马赫
冠军次数:1994、1995、2000、2001、2002、2003、2004
职业生涯:
“车王”迈克尔·舒马赫,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F1赛车手,甚至是F1赛车的象征。
1991年,年仅22岁的舒马赫首次踏上F1的赛道。但作为乔丹车队测试车手出场的他,首秀并不露脸——由于赛车离合器故障,首圈就被迫退出了赛道。
1992年,转会贝纳通车队的舒马赫,第一次登上了分站赛的领奖台,这一年结束时,他以53分的总积分荣登季军宝座。
1994年,在赢得了九个分站的胜利后,舒马赫获得了人生第一个F1总冠军。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七冠王”征程——
1995年,舒马赫代表贝纳通车队获得了第二个年度总冠军;
2000年,转会法拉利的舒马赫,在经历了三年多磕磕绊绊的磨合后,为法拉利获得了时隔21年的第一个车手总冠军,并开始了“舒马赫+法拉利”王朝的统治;
2001年,舒马赫创造奇迹的一年,在这一年里,舒马赫创造纪录无数,在倒数第四站匈牙利站,即提前三站锁定年度总冠军的奖杯,这一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2002年、2003年,舒马赫连续获得年度总冠军;
2004年,舒马赫再创奇迹,除年度总冠军外,在总计18场分站赛中获得13场胜利,并在前13场比赛中获得12场冠军。
舒马赫于2012年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退役,服役生涯曾效力于乔丹车队、贝纳通车队、法拉利车队、梅赛德斯车队。
赛车风格:
舒马赫的战绩,是F1历史上空前,也许是绝后的传奇。统治赛道的“七冠王”名副其实。而他的驾驶风格也充满了王霸之气。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车王的赛道表现,那就是——咄咄逼人。他是赛道上的天使,可以将赛车的性能逼到极限,将自己的天赋也发挥到极致,让赛车的咆哮变成一首精美的音乐;他也是赛道上的魔鬼,面对对手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维伦纽夫、哈基宁、希尔等同时代的高手都曾被他蛮不讲理地逼抢逼上绝境甚至撞出赛道,受害者名单中甚至包括他的亲弟弟拉尔夫·舒马赫。切线发车、紧逼对手、誓不让步、不惜同归于尽等等,都给世人留下了指责车王的口实。
逼对手、逼座驾、逼自己,将一切逼到极致,成就了车王的荣耀,也造就了舒米身上的无数争议。
TOP1:永远的车神,唯一的塞纳
冠军次数:1988、1990、1991
职业生涯:
出生在巴西的埃尔顿·塞纳从4岁开始练习卡丁车,13岁开始参加卡丁车比赛。1984年,24岁的他加入杜尔曼车队,开始了F1赛车的生涯。
1988年,塞纳转会迈凯伦车队,当年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年度总冠军。这一年,他与普罗斯特首次搭档,也开始了两人“既生瑜何生亮”的恩恩怨怨。
1989年,在迈凯伦车队已经稳获冠军的情况下,身为队友的塞纳和普罗斯特为个人冠军争夺而失和,最终在铃鹿赛道两人相撞后,普罗斯特获得了本年度的冠军。
1990年,同样倒数第二站,同样的铃鹿赛道,已经转投法拉利车队的普罗斯特再次和塞纳相撞,这一次塞纳获得了年度的冠军。
1991年,塞纳获得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年度冠军。随后,对表现不佳的迈凯伦赛车不满的他于1993年赛季结束后转会威廉姆斯车队。
1994年5月1日,历史终于来到了这个悲伤的日子,14时18分,圣马力诺大奖赛伊莫拉赛道第七圈tamburello弯道,塞纳所驾驶的时速三百公里奔驰中的威廉姆斯FW16赛车突然间脱离了既定轨道,在一声沉重的巨响中撞击在混凝土护墙上支离瓦解。经过四个小时的抢救,埃尔顿·塞纳于18点40分被宣告死亡。赛车失控的原因公布为方向盘柱折断,但至今相关调查的全部真相依然未公布于众。
埃尔顿·塞纳,F1服役生涯十年,效力于杜尔曼、莲花、迈凯伦、威廉姆斯车队。
赛车风格:
如果说迈克尔·舒马赫是赛车场上的王,那么埃尔顿·塞纳就是赛车场上的神!
由于英年早逝,塞纳的赛绩看起来并非那么惊人,三次年度总冠军,41站分站赛冠军,比不了舒马赫的七次+91次,也比不了老对手普罗斯特的四次+51次。然而只有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才了解,对于同时代其他车手而言(或许除了普罗斯特),塞纳的存在,是多么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
和精于计算和判断的普罗斯特、激情十足勇往直前(当然也有人称之为不择手段)的舒马赫不同,比赛中的塞纳,几乎完全是用身体的本能在开车,他总是能以不可思议的操作完成无法实现的动作,仿佛并不是他在驾驭赛车,而是赛车就是他的一部分。
在塞纳的赛车生涯中,无论是他全盛时所开的迈凯伦赛车还是送了他命的威廉姆斯赛车,都不是同时代最出色的座驾,然而塞纳总是能用血肉之躯的超人发挥弥补赛车硬件的不足,让二流的赛车爆发出超一流的赛道统治力。他的队友,1996年总冠军达蒙·希尔曾经如此评论——“我难以相信塞纳竟然能够把这部车开得这么快,我的车和他的是一样的,可我觉得这家伙根本无法驾驭!”
如何评价唯一的塞纳呢?也许老前辈尼基·劳达的话是对塞纳最合适的盖棺论定——“任何想要在赛道上击垮塞纳的人,只有必须重新发明赛车运动!”
当然,F1七十年历史中的传奇,并不只有这五位,像“后舒马赫时代”的双雄,七次总冠军的刘易斯·汉密尔顿和四次总冠军的塞巴斯蒂安·维特尔;塞纳和普罗斯特统治车坛时,唯一从他们手中夺走1987年总冠军的三冠老将尼尔森·皮奎特;F1历史上第一个身兼冠军车手和车队工程师二职的传奇人物杰克·布拉汉姆,他们也都各自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这些传奇故事里,既有舒马赫和范吉奥一样的辉煌,也有塞纳和劳达一样的悲伤,然而赛车的魅力就在于此。游走于掌控和失控之间,这应该正是这些驾驭速度机器的车手们的向往,也是广大F1爱好者们的向往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8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