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在ANSYS Q3D的set up界面存在这样的选项:(1)AC R/L (2)DC R/L
这很奇怪,电感还分直流电感和交流电感?了解了一下,这里是将电感和感抗的含义弄混了,电感(Inductor)是一种固有属性,感抗(Inductance)公式是2ΠfL,和频率有关。这里很明显标注的是:Inductance。
电感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当增加到一定值后,基本不在变化,而电阻随着频率的平方根增加。低频时导体的杂感是内电感和外电感之和,而高频只有外电感,因此随着频率增加时,导体的杂感会减小。电阻就更好理解了,高频电流只能走表面,因此电阻率会变大。
Q3D在进行杂感提取时,根据集肤深度不同,将整个频域分为了AC求解区域、DC求解区域以及中间的过渡区域。AC电感和DC电感求解方法不同的本质原因也是由于内电感和外电感造成的。
这里有一篇文章写的很好,链接一下:
https://zhuanlan.zhihu.com/p/
这个过渡频率怎么计算呢?可以通过集肤深度的公式计算,也可以直接在Q3D中进行sweep的频率扫描,这个频率扫描目前我能想到的作用就是这个了。
下面以功率模块为例记录一下杂散电感的sweep扫描流程:
(1)设置扫描频率0—1MHz,步长100kHz,同时勾选DC/AC(这个后面解释为什么),绘制出来plot如下。怪怪的,是折线,而且没有区分DC/AC。因为对于过渡域和DC区域来说,步长划分太大了,AC域电感基本上不变,步长划分大一点没有问题,前面还是要细分。
(2)按照以下几组频率分组扫描,这样基本上寄生电感数据导出来是连续的:
频率划分 | 步长 |
0~ | |
0~ | 10000 |
0~10000 | 1000 |
0~1000 | 100 |
(3)导入origin内画图:
从数据上看是符合那张理论图,但是画出来就不是了,还是因为DC域和过渡域占比太小,横坐标改成对数坐标看看。nice,对了。
但还可以做一些改进。
1.补两组数据,0~100Hz,0~1GHz;步长按10point划分定义;
2.横坐标改为kHz;
3.美化;
nice!
填坑:同时勾选DC/AC(这个后面解释为什么)
如果不勾选,这个扫描是不准确的,低频下如果仍然按照AC求解域的计算方法,扫出来对低频段电感有影响,曲线画出来就是不存在DC域这段,就会一直下降。不勾选,sweep中其实也会报警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2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