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成本的L4,跟玩具有什么区别?

不计成本的L4,跟玩具有什么区别?8 月 1 日 中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在深圳正式生效 深圳由此成为第一个允许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城市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如果说2022年是Robotaxi商业化落地元年,那8月就是元年中的元月。

8月1日,中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在深圳正式生效,深圳由此成为第一个允许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的城市。过去十年,先行公司和资本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费用,都是在赌一个节点。对自动驾驶这样的高爆发行业来说,虽然前期等待漫长,到达落地拐点后的成果却会是一场盛宴。而深圳率先在立法层面做出的这一举动,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身在局中的公司来说,这次立法能带来的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未解?8月,36氪在深圳试驾了市民在道路上经常见到、能预约到试运营的自动驾驶车,也来自一家总部在深圳的公司——元戎启行,并与其副总裁兼合伙人刘轩讨论了此刻的自动驾驶正行至何处。

在他看来,这次试运营区别于此前所有路测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两点:1、立法,2、全无人。前者赋予自动驾驶落地合法性,后者则给了自动驾驶的算法系统更多真实的“养料”。此前的路测有诸多限制:主驾有人、测试路段有限制……有限条件下的自动驾驶路测,显然不能给真实落地提供足够有力的支撑。

全无人还有一重要价值:商业模式的帐更能算得过来了。改装的硬件费用使得Robotaxi本身就要比传统出租车贵,如果还要配备安全员,无法节省驾驶员成本,那一辆比taxi更贵的Robotaxi是难以落地的。

在法律上获得全无人的许可后,自动驾驶公司们下一个待解的难题是硬件(车+改装)成本。方案成本越低的无人驾驶公司,就越容易被主机厂和运营平台接受,手上的钱就越能打持久战、积累越多的数据。元戎的答案是面向前装的量产方案,这个去年发布的方案将改装价格降至一万美元以下。

我们在试驾现场看到,与大部分自动驾驶路测车不一样的是,搭载元戎L4方案的车顶端并没有凸起的雷达,取而代之的是嵌入车身的传感器;车的后备箱不再有装着工控机和散热平台的大黑箱,车辆的计算平台也”瘦身”为装有两块英伟达Orin芯片的小盒子。

刘轩告诉36氪,制约前装量产的有两个因素,一是成本,二是功耗。成本方面,他们通过更换激光雷达解决,弃用行业此前普遍使用的机械式激光雷达,转而选择固态激光雷达。虽然固态激光雷达的点云没有机械式激光雷达清晰,但胜在价格只有前者的1/50,且损坏率低,在公司自研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算法系统中,仍然能够清楚感知到周围超过200米的物体。功耗方面,公司自研的推理引擎使运算加速6倍,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在整体功耗仅150瓦的计算平台运行。

以我们试驾的车为例,原车为飞凡MARVEL R,市场价约在21-27万元之间,元戎改装后上路成本在30万元左右。对比许多滴滴司机选择的比亚迪E6,上路价也要30万起步。

对成本的重视贯穿在这家自动驾驶公司的每一个动作中。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公司,主要业务有两块:自动驾驶乘用车和自动驾驶轻卡。在自动驾驶轻卡业务上,元戎启行已经和德邦合作,为其提供同城货运中转服务。刘轩告诉36氪,自动驾驶轻卡与Robotaxi的技术栈和应用场景相似,运行经验可以复用在Robotaxi上,这意味着不必再多一块研发支出。

政策和成本之外,我们还和刘轩聊了关于Robotaxi的一些争论,比如是否存在路测数据喂养系统之外的路径、DeepLearning的黑箱是不是制约自动驾驶的核心因素,以及近年盛行的路测里程比拼究竟有没有意义。对自动驾驶而言,到达临界点前必然是一条与无数争论相伴的歧路。这条路可能只有一个路标:低成本、多落地,有质量地活下来。

以下是36氪与元戎启行的对话:

36氪:这次立法在行业内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跟之前的路测有什么不同?

刘轩:深圳是第一次从立法的角度,允许了真正全无人的自动驾驶路测。我认为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而且我们上路的是一个用户能接受成本的车,不是一个成本三四百万的实验车。有可能在未来两年,普通用户就能买得到。

36氪:成本是自动驾驶的大话题,这点你们怎么做的的?

刘轩:最重要的就是前装量产。主要指的是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使用量产车上可以用的车规级传感器。我们使用了固态激光雷达,再加上摄像头这样的融合传感系统。

第二方面,我们用了车规级的计算平台,比方说英伟达的Orin、华为的MDC这些更低功耗、更便宜的计算芯片。过去整个后备箱全是密密麻麻的设备,现在新能源汽车有里程焦虑,大家不希望把电都放在做计算上。我们公司通过一个自研的AI推进引擎,可以把我们的计算加速6倍。

第三方面就是适配量产的高精地图

以上三点结合在一起才能叫一个可前装量产的 L4,它的成本是低的,是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控制住功耗和成本,这跟过去旧的自动驾驶是一个本质性的区别。

36氪:Robotaxi使用的往往是机械激光雷达,为什么你们使用固态?

刘轩:传统的旋转式的机械激光雷达成本特别贵,单个售价可能都是个几十万人民币。并且因为它是个机械结构,可靠性不是特别好。如果传感器每一两年就得换一次设备,用户肯定是不会买单的。

固态激光雷达云成像质量更弱一点,我们软件方面、算法层面做了很多优化,用一个更弱、更便宜的传感器做到探测距离不弱于之前的机械式激光雷达,甚至可能会更远、更安全。

36氪:软件弥补硬件是一个经典路径,在雷达感知上怎么做?

刘轩:我们的团队在自动驾驶行业里第一个提出来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我们把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等不同的传感器数据在原始层面就做一个数据融合,类似于把它等效成一个超级传感器。比如说激光雷达能带来3D的位置信息,摄像头能带来色彩能力相关的信息,这些融合在一块是一个高维的数据,每一个传感器只扮演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这种深度神经网络更好的去做一个精确的识别。

36氪:元戎的推理引擎可以比主流的框架快6倍,且更低成本,是怎么做到的?

刘轩:深度学习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离线的训练,第二个阶段是在线的推理。比较重要的是在线的推理,我们一定要保证它足够快足够高效,还尽量的功耗要足够低。

我们相当于是重写了一个深度学习的推理系统,专门针对自动驾驶需要的模型进行了优化。行业内用的比较多的是面向一些通用的深度学习框架,用深度学习去做人脸识别或者动物识别等等。

但是对于自动驾驶而言,我们只需要支持自动驾驶专用的任务的深度学习框架,这个框架能够在多传感器融合的模型下,精确的检测出来这些障碍物大小是什么,尺寸是什么,速度是如何。如何去预测他们该怎么动,接下来要做如何,该怎么决策。

我们可以把这些通用的深度学习框架里面那些额外的东西忽略掉,然后就针对专用的任务,可以把他们有共性的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进行合并跟压缩。就相当于现在算一步可能就等于过去的算的五六步。

36氪:实现前装量产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刘轩:前装量产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把渐进式和跨越式融合在一块,而且只保留他们的优点。我们的算法能力是跟跨越式L4是一致的,可以在一线城市的市中心高峰期,不用人接管去跑,同时我们的成本是跟渐进式一样,我是在用户可以购买的量产车上去安装。

这样子我就能把这两个路线的优点结合起来,跨越式的优点在于算法能力强,就是足够安全,渐进式的优点在于它是个产品,用户能帮我积累数据。

36氪:现在自动驾驶的核心关隘是需要数据喂养,但很多人也在等待对Deep Learning黑箱的突破。

刘轩:我们做的乘用车或者城市内轻卡来讲,场景已经足够复杂了,在这个阶段的水平已经足够帮助用户解决很多问题。所以我觉得不用等到下一次Deep Learning的大规模的突破,其实已经有很多可以应用的产品,可能也就是未来2~3年就会有这种形态的产品出现。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Deep Learning对自动驾驶非常重要,但是自动驾驶不是完全依赖于Deep Learning。我们其实有很多还会用到像强化学习、博弈论的这种决策优化等等。它能解决其中的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但是还需要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算法,然后不停迭代,共同来把这个事情做好。这是一个足够复杂系统,它一定是符合木桶理论的,好坏由最弱的那个决定。

36氪:自动驾驶仿真系统可以解决大规模数据采集的问题吗?

刘轩:比较难采集或者成本比较高的场景,可以在仿真系统里测试,它可以帮助我们算法提升迭代。

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希望通过这些数据论证我们算法的安全性,去推动法律法规加速落地,我认为仿真系统其实很难有说服力的。你自己造一个仿真系统,算法在里面跑得很好,在外界看来是缺乏说服力的。除非有一个第三方打造的具备公信力的仿真系统,但是这个方案其实很难去落实。

36氪:自动驾驶行业现在有点刷路测里程的趋势,这种数据的价值有多少?

刘轩:不同自动驾驶公司积累的里程数据没有任何可比性。因为大家跑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人一样,在市中心能开的话,在郊区乡下一定能开,但是反过来是不一定。

另一方面是算法是否足够激进,它的测试效率是不是足够高?举例,假如我的算法像一个新手司机一样,在路上特别谨慎,只要有人过来我就避让,这样其实对于算法来说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定得要能够过得了跟人博弈的这关。

中国的一线城市,不同的城市的交通方式行为习惯很不一样,比如北京开车和上海、深圳的差别其实非常大。所以如何能去建立全国性乃至是全世界的标准,目前来看肯定是一个不简单的事情。

36氪:重卡跟轻卡之间,为什么元戎选择了轻卡?

刘轩:轻卡的长度尺寸、场景和乘用车是更接近的。城市内公开道路,有红绿灯、行人、自行车、外卖骑手等等非常复杂的场景。所以两者在技术上的相似性是非常高的,我们可以去复用这个技术

轻卡和重卡差异性会大很多。两者牌照就不一样,其次它跑的场景更多的还是干线道路:高速,载重大,所以它刹车距离就会很远,就要求它的感知距离要足够远。但是民用激光雷达现在做的最好的极限感知力也就200米,这个是物理特性决定的。

另一方面,重卡的载重高,对其控制相对来说也比乘用车难。再加上他有可能会带挂,并且周身的盲区大,所以它会要布更多的传感器,传感器一旦数量够多的话,计算平台肯定要更多芯片,计算上还涉及到一些同步的问题,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讲的话,它的差异性其实是很大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62366.html

(0)
上一篇 2024-12-14 11:00
下一篇 2024-12-14 11: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