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来跟油一样,热量却少了92%的“代脂”,是什么样的黑科技?

吃起来跟油一样,热量却少了92%的“代脂”,是什么样的黑科技?那么 能够找到油脂的替代品 让它产生油脂带来的风味和口感 却不产生热量吗 但它毕竟是一个新事物 许多人担心 现在没有发现有问题 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发现问题 也是人之常情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减油”是健康饮食的“三减”原则之一。另外“两减”是减盐和减糖。

为了减糖,人们发明了许多“代糖”——能产生甜味以及具有糖的其他使用功能的替代品。

为了减盐,人们也设计了“低钠盐”——通过氯化钾来产生一部分咸味的盐。

为了减油,就没怎么听到过“代脂”——通常,只是通过配方的调整,减少食物中油脂的使用。

那么,能够找到油脂的替代品,让它产生油脂带来的风味和口感,却不产生热量吗?

面对不断增加的肥胖人群,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健康问题,“代脂”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纯净的油脂,本身是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的。不过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它们会为食物带来特有的风味和口感。不管是油炸食品,还是糕点、奶茶、咖啡,没有了足够的油脂,食物的口感就完全不同——也就是许多人说的,“没有了灵魂”。

吃起来跟油一样,热量却少了92%的“代脂”,是什么样的黑科技?

成功的“代脂”,必须首先能够为食物带来同样的口感,然后“无热量”才会有意义。

食品行业一直在努力——毕竟,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滚滚财源。

宝洁公司的“蔗糖聚酯”,是第一个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代脂”。

这是一种蔗糖与脂肪酸反应生成的“人造油脂”,不被人体吸收,因而不会产生热量。它能够耐高温,对于食品的口感影响也比较小,可以用于油炸食品中。1996年,美国FDA批准它作为一种食物添加剂,可以应用于油炸食品、冷冻甜品和糕点饼干等食品中。尤其是“无油薯片”,成了颇具号召力的产品。

吃起来跟油一样,热量却少了92%的“代脂”,是什么样的黑科技?

不过,它会干扰人体对一些维生素的吸收,所以相当于有一定的“反营养”特性。更麻烦的是,如果食用量比较大,它还会胃痉挛和腹泻,甚至肛漏。所以,FDA在批准它使用的同时,要求必须在标签上明确注明“本品含蔗糖聚酯,可能引起胃痉挛和腹泻,并可抑制某些维生素和其它营养素的吸收,故本品已添加了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可以想象,有了这样的标注,这种“代脂”的吸引力也就会大大下降了。

2015年,有其他公司向FDA提交了另一种“代脂”的GRAS备案申请。GRAS是美国FDA的“公认安全”,现行规范是厂家提交评估报告,确定在“申请的使用范围内安全”。FDA对报告内容以及文献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如果回复认可“没有问题”,即生效。

这种“代脂”是用植物油加工而成的。简单来说,是把植物油进行水解,得到甘油和脂肪酸。然后,让甘油与环氧丙烷反应,生成带有丙二醇基团的甘油。最后,在让它跟脂肪酸反应,得到“酯化丙氧基甘油” ,简称EPG。

因为甘油骨架上带了一个丙二醇基团,会抑制脂肪酶的作用,所以EPG难以被分解消化。每克EPG产品,热量只有0.7千卡——跟普通油脂每克9千克的热量值相比,它的热量减少了92%。在安全性测试中,成年人每天吃到150克,对于健康也没有不良影响。

吃起来跟油一样,热量却少了92%的“代脂”,是什么样的黑科技?

厂家宣称,这种EPG的来源于植物油,味道口感跟常规的油没有区别,也不影响其他影响成分的吸收。在他们的羊角面包测试中,把三分之二的黄油用EPG代替之后进行“盲品”,品尝者们尝不出差别来。

在过去的几年中,FDA先后认可了EPG在多种食品中的使用,比如糖果、油炸、烘焙、冷冻甜品、坚果类(花生酱)、谷物、面食、麦片、酱汁、软糖、植物蛋白产品、饮料、咖啡、茶以及“人造奶”等等。

尽管有了全面的安全评估,认为它是安全的。但它毕竟是一个新事物,许多人担心“现在没有发现有问题,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发现问题”,也是人之常情。对于“减油”而言,最稳妥保险的方式,当然还是“少吃”——只有在无法“少吃”的前提下,才有必要去考虑:在“天然高热量”和“人造低热量”之间,选哪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65922.html

(0)
上一篇 2025-01-02 07:00
下一篇 2025-01-02 07: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