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似然估计,最大后验估计,贝叶斯估计联系与区别「终于解决」

最大似然估计,最大后验估计,贝叶斯估计联系与区别「终于解决」1.什么是参数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个模型来描述生成观察数据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随机森林模型来分类客户是否会取消订阅服务(称为流失建模),或者我们可以用线性模型根据公司的广告支出来预测公司的收入(这是一个线性回归的例子)。每个模型都包含自己的一组参数,这些参数最终定义了模型本身。我们可以把线性模型写成y=mx+c的形式。在广告预测收入的例子中,x可以表示广告支…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项目github地址:bitcarmanlee easy-algorithm-interview-and-practice
欢迎大家star,留言,一起学习进步

1.什么是参数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个模型来描述生成观察数据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个随机森林模型来分类客户是否会取消订阅服务(称为流失建模),或者我们可以用线性模型根据公司的广告支出来预测公司的收入(这是一个线性回归的例子)。每个模型都包含自己的一组参数,这些参数最终定义了模型本身。

我们可以把线性模型写成 y = mx + c 的形式。在广告预测收入的例子中,x 可以表示广告支出,y 是产生的收入。m 和 c 则是这个模型的参数。这些参数的不同值将在坐标平面上给出不同的直线(见下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2.参数估计的方法

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数值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过程。根据参数估计的性质不同,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的某一具体数值直接推断未知的总体参数。例如,在进行有关小学生身高的研究中,随机抽取1000名小学生并计算出他们的平均身高为1.45米。如果直接用这个1.45米代表所有小学生的平均身高,那么这种估计方法就是点估计。
而对总体参数进行点估计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矩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其中最大似然估计就是我们实际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
按这两种方法对总体参数进行点估计,能够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如用样本均值X估计总体均值,或者用样本标准差S估计总体标准差σ。
但是,点估计有一个不足之处,即这种估计方法不能提供估计参数的估计误差大小。对于一个总体来说,它的总体参数是一个常数值,而它的样本统计量却是随机变量。当用随机变量去估计常数值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用一个样本数值去估计总体参数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因为这种误差风险的存在,并且风险的大小还未知,所以,点估计主要为许多定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或在对总体参数要求不精确时使用,而在需要用精确总体参数的数据进行决策时则很少使用。
区间估计就是在推断总体参数时,还要根据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特征,估计出总体参数的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数值,并同时给出总体参数落在这一区间的可能性大小,概率的保证。还是举小学生身高的例子,如果用区间估计的方法推断小学生身高,则会给出以下的表达: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小学生的平均身高在1.4~1.5米之间,置信程度为95%,这种估计就属于区间估计。

3.概率与统计的区别

概率(probabilty)和统计(statistics)看似两个相近的概念,其实研究的问题刚好相反。

概率研究的问题是,已知一个模型和参数,怎么去预测这个模型产生的结果的特性(例如均值,方差,协方差等等)。 举个例子,我想研究怎么养猪(模型是猪),我选好了想养的品种、喂养方式、猪棚的设计等等(选择参数),我想知道我养出来的猪大概能有多肥,肉质怎么样(预测结果)。

统计研究的问题则相反。统计是,有一堆数据,要利用这堆数据去预测模型和参数。仍以猪为例。现在我买到了一堆肉,通过观察和判断,我确定这是猪肉(这就确定了模型。在实际研究中,也是通过观察数据推测模型是/像高斯分布的、指数分布的、拉普拉斯分布的等等),然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判定这猪的品种、这是圈养猪还是跑山猪还是网易猪,等等(推测模型参数)。

一句话总结:概率是已知模型和参数,推数据。统计是已知数据,推模型和参数。
显然,对于最大似然估计,最大后验估计,贝叶斯估计来说,都属于统计的范畴。

4.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s,MLE)

前文提到,最大似然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es,MLE)是实际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用我们老师的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总结最大似然估计,就是“谁大像谁”。
说到最大似然估计与最大后验估计,最好的例子自然就是抛硬币了。本文也不免俗,同样以抛硬币作为例子。
于是我们拿这枚硬币抛了10次,得到的数据X是:反正正正正反正正正反。我们想求的正面概率θ是模型参数,而抛硬币模型我们可以假设是二项分布。
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二项分布(Binomial distribution)是n个独立的是/非试验中成功的次数的离散概率分布,其中每次试验的成功概率为p。这样的单次成功/失败试验又称为伯努利试验。实际上,当n = 1时,二项分布就是伯努利分布。
伯努利分布(Bernoulli distribution,又名两点分布或者0-1分布,是一个离散型概率分布,为纪念瑞士科学家雅各布·伯努利而命名。)若伯努利试验成功,则伯努利随机变量取值为0。记其成功概率为 p ( 0 ≤ p ≤ 1 ) {\displaystyle p(0{\leq }p{\leq }1)} p(0p1),失败概率为 q = 1 − p {\displaystyle q=1-p} q=1p
对于伯努利分布来说:
概率质量函数为:
KaTeX parse error: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mbox at position 66: …egin{matrix}p&{\̲m̲b̲o̲x̲{if }}x=1,\\q\ …
期望为:
E ⁡ [ X ] = ∑ i = 0 1 x i f X ( x ) = 0 + p = p \displaystyle \operatorname {E} [X]=\sum _{i=0}^{1}x_{i}f_{X}(x)=0+p=p E[X]=i=01xifX(x)=0+p=p
方差为:
var ⁡ [ X ] = ∑ i = 0 1 ( x i − E [ X ] ) 2 f X ( x ) = ( 0 − p ) 2 ( 1 − p ) + ( 1 − p ) 2 p = p ( 1 − p ) = p q \displaystyle \operatorname {var} [X]=\sum _{i=0}^{1}(x_{i}-E[X])^{2}f_{X}(x)=(0-p)^{2}(1-p)+(1-p)^{2}p=p(1-p)=pq var[X]=i=01(xiE[X])2fX(x)=(0p)2(1p)+(1p)2p=p(1p)=pq
而如果X ~ B(n, p)(也就是说,X是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
一般的二项分布是n次独立的伯努利试验的和。它的期望值和方差分别等于每次单独试验的期望值和方差的和:
μ n = ∑ k = 1 n μ = n p , σ n 2 = ∑ k = 1 n σ 2 = n p ( 1 − p ) . \displaystyle \mu _{n}=\sum _{k=1}^{n}\mu =np,\qquad \sigma _{n}^{2}=\sum _{k=1}^{n}\sigma ^{2}=np(1-p). μn=k=1nμ=np,σn2=k=1nσ2=np(1p).

回到抛硬币的例子,出现实验结果X的似然函数是什么呢?
f ( X , θ ) = θ 7 ( 1 − θ ) 3 f(X, \theta) = \theta^7(1-\theta)^3 f(X,θ)=θ7(1θ)3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只是个关于 θ \theta θ的函数。而最大似然估计,很明显是要最大化这个函数。可以看一下这个函数的图像:
这里写图片描述
容易得出,在 θ = 0.7 \theta=0.7 θ=0.7时,似然函数能取到最大值。
当然实际中我们一般不会画图,而是通过更为简洁的数学手段来处理。
首先我们取对数似然函数,这样更方便后续的数学运算:
l n ( f ( X , θ ) ) = l n ( θ 7 ( 1 − θ ) 3 ) = 7 l n ( θ ) + 3 l n ( 1 − θ ) ln(f(X, \theta)) = ln(\theta^7(1-\theta)^3) = 7ln(\theta) + 3ln(1-\theta) ln(f(X,θ))=ln(θ7(1θ)3)=7ln(θ)+3ln(1θ)
对对数似然函数求导:
l n ′ ( f ( X , θ ) ) = 7 θ − 3 1 − θ ln'(f(X, \theta)) = \frac{7}{\theta} – \frac{3}{1-\theta} ln(f(X,θ))=θ71θ3
令导数为0:
7 ( 1 − θ ) − 3 θ = 0 7(1-\theta) – 3\theta = 0 7(1θ)3θ=0
最终求得:
θ = 0.7 \theta = 0.7 θ=0.7

这样,我们已经完成了对
的最大似然估计。即,抛10次硬币,发现7次硬币正面向上,最大似然估计认为正面向上的概率是0.7。是不是非常直接,非常简单粗暴?没错,就是这样,谁大像谁!
说到这里为止,可能很多同学不以为然:你这不坑爹嘛?只要硬币一枚正常硬币,不存在作弊情况,正面朝上的概率必然为0.5么,你这怎么就忽悠我们是0.7呢。OK,如果你这么想,恭喜你,那你就天然包含了贝叶斯学派的思想!我们所谓的正常硬币向上的概率为0.5,就是贝叶斯里的先验概率。

5.最大后验估计(maximum a posteriori estimation)

上面的最大似然估计MLE其实就是求一组能够使似然函数最大的参数,即
θ ^ M L ( x ) = arg ⁡ max ⁡ θ f ( x ∣ θ )  ⁣ \displaystyle {\hat {\theta }}_{\mathrm {ML} }(x)=\arg \max _{\theta }f(x|\theta )\! θ^ML(x)=argθmaxf(xθ)
如果我们把问题稍微弄复杂一点,如果这个参数 θ \theta θ有一个先验概率呢?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实际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硬币一般都是均匀的,也就是 θ = 0.5 \theta=0.5 θ=0.5的概率最大,那么这个参数该怎么估计?
这个时候就用到了我们的最大后验概率MAP。MAP的基础是贝叶斯公式:
p ( θ ∣ x ) = p ( x ∣ θ ) × p ( θ ) P ( x ) p(\theta|x) = \frac{p(x|\theta)\times p(\theta)}{P(x)} p(θx)=P(x)p(xθ)×p(θ)

其中, p ( x ∣ θ ) p(x|\theta) p(xθ)就是之前讲的似然函数, p ( θ ) p(\theta) p(θ)是先验概率,是指在没有任何实验数据的时候对参数 θ \theta θ的经验判断,对于一个硬币,大概率认为他是正常的,正面的概率为0.5的可能性最大。

MAP优化的就是一个后验概率,即给定了观测值以后使后验概率最大:
KaTeX parse error: No such environment: align* at position 7: \begin{̲a̲l̲i̲g̲n̲*̲}̲ {\hat {\theta …

从上面公式可以看出, p ( x ∣ θ ) p(x|\theta) p(xθ)是似然函数,而 p ( θ ) p(\theta) p(θ)就是先验概率。对其取对数:
KaTeX parse error: No such environment: align* at position 7: \begin{̲a̲l̲i̲g̲n̲*̲}̲ \arg \max _{\t…

通过MAP最终的式子不难看出,MAP就是多个作为因子的先验概率 P ( θ ) P(\theta) P(θ)。这个 p ( θ ) p(\theta) p(θ)可以是任何的概率分布,比如高斯分布,比如也可以是 β \beta β分布。比如 β ( 5 , 2 ) \beta(5,2) β(5,2)的概率分布图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如果将这个概率分布作为 p ( θ ) p(\theta) p(θ),那么我们在还未抛硬币前,便认为 θ \theta θ很可能接近于0.8,而不大可能是个很小的值或是一个很大的值。换言之,我们在抛硬币前,便估计这枚硬币更可能有0.8的概率抛出正面。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我们要用 β \beta β分布来描述先验概率呢?
首先一点,通过调节 Beta 分布中的a和b,你可以让这个概率分布变成各种你想要的形状!Beta 分布已经很足够表达我们事先对 θ \theta θ的估计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使用Beta 分布,会让之后的计算更加方便。因为有如下结论:
p ( θ ) p(\theta) p(θ)是个Beta分布,那么在观测到”X = 抛10次硬币出现7次正面”的事件后, p ( θ ∣ X ) p(\theta|X) p(θX)仍然是个Beta分布,只不过此时概率分布的形状因为有了观测事件而发生了变化!此时有
p ( θ ∣ X ) = B e t a ( θ ∣ a + 3 , b + 2 ) p(\theta|X) = Beta(\theta|a+3, b+2) p(θX)=Beta(θa+3,b+2)
换句话说,数据观测前后,对 θ \theta θ的估计的概率分布均为 Beta 分布,这就是为什么使用 Beta 分布方便我们计算的原因。当我们得知 p ( θ ∣ X ) = B e t a ( θ ∣ a + 3 , b + 2 ) p(\theta|X) = Beta(\theta|a+3, b+2) p(θX)=Beta(θa+3,b+2)后,只要根据 Beta 分布的特性,得出 θ \theta θ最有可能等于多少了。即 θ \theta θ等于多少时,观测后得到的 Beta 分布有最大的概率密度)。
到此为止,我们可以得到“共轭性”的真正含义了!后验概率分布(正⽐于先验和似然函数的乘积)拥有与先验分布相同的函数形式。这个性质被叫做共轭性(Conjugacy)。共轭先验(conjugate prior)有着很重要的作⽤。它使得后验概率分布的函数形式与先验概率相同,因此使得贝叶斯分析得到了极⼤的简化。例如,二项分布的参数之共轭先验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 Beta 分布。多项式分布的参数之共轭先验则是 Dirichlet 分布,⽽⾼斯分布的均值之共轭先验是另⼀个⾼斯分布。
总的来说,对于给定的概率分布 p ( X ∣ θ ) p(X|\theta) p(Xθ),我们可以寻求一个与该似然函数 p ( X ∣ θ ) p(X|\theta) p(Xθ)共轭的先验分布 p ( θ ) p(\theta) p(θ),如此一来后验分布 p ( θ ∣ X ) p(\theta|X) p(θX)就会同先验分布具有相同的函数形式。而且对于任何指数族成员来说,都存在有一个共轭先验。

6.贝叶斯估计

贝叶斯估计是在MAP上做进一步拓展,此时不直接估计参数的值,而是允许参数服从一定概率分布。回忆下贝叶斯公式:
p ( θ ∣ x ) = p ( x ∣ θ ) × p ( θ ) P ( x ) p(\theta|x) = \frac{p(x|\theta)\times p(\theta)}{P(x)} p(θx)=P(x)p(xθ)×p(θ)
现在我们不要求后验概率最大,这个时候就需要求 p ( X ) p(X) p(X),即观察到的X的概率。一般来说,用全概率公式可以求 p ( X ) p(X) p(X)
p ( X ) = ∫ p ( X ∣ θ ) p ( θ ) d θ p(X) = \int p(X | \theta)p(\theta)d\theta p(X)=p(Xθ)p(θ)dθ

那么如何用贝叶斯估计来预测呢?如果我们想求一个值 x’ 的概率,可以用下面的方法
这里写图片描述

7.什么时候 MAP 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相等?

当先验分布均匀之时,MAP 估计与 MLE 相等。直观讲,它表征了最有可能值的任何先验知识的匮乏。在这一情况中,所有权重分配到似然函数,因此当我们把先验与似然相乘,由此得到的后验极其类似于似然。因此,最大似然方法可被看作一种特殊的 MAP。

如果先验认为这个硬币是概率是均匀分布的,被称为无信息先验( non-informative prior ),通俗的说就是“让数据自己说话”,此时贝叶斯方法等同于频率方法。
随着数据的增加,先验的作用越来越弱,数据的作用越来越强,参数的分布会向着最大似然估计靠拢。而且可以证明,最大后验估计的结果是先验和最大似然估计的凸组合。

参考文献:

1.https://blog.csdn.net/baimafujinji/article/details/51374202
2.https://blog.csdn.net/yt71656/article/details/42585873
3.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18-01-09-6
4.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二項分佈
5.https://zh.wikipedia.org/wiki/伯努利分布
6.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2449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