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增长笔记

用户增长笔记关于用户增长以终为始,利用一切资源让更多用户更高频使用核心产品功能。用户增长就是用测试的冗余性来换取增长的确定性,一次尝试就探索成功,几乎是不可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关于用户增长

以终为始,利用一切资源让更多用户更高频使用核心产品功能。

用户增长就是用测试的冗余性来换取增长的确定性,一次尝试就探索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一开始,我们就要想到,项目失败以后下一步要怎么做。

同时,为了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可以提前做哪些事情。

增长分为四类:漏斗型增长、功能型增长、策略型增长、整合型增长

漏斗型增长

重点在于流程的优化

复杂的世界可以被拆解为很多细小、简单的组成部分,如果每个输入部分是确定的,那整体的输出其实也是确定的。

我们能把工作流程尽可能拆解为各个细小环节,通过优化各个简单的环节,大幅提升整体效率。

除了机械地劳动以外,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ab

漏斗型增长的核心就是提升用户从一个环节到下一个环节的转化率。

让用户更高频、更深入地体验到产品的优势。

功能型增长

一般是给产品增加某种功能,从而带来用户的增长或活跃。比如:分享功能、给用户发红包、邀请拼团等。

但是开发一个复杂的产品功能风险是比较大的,如果不成功,成本会比较高,增长的节奏也会被拖得比较慢。

功能型增长往往要和策略型增长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优势。

策略型增长

策略像是一个放大器,叠加在普通的功能上,能产生更强的效果。比如:基于用户画像发app push

整合型增长

线上线下的产品或服务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验闭环,而且线下产品或服务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大。

需要改善用户在线上和线下业务的整个体验,让用户在线上和线下的感知没有明显的区分。线下融合线上,产生新的产品或服务体验。

HVA模型

HVA(high value action),高价值行为。

如果用户在我们的产品上产生了一些关键行为,那么他的整个LTV曲线就会发生跃迁。

对于我们来说,用户在我们平台上产生什么行为,付费的概率会高呢?用户在买了什么以后,买其他产品的概率会更高呢?用户参加了什么活动,用户会更愿意付费呢?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分析出来,然后引导用户去做这样的事情。才能更大限度的发掘用户价值。

每一个HVA的价值可能都不同,我们需要去量化评估,然后选择其中价值较高的去实践。

如何衡量HVA价值?

每个HVA都会产生一个Delta LTV,即增量LTV。

我们需要去分析出来每个HVA产生的增量LTV是多少,然后我们才能决定在引导用户产生HVA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HVA采取的补贴量去促进用户产生HVA。

根据增量ELTV,我们可以算出用户产生每个HVA的成本定多少比较合适,从而指导预算的制定。

通过引导HVA来提升LTV

1、优先引导价值更高的HVA

2、有针对性地对用户产生的HVA付出的成本进行补贴

在决定要引导用户产生哪个HVA时,需要在HVA价值、补贴成本、实现难易度之间做一个平衡。

对于用户HVA的引导,实际上就是对用户生命周期的管理。引导用户产生HVA的目的是提升LTV。

增长的核心就是要对用户生命周期进行积极管理。

可以做一些新手护航策略来引导用户一步步沿着HVA链条往下走。

提升LTV总量

主要有两个途径:

1、吸引更多用户

2、提升每个用户的LTV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估当下的用户获取策略。

只有产品的基础体验达到一定门槛,才能让核心用户有一个比较好的体验。

并不是说要把产品体验打磨到极致了采取拉新,而是说要让用户能够比较流畅地体验完产品的核心功能,并且愿意再次使用。这样用户才有可能留下来,并持续贡献价值。

产品的基础体验是那个1,而增长是后面无数的0。

用慢思考来引导用户产生HVA的快思考产品逻辑

一个好的用户增长,一定是对心理学和思维决策过程有研究的。(此处推荐《思考,快与慢》、《超越智商》)

系统1是快思考,运作快速、无意识,就像条件反射,用系统1思考,我们会感到很很爽、毫不费力。

系统2是慢思考,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去专注思考,我们的大脑通常不倾向于用系统2来解决问题,更愿意用系统1来解决问题。

在设计用户增长相关页面及功能时,我们需要调动用户的系统1,让他们快思考、迅速决策、跳转到下一步,这样才能提高转化率。(可以参考《影响力》里面的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再加上《超级转化率》中的畅销好评、痛点刺激,底层的逻辑也就那一些了。)

如果我们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按照一定的框架来呈现信息,就会让用户非常流畅地调动系统1进行思考,产生我们期望的决策。(做好引导)

引导用户产生强烈情感

强烈的感情会影响人们处理任何信息的能力。从《乌合之众》我们知道群体对感性的东西比较敏感,对理性的东西却不太感冒。根本原因还是强烈的情感容易在群体中传播。

群体对感性的东西反应比较强烈,群体就像强烈情感的发动机,强烈的情感会屏蔽系统2。因此,我们在设计HVA引导逻辑的过程中,通过引起群体共鸣、代入感的方式或其他的方式,让用户产生强烈的情感,就比较容易让用户转化。

当然,具体的转化效率还和产品类型以及用户群体有一定关联。

之前看到有人问水军有没有用,那肯定是有用的,水军,水评论,做一些假的畅销的信息,都能给用户强烈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转化。

默认选项引导

根据数据,大部分用户习惯于点我们给出的默认选项。(只要不离谱)

先寸后尺

在劝用户购买自家产品之前,先让用户回答一些封闭性的小问题,这些小问题的答案一般都是肯定的。

当你提出需要客户做出购买决策的重大问题时,他们会倾向于给出肯定的回答。

用不断的肯定来拉近用户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提高用户对我们的信任,让用户愿意买单。但是千万注意,不要让客户产生被操控的感觉。

直奔主题不一定对每个产品都适用,特别是决策成本高的产品。我们需要先找到容易让用户形成共识的点,再引导转化,效果会更好。

一般来说,引导用户做一个重大决策,难度会远高于引导用户做若干细小的决策。

引导用户做若干细小的决策,虽然看起来麻烦,但是其总体转化率是较高的,尤其是各个小的决策的设计运用了损失厌恶原理,更容易让用户产生有利于产品的决策。

实现用户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打碎用户的决策链。让用户跟着我们的节奏去走。

欲取先予,引发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就是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收益时,损失带来的痛苦要远大于收益带来的效用。

创造认知引力场

在分析处理问题时,人们习惯用快思考处理问题。

光环效应、锚定与反锚定效应

在使用锚定和反锚定来营造对我们有利的认知引力场时,还要考虑受众的情绪反应,以及是否是多次博弈。

其他创造认知引力场的方式:引用方法论、名言警句、顺口溜、行业案例等。

营造一个对我们有利的认知引力场,比较容易让用户往漏斗的下一层转化。

分享笑脸模型

一般的分享模型:拉新–分享–拉新

分享笑脸模型:拉新–体验核心产品功能–分享–拉新

一味的只是引导用户再分享,对ALTV的提升影响不大,所以核心还是做好核心功能的用户体验。

对运营来说,数据的增长虽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因为这个反复消耗用户的好感,“度”的把握还是要通过多做测试,多总结来得出。

低频与高频产品增长的差异

用户增长笔记

对于低频高客单价产品,中短期来看就是一个零和游戏。

我们需要尽量在成交前,识别出哪些用户是强需求用户,针对他们进行资源投入倾斜(资源超配投入),把最优质的资源集中在这部分已经识别出来有强需求的用户身上。

高频产品:相对容易产生增量需求,在增长策略上的空间比较大。

低频低客单价产品:通过价格调整,还是能产生一定增量需求的,但核心还是教育引导新用户,让用户知道产品的新场景,充分利用空闲的供给。

低频高客单价产品:需求基本不会沿着价格曲线变动,我们的激励和优惠不会对用户交易需求产生太大影响。

对于弱需求的用户,引导用户体验产品核心功能,识别强需求用户,让他们在我们的产品上形成交易闭环。

A/B测试

增长的本质是通过数据驱动的迭代测试把主观知识变为客观知识,用测试的冗余性换取增长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在分析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获得不同的数据分析视角,综合不同的数据点来进行决策。

我们对数据的态度,其实代表了我们对用户增长底层逻辑的认可度。科学的用户增长方法论,一定要建立在对数据和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尊重之上。

数据背后是人性,我们不能只分析数据本身,一定要对数据背后的人和他们大脑决策机制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好用户增长。

理解数据背后的人,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加深我们对数据的理解。

逆向思维

“要赚钱先想好如何不亏钱或少亏钱”

在做策略型增长时,我们一般都要做一系列规划,当前测试失败后我们下一步应该验证什么、测试什么都要提前想清楚、规划好,做到无缝衔接。

我们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变来降低失败概率,如果失败了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是否有备选方案?

大部分测试都不能带来预期的增长,多做测试,用测试的冗余性换取增长的可能性。但是在战术上,针对每一次增长测试,我们都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它的成功,尤其是在做功能增长时,应该提前想一下如果这个项目失败了,可能是哪些因素导致的。在列出各种影响因素后,我们要仔细分析,专注于影响圈,看我们对于哪些因素还能额外做一些改变。

增长需要的“发现技能”

联系

把看起来各自独立的事物联合起来。把独立的业务联系起来,寻找一些新的组合。

发问

发问是一个求甚解的过程。分析大量数据,找到数据表象后面的原因、业务场景、用户心理等。(可自行百度学习“5why工作法”)

观察

留意身边的世界,看事物如何运作,找到可以优化的地方或可借鉴的模式。

仔细观察用户与产品的交互过程,浸入式感知用户体验,找到可以优化的环节。

用户的感知永远是对的,用户有我们预期之外的感知,就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

有代入感地观察用户的体验,能帮助获得增长的灵感。

交际

多接触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想法。理想的用户增长人才是跨学科人才,需要有多个领域的工作经验或知识。

用户增长团队也要与不同行业或者其他公司的相关团队多交流。

实验

创造产品原型或者测试环境来验证想法,用人文的思路来发现测试点,用科技的严谨分析来验证测试效果。

作者:里奥 关注产品/运营以及互联网行业动态,分享有意思的东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4986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