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从火车站直接上了出租车,不用排队,回家的路上一路畅通,我心下暗爽。以前这个时候等出租车的队伍很长,路上也堵。但是,司机愁眉不展,心情显然没我好,被我几句话打开话茬后,他叹了苦经:
“在火车站排了3小时,才接20多元的单。机场的出租车更惨,要等7-8小时。我这一天收入都赚不到200块,还要付油钱。”
我心想:“既然生意这么难做,你为何还要做?怎么不干点别的营生?”话到嘴边又咽下了,他如果有别的谋生手段,就不会干这个了,开出租车好歹还能有一点收入。
我安慰他:“现在疫情期间,服务业、餐饮业都很难。希望疫情早点过去吧,以后会好起来。”
我把头转向窗外,沿街是一排排商铺小店,但大都门户紧闭,冷冷清清。
01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疫情席卷之下,大多数行业都受到巨大冲击,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账上资金如果撑不了三个月,就不得不关门停业了。
而个体呢?更残酷。很多人饭碗不保,也找不到新工作。
生存危机来临时,它连一声招呼都不会打。
出租车司机,只是各行各业的缩影。倒闭、裁员、减薪,老板和员工都很痛苦,也很无奈。
当然,形势会变化。复工复产,商店恢复营业,领导们带头去餐馆吃饭,带动消费,预示着前方的曙光。也许,各行业将会迎来报复性增长。
但是,可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疼”。这几个月的冲击,值得每个人深思:我们凭什么在世界上有一处立锥之地?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谋生技能,保证自己始终衣食无忧?
有人说:那是低收入者担心的事情,只要收入高,还用担心生计吗?未必是这样。
我一位好友,在世界知名大企业任销售经理,年收入七位数。他心事重重、焦虑不安。他担心什么?他担心业绩完不成、担心公司裁员、担心自己高额的房贷车贷没有着落。
如果只有一种谋生技能,或者获得收入的来源比较单一,那我们只能战战兢兢地抱着唯一的饭碗,祈祷上天的眷顾。
02 体制内外
这时,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体制内”。专家说:“疫情来临,才知道体制内工作的珍贵。”许多体制外人士一改往日的不屑,开始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体制内的人;而体制内的人,看着手中的饭碗,庆幸与感激之心油然而生。
体制内是否安全?
从稳定与保障来看,体制内工作确实比较安全。基本上,不用担心丢掉饭碗,每月的那一天,工资会如约打到银行卡上。
这很重要,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安全需要,就来自于基本生活的安全与保障。
但是,这种安全,也仅仅能满足于这一层次。
如果满足于体制内的稳定,人容易陷入舒适区而贪图安逸(这是人的天性决定),我经常看到:很多体制内人士,没什么大本事,却牛气得很,还有一身的习气和毛病。
在体制内,他们放弃了成长,除了年龄。
我们不妨以新的角度来看一下“体制”。
在新的视角下,是否体制内,不以单位性质来决定,因为:同样的单位里,人与人的差别太大了。
那以什么来决定?以“是否能使个人得到充分的锻炼与成长,最大限度发挥个人能力”来决定。
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内人员,也有少部分人在快速成长,他们就处在体制外;同样的,民企、外企中,如果停下了成长的脚步,每天“摸鱼”混日子的,就像在体制内。
几年之后,谁将会崛起,谁将被淘汰?
03 技不压身
在这个时代,多一些技能和本领,有多元的收入渠道,永不停止个人的成长,才是真正安全的。
见过一位宝妈,为了照顾孩子,全职在家。她琢磨出了全职妈妈育儿心得,将内容整理后做成网课,大受欢迎。成为网络知名宝妈后,她将这段经历和心得写入书中,大卖。
互联网时代,给普通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一位发电厂的工程师,利用闲暇时间,写出了几十部科幻小说,有一部小说获得了世界科幻最高荣誉雨果奖。他就是写出了科幻巨作《三体》的刘慈欣老师。
所以,永远不被所处的环境束缚,永远不被固着的思维限制,不妨让人生充满更多的可能性,去看看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5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