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高频考点第15天——学习迁移

「教师资格」高频考点第15天——学习迁移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科目二学生学习心理第二章 学习迁移都是重点哦~1.学习迁移的分类(1)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分类依据:迁移的性质正迁移:一种学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科目二

学生学习心理

第二章 学习迁移

都是重点哦~

「教师资格」高频考点第15天——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的分类

(1)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分类依据:迁移的性质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零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互影响。

(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分类依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3)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

分类依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是指抽象概括程度不同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分为由下而上的迁移和由上而下的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水平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4)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分类依据:迁移的内容不同

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如运算技能、阅读技能。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中。

(5)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分类依据: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

同化性迁移:不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顺应性迁移:将原有的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重组性迁移: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的情境。

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

最早的迁移理论,观点: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认为迁移的发生是自动自发、无条件的。该理论缺乏科学依据。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观点: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产生学习迁移。武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

(3)关系转换理论(苛勒)

实验:“小鸡觅食”

观点: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情境中存在共同要素,而在于个体察觉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顿悟”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4)经验类化理论/概括化理论(贾德)

实验:“水下打靶”

观点: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通过概括形成了能够泛化的共同原理。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

观点: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对迁移的影响:促进和阻碍。

(5)认知结构的特点;

(6)学习策略的水平;

(7)智力与能力;

(8)教师的指导。

4.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59551.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