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麻瓜”是怎么来的?

Q&A:“麻瓜”是怎么来的?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0期,原文标题《Q&A:“麻瓜”是怎么来的?20年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中文样貌,在我们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0期,原文标题《Q&A:“麻瓜”是怎么来的?》,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记者/孙若茜

Q&A:“麻瓜”是怎么来的?

最先提出并将“哈利·波特”系列引入中文世界的策划编辑兼责任编辑王瑞琴

20年来,“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中文样貌,在我们的脑中已经根深蒂固。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把那些不懂魔法的人称为“麻瓜”,会从“破釜酒吧”进入“对角巷”,知道去“霍格莫德村”的“三把扫帚”点“黄油啤酒”,一切仿佛都是约定俗成。

我们好奇,这些“约定俗成”从何而来?在20年间,中文译本始终未曾间歇地打磨修订,又为魔法世界改变了什么?因此,我们对“哈利·波特”系列的译者马爱农,责编王瑞琴、马博进行了采访。

马爱农在用中文重新搭建“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过程里,参与了其中每一部小说的翻译,是最主要的搭建者之一。

最先提出并将“哈利·波特”系列引入中文世界的王瑞琴,更像是设计者和监督者,她需要和译者们探讨细节,与他们共同决定是“伏地魔”还是“佛地魔”?“丽痕书店”还是“涂鸦书店”?“森林”还是“禁林”?年轻的责编马博在魔法世界的信息不断被补足的过程中,使文本更加精确。

以下是三位为简体中文读者的共同解谜。

Q&A:“麻瓜”是怎么来的?

“哈利·波特”系列中文版主要译者马爱农

Q:“麻瓜”是怎么来的?

A:“muggle”翻译成麻瓜,首先是音译。这个词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前八章的译者、老翻译家曹苏玲译的。台湾出的繁体版中就翻译成了“麻瓜”。大陆读者和台湾读者在语言习惯上的确有很大的差异,这也是简体版要重新做翻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有的地方也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哈利·波特和海格的名字也都吸收了繁体版的译法。

Q:为什么是“伏地魔”而不是“佛地魔”?

A:繁体版翻译的是“佛地魔”。台湾皇冠出版社的译者认为巫师世界应该是干净的,而麻瓜的世界是复杂的。在干净之地出了一个黑魔头,“佛地魔”取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推翻了这个理解,用了“伏”这个字。从中文的字面上讲,伏地魔死后不成人形,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第一次出现时就是隐藏在奇洛教授的后脑勺上,也可以说是埋伏。后来我们知道,他的灵魂是寄托在魂器上的,“伏”这个字也切中了这个意思。

Q:为什么是“凤凰社”“火焰杯”?

A:“凤凰社”的原文是“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大家都知道“Order”一般会翻译成“命令”,所以在我们翻译之前,很多国内的媒体都在报道中把书名翻译成了“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但是读了书的内容才发现,它并不是命令的意思,而是一个组织,所以最终就成了“凤凰社”。

网上出现过“凤凰军团”,台湾繁体版翻译的是“凤凰会”,我们还讨论过是“凤凰社”还是“凤凰社团”,最后决定用最简洁的“凤凰社”,“社团”除了不够简洁之外,听起来好像中国味儿太浓了。

“火焰杯”,原文是“the Goblet of Fire”,有人在报道里曾经翻译成“火杯”,文字的节奏就不如“火焰杯”。

Q&A:“麻瓜”是怎么来的?

“哈利·波特”系列中文版责任编辑马博

Q:为什么有的魔咒结合了音译,比如“阿瓦达索命”“阿拉霍洞开”,有的完全来自意译,比如“昏昏倒地”“除你武器”?

A:在“哈利·波特”里,这个界限很难找到,像厄里斯魔镜周围的文字就使用了音译,保留一种神秘感。但是如果咒语完全使用音译,会给阅读造成一些障碍。“除你武器”“昏昏倒地”这样的四字短语,会让你马上明白咒语的意思,而且很有力量。都用四个字肯定也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阿瓦达索命”咒,当时就坚持希望翻译不要用四个字,因为杀戮咒用直白的四个字说出来,有些过于残酷了。“阿瓦达索命”是音译和意译非常棒的结合。

几乎没有一个咒语是罗琳凭空捏造出来的,比如说“荧光闪烁”的原文是“Lumos”,在拉丁语里“lumen”是光或者亮的意思,“Lumos”是它的一种变形。“除你武器”(Expelliarmus)、“昏昏倒地”(Stupefy)都是类似的情况。有的时候也会根据前后文,看咒语达到的效果来猜它的意思。

那些麻瓜世界里没有的东西,作者无中生有的名词是很难处理的,比如一些神奇动物的名字,像“炸尾螺”(Blast-Ended Skrewt)、“蒲绒绒”(Puffskeins),怎么才能表达得更形象,就得靠自己的想象力了。

“夜骐”(Thestrals)这个巨大的黑色动物,像马,但是有翅膀,瘦得像骷髅一样,又只有见过死亡的人能看到,这种恐怖的感觉被“夜骐”这两个字表达出来了,“骐”字的偏旁又是“马”,太绝了。

Q:在不断的修订中,名词的翻译,哪些一定要改?哪些错了也不能改?

A:戈德里克山谷(Godric’s Hollow),最初的翻译是一个明显的错误,我们当时把它音译成了“高锥克山谷”,因为翻译是一本一本进行的,后面的故事还没有写出来,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山谷是以格兰芬多学院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直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书里才加了注释。这个名字和故事背景有重要的关联,所以在之后的版本里,我们都统一成了“戈德里克山谷”。

“小天狼星”(Sirius Orion Black),他的名字里没有“小”字。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部小说里海格的口中,“Young Sirius Black”,当时的翻译是“小天狼星”。后来这个“小”被沿用,是一个错误。另外,布莱克家族中每个人的名字都代表一个星座。如果当初把7本书都看完之后再翻译的话,也许会考虑按照星座的名称来翻译。但是现在这些名字在读者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没有必要,也不能再改了。

但是随着相关书籍的出版以及罗琳的解读等等对信息的补足,我们希望可以让一些名词更加精确。比如“皮皮鬼”,以前它在书里一直被翻译成“爱搞恶作剧的幽灵皮皮鬼”,这让它的身份有一些模糊,很多人认为它也是斯莱特林里的一个幽灵,其实不是这样的。它在书里的定位区别于“ghost”,罗琳用的词是“poltergeist”,所以我们现在把它改成了“恶作剧精灵皮皮鬼”。

再比如说以前翻译的“神奇动物管理控制司”,它其实是负责管理家养小精灵的,但是家养小精灵并不属于神奇动物。《神奇动物在哪里》这本书里有关于什么是神奇动物,什么是魔法生物的讨论。所以我们在今年出版“哈利·波特”系列的“学院版”时就把它改成了“魔法生物管理控制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61893.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