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 敬老爱老,本标互进

晨读 | 敬老爱老,本标互进尊老爱老是传统美德,愿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中国的敬老爱老传统,历史久远,并不是一开始就在重阳节。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尊老爱老是传统美德,愿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晨读 | 敬老爱老,本标互进

  中国的敬老爱老传统,历史久远,并不是一开始就在重阳节。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之后。唐德宗李适年间,将九九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它曾又是登高节、祈寿节、茱萸节、祭祖节。随着重阳节的设置,华夏儿女敬老爱老,代代传承,形成了优良传统。

  较早描写封建帝王敬老盛况的是范晔的《后汉书》: 永平二年(59年)冬,十月初五,“上幸辟雍,初行养老礼”:选定年老博学的李躬为“三老”,曾授明帝《尚书》的桓荣为“五更”,三老穿优美的麻布大袍,戴古代的缁布冠,拿玉鸠的手杖;五更也如此穿戴,不执手杖。明帝到达辟雍礼殿,坐在东厢,摆开仪仗,派人用蒲草裹住轮子以防老人颠簸的车子将三老五更接到太学讲堂,明帝亲自到门屏处扶迎,以宾主而非君臣之礼,行交接之礼,从东阶引导,三老登上宾阶,面向东方,三公在座侧设置桌案,九卿连鞋子都一一摆正。天子诏曰:“尊事三老,兄事五更!”随即天子挽起龙袍,操刀亲割,将肉献给而不是赐给三老,又亲自给三老酌酒,五更则由三公如此这般地侍候。礼仪完毕,引导桓荣以及弟子登上讲堂,天子归坐于讲堂之上,正襟危坐,执经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范晔写到这一盛况时,非常激动:“(明帝)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相比于范晔的描写,魏晋时期社会节日气氛渐浓。魏文帝曹丕自己都亲自描述过重阳节的状况。唐代开始,宫廷、民间共同庆祝重阳节。宋元明清时期,重阳节更为热闹,盛况空前。

  对这些敬老养老礼仪,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把老人都养于庠(古代的地方学校),为他们而杀牲畜,用酱器盛上给他们吃,用爵盛满酒给他们喝,这些都是形式。让老百姓安居乡里,引导他们种树养牲畜,免去他们的徭役,使他们能过上不饥不寒的温饱生活,让百姓在家中能供养他们的老人,这才是根本。有本有标,本标要互相促进。他认为敬老养老的关键,是要“家给户饶”,用现在的大白话说,敬老爱老的根本,是要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让他们有条件“遂其衣帛食肉以奉其父母”。王夫之还非常赞成明帝在太学专门举行养老之礼,通过这些活动,促使社会形成养老之心,而不敢凭年少力壮而遗弃老人。

  时至今日,王夫之的分析仍具现实意义。据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洪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1455.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