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runk、Hybrid、Access、Tag、Untag、Pvid的关系

关于Trunk、Hybrid、Access、Tag、Untag、Pvid的关系一、相关定义1、Trunk口 Trunk口上可以同时传送多个VLAN的包,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的链接。2、Hybrid口 Hybrid口上可以同时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一、相关定义

1、Trunk口 Trunk口上可以同时传送多个VLAN的包,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的链接。

2、Hybrid口 Hybrid口上可以同时传送多个VLAN的包,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的链接或交换机于服务器的链 接。

3、Access口 Access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

4、Tag和Untag tag是指vlan的标签,即vlan的id,用于指名数据包属于那个vlan,untag指数据包不属于任何vlan,没有vlan标记。

5、pvid 即端口vlan id号,是非标记端口的vlan id 设定,当非标记数据包进入交换机,交换机将检查vlan设定并决定是否进行转发。一个ip包进入交换机端口的时候,如果没有带tag头,且该端口上配置了pvid,那么,该数据包就会被打上相应的tag头!如果进入的ip包已经带有tag头(vlan数据)的话,那么交换机一般不会再增加tag头,即使是端口上配置了pvid号;当非标记数据包进入交换机。

二、端口的Tag和Untag

若某一端口在vlan设定中被指定为非标记端口, 所有从此端口转发出的数据包上都没有标记 (untagged)。若有标记的数据包进入交换机,则其经过非标记端口时,标记将被去除。因为目前众多设备并不支持标记数据包,其也无法识别标记数据包,因此,需要将与其连接的端口设定为非标记。

若某一端口在vlan设定中被指定为标记端口tagged port, 所有从此端口转发出的数据包上都将有标记 (tagged)。若有非标记的数据包进入交换机,则其经过标记端口时,标记将被加上。此时,其将使用在ingress 端口上的pvid设定作为增加的标记中的vlan id号。

三、端口的封装类型:ISL、802.1Q

ISL Trunk上所有的包都是tag的(Cisco专用);

802.1q 设计的时候为了兼容与不支持VLAN的交换机混合部署,特地设计成可以不tag:但是只有一个VLAN允许不tag,这样N个VLAN,(N-1)个都tag了,不tag的包一定是来自那个特殊VLAN的,所以不会乱套。(当然也可以所有VLAN都tag)

四、各端口收发数据的区别

关于Trunk、Hybrid、Access、Tag、Untag、Pvid的关系

以下案例可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华为交换机的hybrid端口模式

[Switch-Ethernet0/1]int e0/1

[Switch-Ethernet0/1]port link-type hybrid

[Switch-Ethernet0/1]port hybrid pvid vlan 10

[Switch-Ethernet0/1]port hybrid vlan 10 20 untagged

[Switch-Ethernet0/1] int e0/2

[Switch-Ethernet0/2]port link-type hybrid

[Switch-Ethernet0/2]port hybrid pvid vlan 20

[Switch-Ethernet0/2]port hybrid vlan 10 20 untagged

此时inter e0/1和inter e0/2下的所接的PC是可以互通的,但互通时数据所走的往返vlan是不同的。

以下以inter e0/1下的所接的pc1访问inter e0/2下的所接的pc2为例进行说明

pc1所发出的数据,由inter0/1所在的pvid vlan10封装vlan10的标记后送入交换机,交换机发现inter e0/2允许vlan 10的数据通过,于是数据被转发到inter e0/2上,由于inter e0/2上vlan 10是untagged的,于是交换机此时去除数据包上vlan10的标记,以普通包的形式发给pc2,此时pc1->p2走的是vlan10

再来分析pc2给pc1回包的过程,pc2所发出的数据,由inter0/2所在的pvid vlan20封装vlan20的标记后送入交换机,交换机发现inter e0/1允许vlan 20的数据通过,于是数据被转发到inter e0/1上,由于inter e0/1上vlan 20是untagged的,于是交换机此时去除数据包上vlan20的标记,以普通包的形式发给pc1,此时pc2->pc1走的是vlan2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6467.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