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导读:在做公差分析之前,必须明白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否则做不好公差分析。

导读:

在做公差分析之前,必须明白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否则做不好公差分析。

1

一个虚假繁荣的梦

每个工程师心中都有一个梦,这个梦就是加工制造的零件同三维图中设计的零件尺寸一模一样,这样就可以避免大多数的生产组装问题,包括间隙、断差(未对齐)和发生干涉造成装不上等,产品开发就会变得轻轻松松。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一个虚假繁荣的梦

现实是残酷的,这样的梦永远都不会出现。即使在上图中的正方体实物宽度尺寸测量结果同设计尺寸一模一样,但是如果把小数点从2位变成3位、4位,我们会发现二者永远都不可能一模一样。

2

不完美的世界

这样的配合看上去完美无缺,零部件加工时没有任何偏差。但是,实际上,即使如此完美,这些零部件也有0.003mm左右的偏差。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看似完美的世界

这是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简称EMD)的零件。电火花加工的普通精度可达0.01~ 0.05 mm,在精密光整加工时可小于0.005 mm。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电火花加工

而对于其它大多数加工制造工艺来说,例如注塑成型,要达到0.01~ 0.05 mm的精度就已经非常非常困难了,这会导致零件不良率急剧增加,加工成本大幅上升。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注塑成型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注塑成型后测量值与设计值存在偏差

当然,更不用奢望0.003mm的精度了。即使以成本为代价,也达不到这样的精度。

正是因为这种偏差的存在,造成零部件加工制造后,在装配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间隙、对不齐(断差)、装不上等,继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功能和可靠性等。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3

为什么零件尺寸会产生偏差

不同制造工艺的零件尺寸产生偏差的原因存在差异。下面以注塑成型为例来详细说明。

注塑成型时,零件尺寸发生偏差的具体原因有:

1)注塑模具的加工误差

注塑模具的零部件由各种工艺加工的,例如机加工、CNC和电火花等,这些加工工艺在加工零部件时,会产生尺寸偏差。同时,零部件在组装成注塑模具时会存在组装偏差。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2)注塑成型时收缩

塑胶充填满模具型腔后,在冷却的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在塑料的物性表中,会给出塑料的缩水率,通过缩水率可以反推模具型腔的尺寸。但是,这个缩水率是在实验室理想环境中测量出来,是一个范围,本身就存在偏差。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3)成型条件的不同

在注塑成型时,不同的成型条件包括保压时间、熔化温度、充填速度、保压大小和模具温度,都会影响塑料的收缩率,这会导致与注塑模具设计时的收缩率存在差异。零件的壁厚大小也会影响收缩率。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4)各种成型缺陷

注塑成型时的各种成型缺陷,例如缩水、变形和翘曲等,严重影响零件尺寸的精度。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5)其它

不同批次塑料成分的差异、注塑加工时的温度、湿度和环境等,都会造成尺寸产生偏差。

4

什么是公差

产品设计工程师在三维图中绘制的零件,与实际加工出来的零件总是存在偏差,这是工程师必须面对的不完美的世界。而对于偏差,必须加以管控,否则不完美的世界就会变成悲惨世界。

公差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公差是零件尺寸所允许的偏差值,设定零件的公差即是设定零件制造时尺寸允许的偏差范围。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上图所示的正方体宽度设计尺寸为40mm,公差为±0.10mm,意味着零件加工后宽度尺寸可以接受的范围为39.90mm~40.10mm,任何超过该范围加工的零件均是不合格品。

5

公差设计很难

公差仅仅是需要设计一个范围,是不是也太容易了?

这仅仅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应用却非常难。稍不留神,就是一个大水坑。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难在什么地方呢?

1)不同制造工艺所能达到的精度不一样

制造工艺很多,例如注塑、冲压、机加工、压铸和粉末成型等,每一种工艺其所能达到的精度不一样,有的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例如高精度的电火花加工可以达到0.003mm;而有的达不到很高的精度,只能做到0.1mm左右,例如较大尺寸的粉末成型。

即使是同一种工艺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其精度也不同,例如ABS的注塑成型与PBT的注塑成型所能达到的精度就相差较大。

由于缺乏对不同工艺的了解,这就造成了工程师在设计公差时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如何去设计零件的尺寸公差。

2)公差是宽松好是精密好?

公差设计得太精密,工厂说根本上达不到这个精度,同时成本也很高;公差设计得太宽松,成本确实降低了,但是产品容易出现间隙、断差和装不上等问题,产品的质量、功能和可靠性等又担心出问题;

工程师真的是陷入了两难。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就是公差分析的终极目的:合理定义零件的尺寸公差,使得零件能够在制程能力所能达到的精度下、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制造,同时满足产品的质量、功能和可靠性等要求。

这也是“公差分析”系列文章准备告诉各位工程师的,敬请关注。

—END—

1.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用,侵权删。

2.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抄袭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转载要求不能修改内容和保留文末作者及公众号信息。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关于作者:

钟元,2020年3月出版《面向成本的产品设计:降本设计之道》(DFC)

2011年出版书籍《面向制造和装配的产品设计指南》(DFMA)

欢迎关注“降本设计”头条号,获取更多原创降本设计知识和理念!头条号聚焦降本设计知识分享和方案提供,助工程师技能提高和职场发展,助企业降本和利润提升。

公差来源的前因后果 : 只有正确理解了公差,才能做好公差分析

您的转发是对我写作的最大鼓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82284.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