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杜甫”的名字,如雷贯耳,杜甫的诗作,如明星炫目。笔者欲就其不同生活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作,略作刍议,祈方家教正。
一.去家游历
杜甫生于公元七一二年,卒于公元七七0年。他所处的时代,是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七五五年的“安史之乱”就是这一转变的关键。究其一生,他是和那个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的“万方多难”息息相关的。
我们知道,唐人为学求仕,往往是走少年家学、青壮游历、长安应试、除官为政的途径的。这样一方面可开阔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广交名人,积累人脉,提高知名度。不失为“走千里路,读万卷书”之途径。
杜甫亦不例其外。从二十岁起,开始了为期十年以上的去家游历。他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在北游期间,结识了李白和高适,除饮酒打猎取乐外,他们经常赋诗论文。在这一时期,杜甫赋诗近三十首,虽乏有代表性的佳作,但却算得上创作的准备时期。
试看五古体《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三年(735),二十四岁的杜甫赴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榜。开元二十四年,诗人在齐、赵(今山东、河北、河南)一带游历。《望岳》大概就是这时写的,算是现存作品最早的一首。
这首诗热情贊美了泰山的雄伟气象,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和抱负,气魄雄伟,语言警拔,足够“惊人”。
起始两句以设问提起,既包含着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了泰山高耸于齐鲁大地的雄姿,可谓意出高远。
三四两句“造化种神秀,阴阳割昏晓”,一个“割”字,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大:走出地处山北的齐国,还可望得见山南的鲁国,山的阴阳两面就像刀裁般被分成一昏一晓。大自然对泰山也是情有独钟,把神奇和奇丽都集中在它身上。
五六两句是说泰山的云气层层叠叠,诗人不禁心胸激荡。鸟向山飞,目随鸟移,茫茫山间的群群归鸟,让人睁得眼角都要开裂了。诗人抓住了层云、归鸟,与上两句一样,写望时的出神和感受。
末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说“我”要或总有一天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顶巅,去一览群山。那时的众山,该会是多么的渺小。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显示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能开拓读者的眼界和心胸,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的情怀。有含蓄不尽的韵致。
与此同时,他还留有一首今体五律《登兖州城楼》:“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这是他现存最早的一首五律。其结构严谨,格律工稳,韵字妥贴,足为法式。由此不难理解诗人“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绝非虚言;他之所以获得“诗史”之誉,与其“读书破万卷”以至“群书万卷常暗诵”,是分不开的。
该诗首二句点出登楼。“东郡”(今山东兖州市,古“九州”之一)为汉之东郡,其时杜甫的父亲杜闲在兖州做司马,他来省亲,故曰“趋庭”(典出《论语》:“鲤<孔子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杜甫登楼纵目而望,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悠悠的浮云,连接着东海,连接着泰岱,连接着东面的青州(古“九州”之一),连接着南面的徐州(古“九州”之一)。看到了泰山的巍峨,看到了青、徐二州一望无垠的旷野。
五六两句“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也是写登楼纵目时所见古迹。看到了秦始皇东巡登峄山时所立石碑。这座石碑矗立在以怪石嶙峋闻名的峄山(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不远处)上,是宰相李斯奉诏篆刻的《峄山碑》(也称《泰山碑》)还看到了荒置于曲阜(今山东曲阜市)东二里之处、由汉景帝儿子鲁共王所建的“鲁灵光殿”。
七八两句“从来多古意,临眺意踌躇。”这是对登楼远眺的总结:目之所及,悠悠浮云,千里旷野,秦碑汉瓦,凭高怀古,不免惆怅。
二.长安仕途
经过十年的游历,此时(746一一755)杜甫来到了长安。他看到此时的长安,歌舞升平,气象万千,百鸟朝凤,八方朝贺。长安,大唐的长安;长安,世界的长安;长安,达到了她鼎盛的高峰,金璧辉煌的下面,已潜伏着涌动的暗流。
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诗坛上的宿将和新人,如《八仙歌》中所言。生活的丰富,扩大了他的诗的领域,也开展了他的诗的篇幅,这时出现了五百字的长篇,二百字以上的更是常见。在诗的体裁上,其七言古诗,竟有二十八首之多,也是第一时期所没有的。这一时期是杜甫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确定时期,也是诗歌开始成熟时期和一个新的高潮时期。
在这十年中,他写了一百一十首左右的诗歌,特别像《前出塞九首(五古)》《后出塞五首(五古)》《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五古)》《兵车行(七古)》《丽人行(七古)》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我们只从中选取两首较短的《前出塞九首(其一)》和《后出塞五首(其一)》,作些赏析。
《前出塞九首(其一)》:“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塞》《入塞》曲,本是汉乐府曲牌,为汉音乐家李延年创制。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被官府征召的士兵,心怀戚戚,愁苦地要奔赴遥远的交河(今新疆吐鲁番市,是唐王朝防吐蕃处)。官府规定的日期是不能延迟的,私逃更会遭致“府兵制”的处罚,连父母妻子也会株连遭罪的。当今的皇上,已疆土辽阔,富拥四海,为什么还要一再开战扩大疆域呢?被迫无奈啊,只得丢弃鞠育我的父母,忍气吞声地背负着兵器,踏上行程了。
这首诗,只集中描写一个征夫的从军过程,由第一人称的方式直接向读者诉说,畅所欲言,从心里描写入手,刻画了一个来自老百姓的淳厚的士卒形象。
再看《后出塞五首(其一)》:“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召募赴蓟门,军动不可留。千金装马鞭,百金装刀头。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斑白居上列,酒酣进庶羞。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
这首诗写的是“我”一个好男儿,不能死守家园,要趁青春年壮,效命沙场,建功立业。我应“募兵制”行伍,赴蓟门(其地在今北京一带,当时属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管辖)戍边,军中苦险不堪,动荡不宁,我趁机逃了回来。想当初赴蓟门临行前,我花千百金购买马鞭、刀头,左邻右舍、亲戚来为我送行,头发花白的老者处于上首,在酒行一半,耳热畅快时,又呈上众多的美味佳肴。而我的小伙伴儿,却别有所赠:一把名贵的宝刀。我高兴地细细将刀把玩。
这首诗采用“我”正面自叙的方式,以“互文”的辞格,写出了一个应募从军者的应募动机及辞家的盛况。手法上基本上和《前出塞》相同,但却因“府兵制”强迫征调与“募兵制”自动应募的不同,人物形象区别很大。这点值得细细体会。
大唐王朝表面繁荣强大之下的阶级兼民族的矛盾,终于在天宝十四载(755)冬爆发了。这时的杜甫已四十四岁了,他目睹安禄山、史思明叛军“负恩殊禽兽”的烧杀抢掠,黎民平姓的流离失所、水深火热,四年(755一一759)时间,写诗二百四十九首,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作品的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兹录一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至德二载(757)三月所作。本来春天是个好季节,但当家破国荡时,却反而让人伤心了。
起首两句是说山河依旧,江山换了主人。胡人长驱长安,大肆抢掠烧杀,人烟稀少,满目荒凉。
三四句紧承上两句。春花、鸣鸟本为平时娱心之物,而面对此时的满目疮痍,则见之泪泫,闻之心悲了。
五六句叙写战争和创伤。平叛的战争,从去年一直打到现在,已经连逢两个三月了。一封看似平常的家信,也无信使传递了!可谓一封抵万金了啊!
七八句写诗人白发本来稀少,不断搔抓,就更少了,差不多连发簪也戴不住了。
该诗以“望”为轴,串珠望感,沉稳蕴藉,意脉通贯,情景兼具,真挚感人,律谐韵稳,为其五律上品。
在安史之乱中,因为时任宰相房琯进谏事件,杜甫得罪了肃宗,离开了长安,开始了西南漂泊的生涯。
三.西南漂泊
概自杜甫四十九岁到五十六岁多的八年(760一一767)间,杜甫在西南写了近千首诗,占现存作品总量的百分之七十,约是长安十年的十倍,可谓创作之路上的“愈老愈辣”。
可能由于时空、年龄和生活的关系,杜甫这一时期作品的基本特征,是抒情性质。这些抒情诗的内容,有写景的,有写日常生活的,有写回忆的,有吊古咏怀的等等。在体裁方面,更多的使用了近体诗(律诗和绝句)。因而这一时期的诗,更具音乐性和凝炼性,有更高的概括性。
兹先录《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首联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环境、地点,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也能体会出诗人对诸葛丞相的景仰和缅怀。
颔联写祠堂内景。“自”、“空”互文,写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也映射出作者的寂寞心境。语言含蓄,对仗工稳,景语含情,情语寓景,耐人寻味。
颈联高赞孔明一生。既写孔明雄才大略,平生建树,也呈其忠贞不渝、不拔忍坚的精神品格。还可体会到对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惆怅和苦闷。
尾联先说孔明壮志未酬,泄惋惜之情,再写壮怀之士为之感动。一“先”一“满”,一倡一应,感慨无限,合结有力。
再看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杜甫在梓州时所作。这年的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并以幽州献降,延长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至此算告一段落。作者忠君爱国又饱罹丧乱,听到这一消息,自然是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并冲口而成了这一七律名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已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首联写剑门关之外忽然传来官军收复蓟北的消息,诗人初闻惊喜,喜极而泣,泣不成声,声泪俱下,以至于衣服上零满了涕泗。“忽传”、“初闻”、“满衣裳”,画面十足,感人至深。
颔联似转实承:转看妻子儿女的愁颜,早已烟消云散了,正忙不迭地、手忙脚乱地卷着我的诗稿文籍。那由愁而喜的样子,简直像要疯了似的。“愁何在”、“喜欲狂”,设问自答,极言一家人的狂喜心态。
颈联转作进一步抒情。“我”因喜“放歌”,因歌“纵酒”,酒助歌兴,歌泄狂情。“我”也正好趁着“感时花怒放,还乡鸟频催”的阳春三月,返回我的家乡去。
尾联再由狂态流水到“狂想”。身在梓州,心已归乡,连回乡的路线都想好了:马上由巴峡穿过巫峡,再由巫峡舟船至襄阳,自襄阳陆路再奔向故乡洛阳(杜甫自注:余有田园在东京<洛阳>)。两句紧接,一气而注。文势、语调如骤雨急泄、倾盆灌注。
全诗四联八句,言事只有首起一句,其余七句全在抒情。实为杜甫平生第一快诗。
四.楚湘鹤驾
时光走到了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来到了古楚国的江陵,于年底又漂泊到了湖南的岳州(岳阳)。他在洞庭湖畔登楼眺望,留下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联先写“昔闻”,后写“今上”,登楼远眺,岂非快事?
颔联用当句对的手法,极写洞庭湖的壮阔:广阔无边的湖水,将古吴、楚两国分隔开来,天地之间的日月星河,全都映浮在浩瀚的湖水之中。
五六句即景抒情。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没有一点音讯,年老多病的诗人却寄身在一叶孤舟上。“无”字使人想到了诗人欲急切知道亲人音讯的心情;“有”字把诗人孤苦无依的心情刻画了出来;作为一个五十七岁的老人,已是一身的病痛:在长安时便患上了肺病和恶性疟疾,在成都时,又患风痹,到夔州后,病况严重,后臂偏枯了,左耳也聋了,牙齿也落了一半了。这一“病”字,绝非工部老夫子无“病”呻吟。
七八句写目前国家仍在动荡不安,长安西北边事吃紧,郭子仪、马璘、白元光诸将士仍在与吐蕃戮战。想到此,诗人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涕泗泫零。与“初闻涕泪满衣裳”,貌似两极,实归一辙。此两句与五六句,一家一国,一小一大,一近一远,万千气象,气魄宏阔。读之惟觉顿挫跌宕,心怦神动。
时光又过了两年,来到了公元七七0年。是年冬,杜甫由长沙往岳阳经洞庭湖时,又作了一首《风疾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因篇幅较长,恕不录示)的排律。这篇五言排律是诗人的绝笔,也是为本人写的“讣闻”和“遗嘱”。从诗的题目,不难看出,诗人已是卧病了,写诗也只能是极力而为了。该诗大致分为四段:首段写风疾舟中,次段书怀,后两段奉呈亲友兼书怀。
此诗完成以后,风雨飘摇中的、饥寒交迫中的、诸病缠身中的、无奈又无望中的杜甫,走到了他人生的终点,殁在一条破船上,驾鹤仙遊了。直到四十三年后的公元八一三年,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将停在岳阳的灵柩归葬河南偃师。
杜甫走了,大唐王朝造就的巨星殒落了。在他身后,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如他的名字一样,“光焰万丈长”。留给后人的是杜甫、杜诗的无尽宝藏、千古墨香。
杜甫留给后人的宏篇巨制,有什么特色呢?前面所示数例,行文之间已略有所涉,兹再小结几点。
首先说,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不仅是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满了爱国爱民的政治情怀。他的诗被认为是“诗史”,亦合于白香山之“文章合于世而著,歌诗合于事而作”的观点。像前面示例的《前出塞》《后出塞》《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是合世合事的现实主义之作。像《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洗兵马》《北征》和“三吏”、“三别”,更是现实主义的爱国高峰之作。
杜诗的艺术特色,也值得后人学习。
杜甫为诗态度认真,不光“新诗改罢自长吟”,而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能达到思想性、艺术性,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善抓典型,以斑见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通过典型刳刺一般,收到撼人的艺术效果。《兵车行》写诗人和行人的对话,千万黎民之况,不言而喻。《前出塞》《后出塞》有同样的意义。
寓主观于客观,在具体的描写中,感情自然流露,不白情而情自白。这是杜诗的又一特色(以诗叙史是件很难的事情),也是他的叙事诗的最大特点。像五古《兵车行》一诗,通过纪事送别惨状和纪言征夫的摹写,把对唐玄宗发动不义战争的讽刺,自然表露出来。杜老夫子全部没有“余愤懑”、“愚讽刺”之词,更无当今所谓“啊!我赞美!”“呵!我讨厌!”“为自己活”直白狭隘的“白开水”语。
语言个性化和通俗化也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如《新婚别》里“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生女有所得,鸡狗亦得将……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新娘送别新婚丈夫的话语,浅如口语,与主人公身份特点相吻合,俚而不俗。读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兵车行》的“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亦如谚谣。
用词精当,对仗工整,律谐韵稳,也是杜诗的语言方面的的一大特色。如《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钟”、“割”;如《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溅”、“惊”;如《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坼”`“浮”字,皆恰不可易,动感十足,而且对仗工整,音韵妥帖。
上述诸点,为杜诗特色。
如此罗列,为杜甫及其诗作浅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83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