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4.1 正弦信号与相量
本章开始研究在含有R、L、C等元件的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为正弦交流电压或电流,且电路达到稳态时(即电路的响应也仅为正弦量)的分析方法。
4.1.1 正弦信号
正弦信号是最基本的周期信号,它是任何其他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的基本元素。为了便于对电路做正弦稳态(sinusoidal steady state)分析,这里首先重温正弦信号的基本概念。
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如图 4-2 所示,以 ωt 为横坐标的正弦交流电压 u ( t ),其函数表达式为
图 4-2 正弦波
[1] 中, U m 称为该电压的振幅, ω 称为正弦量的角频率,( ωt + θ )称为相位, t =0 时的相位 θ 称为初相位,简称初相。通常,最大值 U m 、角频率 ω 和初相位 θ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只要知道了正弦函数的这三个要素,就可以立即确定它的解析表达式。角频率 ω 是衡量交流电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由于正弦信号每重复一次要变化 2π 弧度,所以角频率 ω、 频率 f 和周期 T 之间的关系为
f =1 /T
ω =2π f =2π /T
式中, ω 的单位为弧度 / 秒,记为 rad/s。频率 f 的单位为赫 [兹],记为 Hz。
初相的概念非常重要,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说明。由式(4-1)可知,初相角 θ 决定了正弦量在 t =0 时电压初始值的大小,即 u (0)= U m sin θ 。在图形上,当以 ωt 为横坐标时,初相就是正弦曲线零值点与 t =0 点间的弧度数。不过,正弦信号是一个以 2π 为周期的函数,其零值点很多,究竟选哪一个作为计算初相的标准呢?通常规定:当正弦曲线从负变正时经过的那个零点到坐标原点间的弧度数 θ 满足 | θ |≤π 时,称此 θ 为初相位(主值范围)。若满足上述规定的正弦零值点在 t =0 以左,则初相 θ >0;若零值点在 t =0 以右,则初相 θ <0。
若有两个同频率的正弦电流
i 1 ( t )= I m1 sin( ωt + θ 1 ) i 2 ( t )= I m2 sin( ωt + θ 2 )
当初相 θ 1 > θ 2 时, i 1 称为超前于 i 2 ;当 θ 1 = θ 2 时,称 i 1 和 i 2 同相;当 θ 1 – θ 2 =π 时,称 i 1 和 i 2 反相。图 4-3 为这三种情况的示意图。
图 4-3 正弦电流的相位比较
任意两个同频率的正弦交流信号,例如上述 i 1 ( t )、 i 2 ( t ),它们的相位差为
( ωt + θ 1 )-( ωt + θ 2 )= θ 1 – θ 2
即为它们的初相之差。相位差用 φ 表示。
顺便指出,有的书中使用余弦函数表示正弦电流或电压,但本质是一样的,因为
所以不论使用正弦或余弦,仅有 π/2 的初相差别。不过当比较两个正弦信号的相位差时,必须化为同种函数。此外,正弦函数的初相角单位为弧度,但习惯上经常写为度,这虽然不太严格,但在分析问题时较为方便、直观。例如
也可以写为
u ( t )=10sin(314 t +45°)V
正弦函数的微分和积分仍然是同频率的正弦函数,而两个同频率的正弦函数的和或差,其结果也是同频率的正弦函数。例如
则两者之和
i 1 =10sin( ωt )A i 2 =10sin( ωt -60 ° )A
i 1 + i 2 =10[sin( ωt )+sin( ωt -60°)]A
由三角公式
所以
i 1 + i 2 =10 3 sin( ωt -30°)A
这就是说,两同频率的正弦量之和频率不变,仅改变了振幅和初相。
交流电的有效值(effective value)。
设有正弦电流为
i ( t )= I m sin ωt
它在电阻 R 上消耗的瞬时功率为
即
上式等号右边第一项恒定,后一项的平均值为零。所以在电阻上消耗的平均功率为
而直流电流 I 在 R 上消耗的功率为 I 2 R 。令以上二者功率相等,则有
即有
有效值为
类似地,正弦电压的有效值为
4.1.2 相量的概念
1. 复数
设一个复数 A = a +j b, 其中 a、b 都是实数, a 为复数的实部, b 为复数的虚部,
为虚数单位(虚数单位在数学中用 i 表示,因电工学中用 i 表示电流,故改用 j 以示区别)。
取笛卡儿坐标系(直角坐标系),其横轴称为实轴,用来表示复数的实部;纵轴称为虚轴,用来表示复数的虚部。这两个坐标轴所在平面称为复平面。复平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唯一的一个复数,反之亦然。例如,3+j4 对应于图 4-4 中复平面上的 P 1 点,-3+j4 对应于 P 2 点。
图 4-4 复平面
复数还可以用复平面上的一个矢量来表示。如 A=3+j4 可以用一个从原点 O 到 P 1 点的矢量来表示。这种矢量称为复数矢量。任意一个复数 A 可对应一个复数矢量 OP, 如图 4-5 所示。矢量的长度定义为复数 A 的绝对值,称为复数的模。即
图 4-5 复平面中的矢量
|A|= a 2 + b 2
矢量与实轴正方向的夹角 θ 称为复数 A 的辐角。
因为
根据欧拉公式
e jθ =cosθ+jsinθ
式(4-6)又可以写为
复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如下。
设
A= a 1 +j b 1 =|A| θ 1 B = a 2 +j b 2 =|B| θ 2
则 A± B =( a 1 ± a 2 )+j( b 1 ± b 2 )
此外,由于
得
由欧拉公式,又可得
这里,Re(·)和 Im(·)分别为取实部和取虚部的符号。
式中, I m 为 I · m 的模,则
在电路中,通常将电流的振幅(或有效值)与其初相角构成的复数称为电流相量。例如
i ( t )=5sin( ωt -30°)A
它所对应的相量为
但要注意,
,I· m 仅是i(t)的代表相量。
类似地,若有电压
u ( t )=10sin( ωt +50°)V
则其电压相量为
若用有效值作为相量的模,则有效值相量为
2.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设有时间 t 的复值函数,利用数学中的欧拉公式
正弦量用相量表示后,还可以用相量图来表示。
设电流和电压相量分别为(以有效值为模)
可在复数平面上分别画出它们的相量图,如图 4-6 所示。
图 4-6 相量图
4.2 储能元件
4.2.1 电容元件
一个二端元件,如果在任一时刻 t, 它的电荷 q 与电压 u 的关系可以唯一地用 u – q 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所表征,即有代数关系
f ( u,q )=0
则此二端元件称为电容元件。
1μF=10-6F 1pF=10-12F
图 4-9 电容元件及其特性曲线
若电容上电压与电流方向一致,考虑到
故有
式(4-10)表明,在任一时刻,电容电流与其电压的变化率成正比。对于直流电压,由于 d u /d t =0,故 i ( t )=0,即电容元件对直流相当于开路。
若电容上电流 i ( t )为已知,则在时刻 t, 由式(4-10),可得电容上积累的电压为
式(4-11)表明,某一时刻 t 电容上电压的值与 t 时刻以前电流的全部历史有关。即使 t 时刻电流为零,但电容上电压仍可能存在。这说明电容有记忆作用,因而常称电容为记忆元件。上式中以积分变量 x 区别于积分上限 t 。
若电容上 u 与 i 方向不一致(非关联),则有
再来看电容的储能情况。电容的记忆特性是它具有储存电场能量本领的反映。由于在 t 时刻电容的瞬时功率为
从而电容在 t 时刻的储能为
通常总是假定 t =-∞ 时电容上电压为零,从而
4.2.2 电感元件
一个二端元件,如果在任一时刻 t, 其电流 i ( t )和磁通 Φ ( t )的关系可以唯一地用 i – Φ 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所表征,即有代数关系
f ( i,Φ )=0
则此二端元件称为电感元件。
1 mH=10-3H,1 μH=10-6H
图 4-11 所示为电感元件及其典型的特性曲线。如果电感元件的磁通为电流的线性函数,即
图 4-11 电感元件及其特性曲线
Φ ( t )= Li ( t )
对线性电感,因 Φ ( t )= Li ( t ),故在 u、i 方向一致时,有
若电感上电压与电流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关系如下
2. 电感的储能
电感的记忆特性是它储存磁场能量的反映。由于在 t 时刻电感的瞬时功率为
所以在任一时刻,电感的储能为
W L ( t ) = ∫ t -∞ p ( x )d x
设 t =-∞ 时 i (-∞)=0,则与电容的推导相类似,可得
即电感在任一时刻的储能仅取决于该时刻的电流,而与 i ( t )的历史无关。如果要确定从 t 0 到 t 期间储能的变化量,则
例 4-1 如图 4-12(a)所示,将电感接于电压源 u S ( t )。 L =0.5H, i (0)=0,试求电感中的电流。
图 4-12 例 4-1 图
解 电压 u S ( t )的表达式为
当 0≤ t ≤0.5s 时
当 t >0.5s 时
归纳起来为
其波形如图 4-12(c)所示。
4.3 电路的相量模型
4.3.1 KCL 和 KVL 的相量表示
设流入某节点的复指数同频率电流为
必然有
即
两边同除以 e jωt ,得
或写为一般式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 KVL 的相量形式
4.3.2 基本元件的正弦稳态响应及相量模型
1. 电阻元件
设电阻 R 上的电压为 u = U m sin ωt, 则电流
其中电流振幅为
I m = U m /R
相应地,电压振幅为
而且 u 和 i 的相位变化是同相的,如图 4-21 所示。
图 4-21 电阻 R 中的电压与电流
若用相量表示 u 和 i, 有
则相量关系(VCR)为
若 u 和 i 的有效值用 U 和 I 表示,故数值关系为
于是又可用有效值相量表示电阻上的 VCR,即
上式表明,在电阻 R 上,若输入为
响应
则二者满足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由于电压和电流相位同相,上式的数值关系可写为
这就是说,电阻 R 上的电压有效值等于电阻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当然振幅关系满足 U m = RI m ,而且电压与电流同相。
2. 电感元件
设电感 L 中有电流 i = I m sin ωt, 则其两端的电压为
u=ωLI m sin(ωt+90°)=U m sin(ωt+90°)
式中,电压振幅为
由上可知,电感 L 中电流 i 和电压 u 的相位差为 90°,即电压超前电流 90°,如图 4-22 所示。
图 4-22 电感 L 中的电压与电流
由式(4-23)可得
令
这里 x L 称为电感的感抗,其大小与频率成正比。
再考虑相量关系。设电流相量为
由于电感中电压超前于电流 90°,故其相量可表示为
即有
或者用有效值相量表示为
由上式可得如图 4-23(a)所示的电感的相量模型。考虑到 j=e j90° ,
所以上式可表示为
图 4-23 电感的相量模型及其相量图
因此式(4-26)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电压、电流的大小关系和初相关系分别为
上述表明,电感上电压与电流的大小之间也满足欧姆定律,其中 ωL = X L 称为电感的感抗,单位为 Ω;电压的初相超前于电流的初相 90°。这是电感元件在正弦稳态时所出现的固有现象。
3. 电容元件
对于电容元件,当 u 和 i 方向一致时,有
设电压u=Umsinωt,则电容上电流为
即
式中
可知电流超前于电压 90°,如图 4-24 所示。
图 4-24 电容 C 中的电压与电流
由式(4-28)可得容抗为
若用有效值相量表示,由于电流超前电压 90°,故有
或
由此可知电容上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和初相关系分别为
上式表明,电容元件上 U 与 I 也存在着欧姆定律关系,其中
称为电容的容抗,单位为 Ω;而电容上电流超前于电压 90°。图 4-25(a)、(b)分别为电容元件的相量模型及相量图。
图 4-25 电容的相量模型及电流、电压相量图
例 4-3 如图 4-27(a)所示 RC 并联电路,已知 R =1 kΩ, C =0.05μF,电源电压 U =10 V, ω =10 4 rad/s。试求总电流 I ·,并画出各电流相量图。
图 4-27 例 4-3 图
解 先画出相量模型电路如图 4-27(b)所示。设电源电压初相角为 0°,即有效值相量为
由图 4-27(b)所示相量电路通过 R 的电流为
电容中的电流为
由 KCL,总电流的相量
从而得到
图 4-28 相量法求解正弦交流电路的过程
4.4 阻抗与导纳
4.4.1 阻抗
在基本元件的相量模型中,其共同特点都是以端口上的电压和电流相量来表示的,如 R、L、C 元件,有简单的代数形式,即有电压有效值相量和电流有效值相量关系:
对电阻 R:
对电感 L:
对电容 C:
以上可以用统一的相量形式表示为
式中, Z 称为元件的阻抗(impedance),一般为复数,单位为欧 [姆](Ω)。式(4-32)称为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对单个理想元件来说,它们是
R 的阻抗:Z R =R
L 的阻抗:Z L =jωL=jX L
C 的阻抗:
根据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可以分别画出三种元件对应的电路相量模型,如图 4-30 所示。
图 4-30 R、L、C 元件的相量模型
一般而言,设一不含独立电源的二端网络 N,在正弦稳态下,其端口电压和电流分别用相量
表示,并设参考方向关联,则该二端网络的阻抗Z定义为
阻抗 Z 就是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如图 4-31 所示。
图 4-31 阻抗定义示意图
图 4-32 阻抗的串联
即
或者
它为该电路的总阻抗。该阻抗又可写为
Z=R+jX 称为阻抗的一般形式。其中 R 为阻抗的电阻分量(resistive component),X= 为阻抗的电抗分量(reactive component)。
阻抗又可以表示为
式中
| Z | 称为阻抗 Z 的模或绝对值, φ 称为阻抗 Z 的阻抗角。反过来,又有
R =| Z |cos φ
X =| Z |sin φ
另一方面,由于
与式(4-35)相比较,有
例 4-4 如图 4-32 所示电路,设 R =10 Ω, L =1 H, C =0.005F, u S ( t )=100 2 sin(20 t )V,试求电流 i、u C 、 u R 和 u L 。
解 根据已知,首先求出相量模型电路中的各量:
总阻抗
Z=Z R +Z L +Z C =(10+j20-j10)Ω=(10+j10)Ω
故电流
进而得
最后有(注意将有效值变为振幅)
各电压的相量关系如图 4-33 所示。
4.4.2 导纳
阻抗的倒数定义为导纳(admittance),用符号 Y 表示,即
对于基本元件 R、L 和 C 而言,它们在交流电路中所对应的导纳分别为
对图 4-34 所示的 RLC 并联电路,由 KCL 得
图 4-34 阻抗的并联
由于
故
这里 Y 称为电路的总导纳,它等于并联各元件导纳之和, G 为电导,
称为电纳。导纳的模与电流电压的关系为
关于阻抗与导纳有两点必须强调说明:
(1)若阻抗 Z = R +j X, 导纳 Y = G +j B, 但其中 R ≠1 /G,X ≠1 /B, 因为当 Z = R +j X 已知时,有
所以
(2)阻抗 Z 和导纳 Y 通常是频率的函数。因为 X L 与频率成正比, X C 与频率成反比,所以在一般阻抗中,电感和电容对不同频率的阻抗作用必然有所反映。例如,对于
当 X<0,电路呈电容性;
当 X>0,电路呈电感性;
当 =0,电路呈电阻性。
例 4-5 如图 4-35 所示电路,试求其电流 I · 和总阻抗。
图 4-35 例 4-5 图
解令
故电感支路电流为
电容支路电流为
总电流为
总阻抗为
4.5 相量分析的一般方法
4.5.1 网孔分析法
图 4-40 为一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图 4-40 网孔分析示例
由于非公共支路有一电流源
故只需列两个网孔方程
化简为
由于
故有
从而解得
电容上电流
4.5.2 节点分析法
图 4-41 是一个 RC 振荡器的电路模型。若电路已产生稳定的正弦振荡,用节点法确定参数 A 和振荡角频率 ω 。图中 R =1Ω, C =1F。为用相量法分析,可先将各元件用阻抗代替,并设独立节点电压为
和
列出节点方程如下。
图 4-41 节点分析示例
代入数据整理得
该线性齐次方程组存在非零解的充要条件为其系数行列式等于零,即
展开可得
上式的实部和虚部应分别为零,即
解得
这就是说,当电路中放大量 A =29 时,可产生
的正弦振荡。若R、C任意,则
该结论在工程中非常有用。
4.5.3 戴维南等效法
在正弦稳态下,网络的各种定理都可以应用,如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等。这里重点介绍戴维南等效方法。
例 4-8 在测量技术中,交流电桥应用非常广泛。图 4-42(a)是交流电桥的原理电路。mV 为毫伏表,其内阻设为无穷大。求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
图 4-42 例 4-8 图
解 要使电桥平衡,必须满足毫伏表两端的电压为零。利用戴维南定理,将毫伏表开路,则开路电压为
若令
则毫伏表中无电流,故电桥平衡条件为
Z 2 Z 3 – Z 1 Z 4 =0 或者 Z 2 Z 3 = Z 1 Z 4
平衡条件是一个复数方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条件,即方程两边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实测中,通常是一个支路接被测元件,其余三个支路接标准元件,需要仔细调节才能达到平衡。
图 4-42(b)是测量电容 C X 及其漏电阻 R X 的电桥。若设 C X 和 R X 的组合为 Z X , R 4 和 C 4 的组合为 Z 4 ,电桥平衡时,应有
R 2 Z X =R 1 Z 4
即
具体为
解得
4.6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4.6.1 平均功率
1. 电阻 R 的平均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所以功率也是随时间变化的。电阻 R 在任一瞬间吸收的功率称为瞬时功率。根据定义
p = ui
为了简便,设电流的初相角 θ =0,则电阻上电流、电压可写为
i = I m sinω t u = U m sinω t
它含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常量,第二部分是两倍于电压频率的周期量。图 4-44 画出了瞬时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于 u 和 i 总是同方向的,故瞬时功率恒为正。它表明电阻总是吸收能量。
如果在一个周期内对瞬时功率取平均值,则称为平均功率或有功功率,用大写字母 P 表示,即
将式(4-43)代入上式,得
由于
U=RI,上式又可以写为
2. 电感 L 的平均功率
设电感中电流 i = I m sin ωt, 则电感上电压应超前电流 90°,即
u = U m sin( ωt +90°)
所以电感元件上的瞬时功率
上式说明电感中的瞬时功率也是随时间变化的正弦函数,其频率为电源频率的两倍。它的平均功率
这就是说,纯电感元件是不吸收有功功率的。
电感元件上瞬时功率的最大值称为无功功率(reactive power),以 Q L 表示,
无功功率的单位为乏(var)。无功功率用来衡量电源与电感元件间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3. 电容 C 的平均功率
在正弦稳态下,设电容上的电压 u = U m sin ωt, 由于电容上的电流超前于电压 90°,所以
i = I m sin( ωt +90°)
在电容元件上的瞬时功率
该瞬时功率的变化与电感的情形一样,它的平均功率
这说明电容元件也是不消耗电能的。
电容元件上瞬时功率的最大值称为电容的无功功率,以 Q C 表示。即
单位为乏(var)
4.6.2 复功率
设阻抗
其电压、电流的相量分别为
则乘积
定义为阻抗 Z 的复功率(complex power),用
表示,即
式中,
是
的共轭复数。上式的含义说明如下
式中
P 称为平均功率或有功功率(real power), Q 称为无功功率。由于
这就是说,负载吸收的平均功率就是阻抗 Z 的电阻分量吸收的功率。而
也就是说,负载吸收的无功功率恰是阻抗 Z 的电抗分量吸收的功率。
由上可知,平均功率的最大值为 UI 。通常把这个最大值称为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或功率容量,即
S = UI
视在功率的单位为伏安(V·A)。
小结
1. 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u – i 关系分别为
所以电容对直流电压相当于开路;电感对直流电流相当于短路。
2. R、L、C 三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相量关系见表 4-1。
表 4-1 R、L、C 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相量关系
3. 阻抗为
其中阻抗的模和相角分别为
导纳为
4. 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KCL 和 KVL 分别为
对于相量模型,分析电阻电路的各种方法,如分流、分压、网孔法、节点法、电路定理等均可以应用。
5.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电容和电感不消耗功率,阻抗 Z 消耗的功率(平均功率,有功功率)为电阻分量消耗的功率。即
P=UIcos(θ u -θ i )
当负载阻抗 Z L 与电源内阻抗为共轭复数时(共轭匹配),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此时
式中, U S 为电源电压的有效值; R L 为负载阻抗的电阻分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9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