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我最初接触控制论的书籍是金观涛的《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过去的经历有了全新的理解,并深信控制论的许多理念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控制论是一种让系统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运行的方法。
例如,在驾驶汽车时,你的目标是按照期望的速度和方向驾驶汽车。如果汽车偏离预设的路线,你会调整方向盘;如果汽车速度过快或过慢,你会调整油门或刹车。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你通过观察汽车的状态(速度和位置),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你的行动(转动方向盘或控制油门/刹车),使汽车的状态尽可能接近你的目标状态。
这个控制过程涵盖了一些基本概念:
可能性:世界上许多事物并非一开始就注定会成为现在这样,它们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例如,汽车接下来可能会有不同的速度和方向。
信息获取:要成功控制事物,我们必须获取充足的信息。例如,我们需要知道汽车当前的位置,才能决定接下来应该如何驾驶。
人通过选择改造世界:由于事物有多种发展可能,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改变条件,引导事物沿着特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控制。汽车的最终行驶方向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而非我们开车的努力程度。
负反馈调节:系统通过不断比较自身的控制结果与目标,逐渐减少目标差异,最终实现控制目标。在驾驶过程中,我们会根据目标来调整方向。
黑箱理论:控制论把待研究的对象视为黑箱,其认识方法有打开黑箱和不打开黑箱两种:通过研究黑箱的输入输出变量来推测黑箱内部的情况。例如,虽然我们可能不完全了解汽车的工作机制,但只需了解输入变量(如方向盘)和输出变量(如转向)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实现对汽车的控制。
控制论在我日常行动方式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负反馈调节的方式逐步靠近远大目标
控制论并不强调一次性实现目标,相反,它鼓励我们采用负反馈调节的方式,逐步缩小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例如,我的人生目标是激活成功教程意识的奥秘。我曾经困扰于如何寻找与这个目标相关的工作,后来我选择了一份计算机开发的工作,我认为了解计算机知识是靠近目标的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不断阅读脑科学和哲学相关的书籍,并记录所获得的收获,也都是在逐步靠近这个目标。
二、积极获取信息,及时反馈
信息获取和控制的关系体现了知识和行动的统一性。只有理解外部世界,我们才能主动地去改变它。反过来,只有参与外部世界的改变,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它。及时获取信息是控制的关键。
我在工作中多次听到“无论工作进展如何,都要及时反馈”的建议,我现在深刻理解了这个建议的含义,及时反馈有助于更好的控制。
三、控制论在情绪调节上的应用
要成功控制某个对象,必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及时反馈。自我控制也是如此。我曾经的情绪波动非常大,且经常无法控制思考。后来我通过冥想来提升对内在的控制能力。
读完控制论后,我意识到冥想其实就是信息获取的过程,内观是获取内在信息的方式,深入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就是一种控制。之后我开始写日记,了解自己思想情绪的变化规律,并进行调节。现在我在自我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通过控制论修正观念
我认为学习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形成初步印象,这个阶段的问题在于这个印象不一定能反映客观真理。因此需要第二个阶段:反馈调节,通过实践来了解自己对于哪些事情有正确的理解,哪些是错误的。
例如,在学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做作业和实验来获取反馈;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工作成果来获取反馈。这样,理论-实践-反馈-理论-实践-反馈的循环持续进行,我们就能逐步接近真实,了解事物的真实面貌。
五、将未知的事物看作“黑箱”
对于一个新的问题或领域,我们可以暂时不考虑其内部结构和细节,将其视为一个“黑箱”,关注其输入和输出。这样我们可以更快地理解和掌握它。
例如,在学习前端编程时,我采用了这种“黑箱”方法,先掌握其表象的输入和输出规律,等到这些规律被我的大脑自动化,转变为程序性记忆后,我再深入理解更深层次的理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先感受,再理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2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