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云计算架构
中间层计算架构、B/S架构、混合计算架构都可为云计算提供一定的伸缩能力
共性:基于无状态连接【http请求】和基于服务的访问【非过程调用】
–>极致的面向服务的计算架构(SOA):一切资源以服务的形式对外开放
将服务作为分布式对象
概念架构:前端+后端
二维视角:基础设施+应用程序,两者分别视为:前端+后端
基础架构(后端)
- 硬件:服务器,存储器,网络交换机等
- 管理软件:服务的高可用性、可恢复性,数据一致性,应用伸缩性、可预测性,云安全等
基础架构进一步分层:
- 虚拟化层:云的基石
- web服务层:无状态的云服务
- 服务总线层:即中间件层,分离用户与虚拟化层,连接用户与Web服务层
- 客户机用户界面:将云呈现给用户
应用程序(前端)
- 并发性、协调性、容错性、开放的API格式、开放的数据格式、承载数据密集型计算
云应用程序的结构——与传统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结构有所不同
- 云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本身、应用实例、服务、云命令行界面
- 应用程序是云应用的最终样子,由多个同时运行的实例支撑
- 不同的应用实例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每个应用实例提供一种或多种服务
- 服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逻辑架构:云体+云栈
云体(横向)
是云计算的物质基础,是云计算使用的资源集合,是构成云计算的软硬件环境。广义的云体包括数据中心机器辅助设施如电力、空调等系统。(目前可以认为云体就是数据中心)
类比传统操作系统横向切面:运行时环境+应用本身(程序+数据)
- 环境: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进程间通信/网络
- 云应用程序
- 云运行时环境:计算资源(虚拟化技术)、持久存储(分布式存储)、通信(物理网络拓扑)
云栈(纵向)
又称云平台,是在云上建造的运行环境。能够支持应用程序的发布、运行、监控、调度、伸缩,并为应用程序提供辅助服务机制,如访问控制、权限管理等。
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规模巨大,需要简历规则才能便于管理,即层次架构。云计算也遵循分层规则,组织为多个层次,相互叠加,(OSI的7层网络协议模型)。
云栈的三层模式
- 基础设施即服务层
- 平台即服务层
- 应用程序层——软件即服务层
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和管理:
技术体系结构:
管理中间件层和资源池层是云计算技术的最关键部分,SOA构建层的功能更多依靠外部设施提供。
如IaaS实现机制:
物理架构:云数据中心+云操作系统
云数据中心特征
高设备利用率
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云平台系统与数据中心硬件资源整合,达到减少物理服务器数量的目标
优化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降低成本、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变化等
较大的数据中心有更低的单位运营成本:网络、存储、管理
绿色节能
服务器本身:节能服务器;环境:供电技术、散热技术,降低能耗;软件:虚拟机等资源调度算法、计算任务管理算法等
高可用性
各个部分的冗余、容错、容灾设计
扩展和升级时,保持正常运行
自动化管理
无人值守、远程管理
门禁、通风、温度、湿度、电力均可远程调度与控制
网络拓扑
传统树结构
建造方便简单,但是不便于扩展与升级,任意一个核心交换机故障导致上千台服务器失效
改进树
FatTree
- K叉树,K个Pod(集装器),每个Pod有K个交换机,其中K/2个接入交换机,k/2个汇聚交换机
- Pod中每个交换机有K个接口,K/2个接主机,K/2个接汇聚;K/2个接接入,K/2个接核心
- 有\((K/2)^2\)个核心交换机,每个交换机K个端口接K个汇聚交换机
- 一个Pod内的所有交换机相互连接:完全二分图
- 一个Pod内的每个汇聚交换机与一部分核心交换机链接,但是一个Pod和每个核心交换机都有连接
FatTree的扩展性受限于核心交换机端口数量,目前常用48端口10G核心交换机,在3层树结构中能支持27648台主机(\(48Pod \times 24Switch \times 24Client\))
VL2:可扩展且很灵活的网络架构,微软数据中心采用
- 若干服务器连接到机架接入交换机
- 每台接入交换机与两台汇聚交换机连接
- 每台汇聚交换机与所有核心交换机连接
用多个小规模、低成本的单元,构建复杂、大规模的网络
核心思想:使用FatTree同样的拓扑结构建立扁平的第二层网络
绿色节能技术
配电系统节能、空调系统节能、集装箱数据中心节能、节能策略和算法研究、新能源应用
典型绿色节能数据中心
自动化与容灾备份技术
灾难备份
层次:
- 数据集容灾:只保证数据完整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但提供实时服务的请求在灾难中会中断
- 应用级容灾:提供不间断的应用服务,让服务请求能够透明地继续运行,保证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完整、可靠、安全
技术指标:
- 数据恢复点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PO):业务系统所能容忍的数据丢失量
- 恢复时间目标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TO):所能容忍的业务停止服务的最长时间
标准等级:
关键技术:
- 远程镜像技术:主从镜像系统;远程复制;数据传输失败,数据不一致;延迟复制技术
- 快照技术:将远程存储系统中的信息备份到磁带库、光盘库;通过软件对要备份的磁盘子系统的数据快速扫描;备份数据复制到缓冲区,存在缓冲区调度的问题
- 基于IP的SAN远程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将主数据中心SAN中的信息通过现有TCP/IP网络远程复制到备份中心SAN中;可跨越LAN、MAN、WAN,成本低可扩展性好
- 数据库复制技术:数据必须实时、准确、可在线查询;数据复制具有独立性、配置简单、便于监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3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