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舰艇相控阵雷达系统之“小盾”的“补位”

水面舰艇相控阵雷达系统之“小盾”的“补位”“小盾”,就是小型四面固定相控阵雷达的通俗叫法,其代表莫过于欧洲APAR有源相控阵雷达,可谓是“小盾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小盾”,就是小型四面固定相控阵雷达的通俗叫法,其代表莫过于欧洲APAR有源相控阵雷达,可谓是“小盾”的经典之作。由于APAR雷达的安装位置高,据称其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惊人的75千米,而美国“伯克”级上的AN/SPY-1相控阵雷达的这个指标是30千米左右。再加上APAR雷达工作在X波段,目标分辨率极高,达到了火控级的精度,可以直接引导“标准”2或ESSM之类的半主动雷达制导的舰空导弹拦截超低空掠海突防的反舰导弹。当然,这世界是公平的,有得就有失。APAR雷达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近,仅有150千米左右,并且由于雷达的工作波长较短,很容易受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而导致探测距离进一步缩水,其远程大范围区域防空能力与“大盾”舰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小盾”普遍存在的缺点。为此,欧洲“小盾”舰的解决方案是在后桅杆上加装一部SMART-L大型远程警戒雷达。SMART-L雷达工作在L波段,比S波段“大盾”的工作波长更长,其最大探测距离达到400千米,已相当于“大盾”的远程探测水平,从而可以对“小盾”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部分弥补了“小盾”舰的远程区域防空能力。德国“萨克森”级护卫舰、荷兰“七省”级护卫舰、丹麦F-361型护卫舰、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法国“地平线”级驱逐舰等“小盾”舰都在后桅装有大型远程警戒雷达,而“中华神盾”舰和各国的“宙斯盾”舰上是看不到这个东西的(“中华神盾”舰舰体后部配备的517型米波雷达另有用处)。

水面舰艇相控阵雷达系统之“小盾”的“补位”

德国“萨克森”级护卫舰上的SMART-L远程警戒雷达

水面舰艇相控阵雷达系统之“小盾”的“补位”

意大利“地平线”级驱逐舰上的S-1850M远程警戒雷达

水面舰艇相控阵雷达系统之“小盾”的“补位”

荷兰“七省”级护卫舰上的SMART-L远程警戒雷达

不过也有几个例外,比如日本“秋月”级驱逐舰和法意FREMM型护卫舰作为“小盾”舰并没有另外加装大型远程警戒雷达,因此都不具备远程区域防空能力(不包含法国防空型FREMM护卫舰),是典型的中程区域防空舰。不过,“小盾”舰的远程警戒雷达和“大盾”舰的低空补盲雷达一样,都只能起到有限的补充作用。SMART-L远程警戒雷达工作在波长较长、频率较低的L波段,这意味着它的探测精度不但比不上S波段的AN/SPY-1和346A这样的“大盾”,并且多功能性与作战使用灵活性也不如“大盾”,一些重要的作战功能比如对舰空导弹的引导往往还需要由“小盾”来完成。再加上大型远程警戒雷达尺寸都比较大,安装高度低,旋转速度慢,并且多多少少都要受到舰艇前部建筑的遮挡,因此其综合探测性能是不能和“大盾”舰上的大型四面阵相比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盾”舰在远程区域防空能力上相比“大盾”舰的劣势。

说到“小盾”舰就不能不提一下印度海军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加尔各答”号上配备的EL/M-2248相控阵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在250千米左右,对于远程区域防空来说这个距离仍然偏小,在面对小型低可探测性空中目标时将很难提供可靠的远程预警,因此“加尔各答”号也很有必要像欧洲“小盾”舰那样另外加装一部大型远程警戒雷达。很奇特的是,“加尔各答”号在后桅杆上安装了一部RAWL-02 MK-Ⅲ远程搜索雷达,该雷达是直接从老式“德里”级驱逐舰上沿用而来的,工作在L波段,最大探测距离在300千米左右。如果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这的确是一款比较先进的远程搜索雷达,是“德里”级驱逐舰相比同时期我国052B型驱逐舰少有的设计亮点(052B并没有加装同类型雷达)。但这种雷达现在来看则早已落后于时代。作为一种二坐标远程警戒雷达,该雷达与欧洲同类型的SMART-L、S-1850M等远程警戒雷达相比,性能差距十分明显。而这种老式雷达现在居然又被最新建造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继承了,显然这是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如果仅仅是性能落后倒也罢了,毕竟新舰装备老型号雷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问题在于RAWL-02型雷达从作战使用上来看明显与EL/M-2248相控阵雷达存在着功能重叠。首先,RAWL-02雷达工作在L波段,与EL/M-2248雷达的S波段靠得非常近,两者很难形成互补关系,这与欧洲“小盾”舰配备长波段远程警戒雷达的初衷存在着很大不同;其次,RAWL-02作为远程警戒雷达的300千米左右的最大探测距离与250千米的EL/M-2248雷达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有很明显的性能重叠。如此看,“加尔各答”号配备的远程警戒雷达,或许是因为EL/M-2248作为新研制的相控阵雷达系统的可靠性并不能让人放心,因而需要另外配备一部相对而言更可靠的老式雷达作为替补。当然,“加尔各答”号从“德里”级驱逐舰上继承的绝不止这一型雷达,还包括动力系统和反潜系统。作为新型“神盾”舰,其综合作战性能与其它国家“神盾”舰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并不是印度航母称职的“带刀护卫”。

水面舰艇相控阵雷达系统之“小盾”的“补位”

印度“加尔各答”级驱逐舰上的RAWL-02 MK-III型远程警戒雷达

水面舰艇相控阵雷达系统之“小盾”的“补位”

052D驱逐舰后部配备有517型米波雷达

此外,经常有人会把我国052C/D驱逐舰后部安装的米波雷达误以为是和欧洲SMART-L、S-1850M类似的远程警戒雷达。这种看法并不完全正确,两者的功能定位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也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我国052C/D驱逐舰作为“大盾”舰是不需要另外再配备远程警戒雷达的,“大盾”本身就同时具备了远程搜索、警戒、跟踪以及导弹引导等一整套防空作战功能,并且346/346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面足够大,不仅具备了很好的多功能性,并且将来还有进一步升级的潜力。因此052C/D驱逐舰上的米波雷达的功能定位与“小盾”舰上的远程警戒雷达是存在较大区别的,两者之间并不能直接进行横向对比。052C/D上的米波雷达工作在VHF波段,最大探测距离在300千米左右,性能相比346/346A型相控阵雷达并无优势。之所以要另外加装这么一部老式米波雷达,主要是出于346/346A型作为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存在着功耗大、使用费用高、维护保障困难等问题,而且由于雷达信号频谱保密的原则,并不适合长时间开机用于执行不间断的远程对空警戒任务,因此才需要另外配备一部米波远程警戒雷达。517型米波雷达虽然在目前看已显落后,但该雷达探测距离远、同时处理的空中目标数量多,而且整机功耗小、寿命长、使用效费比高,可连续24小时不间断开机工作,因此可以对“大盾”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在舰载相控阵雷达不工作时承担起中高空远程警戒任务,以最小的投入与成本即可为整个舰艇编队提供基本的远程防空警戒能力。而且517型米波雷达虽然较为落后,并不能直接引导舰空导弹执行防空作战任务,但只要它一发现空中来袭目标,就可以立即召唤性能更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开机工作,由“大盾”接手进行下一步的防空作战。与之类似的例子还有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其在AN/SPY-1相控阵雷达之外也另外加装了一部AN/SPS-49型二坐标远程对空搜索雷达,也是出于类似的目的。而且米波雷达天生具备一定的反隐身能力,这种雷达很少见于别国新造的先进舰艇,却出现在我国海军最先进的水面战舰上,就是出于我国特殊国情的需要。我国“神盾”舰在现在和将来都可能会直面隐身战机的威胁,因此主力防空舰上配备具备了一定反隐身能力的米波雷达就很有必要了。此外,米波雷达还有一个重大优势是受外界气象环境的影响较小,比如遇到高海况或恶劣天气条件时,普通舰载微波雷达的探测效能将会大幅衰减,而米波雷达的信号损失则要小的多,几乎不受影响,这对于水面舰艇的海上作战来说也是很重要的(PS:反隐身和受天气影响小这两大优势也是美国海军E-2D舰载预警机采取UHF分米波雷达的重要原因)。当然,517型米波雷达与国外同类型的远程警戒雷达相比性能已显落后,并且由于外观看上去“很土”,没有欧洲SMART-L、S-1850M等远程警戒雷达那样 “高大上”,从而被很多军迷朋友所诟病,这主要是因为052C/D作为6 000~7 000吨级的驱逐舰,由于吨位偏小,在配备了先进的大型四面固定相控阵雷达后,舰上留有的余量已经很有限了,不宜再另外配备过于先进的远程警戒雷达。517型米波雷达虽然性能较为落后,但却是目前较为合适的选择,从这一点上讲它的性能已不再是关键,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而且,军事装备的实用性远比外观更为重要,只要合理使用,“土装备”也是有战斗力的。

欢迎关注《兵器知识》官方微博:weibo.com/bqzs

淘宝店铺“兵器知识读者服务部”:https://bqzs.taobao.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78203.html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