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整理及朗诵:牛丽君】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22-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因此,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暑天离开的意思。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白居易的“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就是描写处暑的诗句。
中国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说初候对于鹰来说,是收获的时节。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捉鸟类。二候时天气开始转凉,天地间一片肃杀景象。三候时,万物开始成熟,庄稼开始收割。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节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气温进人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是暑气逼人的酷热天气。总的来说,处暑时节明显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此时气温虽然下降,炎热逐渐向凉爽过渡,但暑气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会受到短期回热天气的影响,“秋老虎”的余威会让天气变得闷热、干燥,仍需注意降温防暑。
处暑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入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节气有出游迎秋赏景;放河灯,也叫荷花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开渔节”欢送渔民开船出海;煎药茶、吃鸭防秋燥等习俗。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要注意预防“秋燥”,此时,人体进入一个生理调整阶段,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应注意保证充分睡眠,早睡早起,适当锻炼,便于化解困顿情绪。饮食要及时调整,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及西瓜等凉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可多吃梨、银耳、百合及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还可以适当进补,多吃一些荤食,来补充能量。另外,早晚适当添衣,但要避免过早添加衣服,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春捂秋冻”,因为这个时节适当“秋冻”可以提高身体对寒冷的防御能力,增强身体在深秋以及入冬后呼吸系统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从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诵读者:牛丽君简介】
牛丽君老师,瀚林智库专家,瀚林文化首席朗诵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英国Huddersfild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高级讲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与教材研究专家。从教30余年,主编、主审及参编多本专业英语教材及教辅参考书,获得多项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
牛丽君老师业余爱好朗诵、舞蹈,近年来活跃在朗诵及文化传播领域,以声音传播文化。牛丽君老师诵读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图源网络,感谢源引网站!侵删!本网仅提供文字及图片内容刊载。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81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