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庆丰棋圣木可三吉
同样一步棋,机器下出来就叫冷冰冰、没感情,人类下出来就叫有人情味吗?
想起以前HIFI音响器材圈的一个老段子:对器材和设备的追求要细,用的什么电也会影响出来的音色和效果——水电温柔细腻,火电狂热燥气,风电飘忽轻灵,最差的就是核电,冰冷无情,听多了听力会被辐射污染。
人类棋手觉得机器下棋没感情、冷冰冰,主要原因无非是:机器不像人类那样漏招多,不像人类那样时有冲动和一拍脑袋的状况,不像人类棋手那样或贪或鸡毛蒜皮大打出手。
可是,这些是好东西吗?没有这些缺点很可惜吗?这不正是人类棋手从弱到强一路努力克服的吗?怎么如今被机器实现了,我们反而不愿意承认这是好事了?所谓“叶公好龙”不外如是。
如果要真觉得算不清、冲动等等才叫人情味,才不冷冰冰,才是好事,那么,业余棋手也可以这么说职业棋手,业余棋手的棋才最可贵,最人性化。走什么职业道路呢?
人工智能出现之前,职业棋手的棋在业余棋友看来,不也跟现在职棋看待AI那样吗,精于计算和取舍,冷静,不似业余棋手那样感情用事、一时冲动?当初职业棋手可是以此为傲的,对充满本真人情味的业余棋持批评或指导态度。现在有了AI,职业棋手换到了早前业余棋手的相对位置,于是……更高水平的围棋就冷冰冰、没人情味了吗?
只要发自肺腑地愿意欣赏,总会有很多理由;反之,也会有很多说辞。无非是“棋上找不到毛病,也要从其他方面给TA挑出点毛病来”。
曲高和寡。不过,是就高,还是就低?
至于交流,人机交流的门槛是技术。而技术是在不断进步的。AI成为你练棋的好老师、好伙伴的日子不远了。与AI的交流是早晚的事,何必急于给人家一个冷冰冰的结论呢?以后小棋童靠着跟AI练棋定段后,说不定会兴奋地kiss自己的电脑,大声说:全靠TA呢!
围棋又称手谈,棋界的传统观念认为,只要是能下棋的人,便能借棋交谈,不论其母语是否相同。机器的棋只是因高而和寡,却并不是不可交流,只不过人家现在是理论物理学家发言,我们是高中物理生。不是人家说的话没有可以理解的逻辑性和值得品味的内容,而是咱水平不足、没听懂,好好学习,以后层次提高了,不就可以交流了吗?总不能让人家故意说得水平低、迁就我们吧。(嗯,以后的AI也可以做到啊,设置不同的陪练水平就行了。)
另外,目前大部分AI犯错的机会蛮多的,有时还发疯,跟小孩子发脾气差不多,挺“人”的,棋手们像逗小孩子一样给AI埋坑,乐此不疲。岂非趣事?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下不过AI就给TA冠以冷冰冰、没人情味的帽子,是人类给自己施加的“自我心理保护”,不愿意承认一些东西,至少是不愿意完全接受现实,给自己找个最后的心灵庇护所。“给TA挑点毛病,TA还不完美,这样我就舒服了”。
对AI,一些棋手建立了两个这样的庇护所:其一是指摘AI冷冰冰,没人情味;其二是AI再怎么强,也没围棋上帝强。
嗯,没围棋上帝强,也比咱们强啊。马云再有钱,也没盖茨有钱。但是比咱有钱多了,对不对?盖茨比马云钱多,也不能跟咱取平均嘛。论证马云不是全球首富,会让我们心里舒服一点?
认了吧。
什么人情味、冷冰冰,不过就是棋力差异罢了。业余棋手被职棋杀花满盘的时候,是否曾在心里觉得,对手的刀太冷呢?
ps,人情味的背后是什么物质根基?doge:一大堆生化反应、生物物理过程和各种分子间相互作用。不见得比电子跃迁和机器运算更浪漫。
【Note】凤凰巅峰对决那盘棋会在这两天补讲。以及AlphaGo Zero的论文『Mastering the game of Go without human knowledge | Nature』,po主今天才看完,所以之前并没有专门写什么文,这几天会陆续写一些。
提示:这篇论文的附加材料中,有这篇论文中提到的所有棋谱的sgf格式文件下载。非常方便,下载后,可用MultiGo软件打开,并研究。
这里先随便聊两句。
文人相轻的思维和情结在科研领域是比较常见的。
AlphaGo Zero的论文在一些“专家”口中,虽然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地夸奖两句,因为DeepMind的成果太硬太实了,不可能贬低得太过份,但是,话锋一转,却依旧心有不甘地花了大半篇幅强调和渲染——DeepMind也没做什么突破性的工作,就是些不值一提、局限性极强、没个P意义的老调重弹罢了。(意思是这个意思,词句婉曲一点)
呵呵,这篇论文的水平和突破性、创新性,以及影响力和指导作用,你们心里真的没点bee数吗?诚心实意给个靠谱的评价会夹到蛋吗?何必如此心胸狭窄、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呢?你一辈子能做个水平达到这个成果五分之一水平的研究工作,就该烧高香了。搞科研的不懂在Nature上发Article是什么水平吗?你在Nature上发过Communication没有?真要是这么不值一提的成果,你倒是在人家发表之前做出来嘛。
当代基本上所有的科研工作都不可能不参考前人的工作和成果了。创新性和突破性不等于不参考前人的工作。但是,突破性进展与修修补补的小进展是明显不同的,不可有意或无意地加以混淆。
我们且不提这篇论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价值,就先说说计算机围棋。
有了这篇论文之后,计算机围棋又上一个台阶。从此,高水平围棋AI将极大普及。
事实再次证明,引领科技最前沿、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往往需要一个天才的想法和一个出众拔群的团队。科技的发展并不总是循序渐进的缓坡,在面临看似难以突破的困难和迷障时,如果能有一个超脱窠臼的天才创意,科技可能因此产生跨越式进步,一举登上更高的平台,看到全新的风景。
David Silver博士和DeepMind的AlphaGo团队,大概在以后写围棋历史的时候,地位应该与道策和吴清源并列了,——虽然他本人并不太会下棋,是一个算法专家。但是对围棋的技艺发展,有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Nature这篇论文,David Silver排在第一,黄博士也比较靠前,但这都不是po主想提醒的。注意:樊麾二段也列入论文作者之列,这是重要的名份。
乌镇留下了一个让不少棋友耿耿于怀的疑问:到底差几个子。可惜了,很好的机会,没试。以后可能也只能用其他AI代替来摸索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然而终究不是原版。棋院的好面子,情有可原,但想想还是觉得有点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84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