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等, 以及重要的毕氏定理的知识与证明。希腊人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早于孔子)首先发明了毕氏定理,他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重要的数学家。令直角三角形的两矩长分别为 a, b, 弦长为 c ,则毕氏定理有
。应用毕氏定理于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我们得出其对角线的长度为
。可见,
是一个自然出现的数。
的数值很有意义, 近代的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认为古代中国用
于建筑。类似的, 古希腊有“黄金分割数”Golden mean。令 a>b>0, 如果 a/b=(a+b)/a , 则两数的比 a/b 被称为黄金分割数, 约等于 1.618。古希腊人在建筑上常用到它, 认为此数呈现了一种数学的美。譬如窗子的高度为 a+b , 宽度为 a , 规定 (a+b)/a等于黄金分割数。除了数位系统和重要的数字以及毕氏定理, 我们还探讨方程式的解法、 面积与体积的公式等, 以及数学的内部问题。
等。在两河流域, 圆周率 π 的值采用 25/8=3.125 。对于2的平方根
, 我们用刚才提到的记号来表达两河流域的六十位数目法:
的精确值 1. … , 仅差在小数点下第六位。
改写成
, 然后两边开平方根。三千年后在中国的宋、元时代, 数学家们还在为 “带从开平方”(见《四元玉鉴》, 即解二次式) 而伤脑筋。
。其中有一组是数值很大的 (12709,13500,18541),不像是碰巧生成的。我们猜古人或是用下面的公式, 设
,
得出三阵列
。在这里, 令 p=125,q=54,即得出上面那个很大的三阵列 (12709,13500,18541)。令 p=2,q=1,则得出 (3,4,5)。这表示两河流域可能已经了解毕氏定理的真义,并且有生成毕氏三阵列的公式。中国在公元一世纪的《周髀算经》里也记载了毕氏定理, 特别是故禹之所以治天下的(3, 4, 5)。
,并且各项最多只能用一次。为了操作方便, 人们先准备了2/n的表。例如要表达 2424/41, 古埃及人先从上述的 41 的倍数表中获得最接近 2424 的 1312, 记下对应之整数 32; 接着从2424中拿掉1312得到1112,找到最接近它的656,记下整数16; ⋯如此依次操作, 最后余 5, 于是有:
,
代入前式得
,解得 y=8,x=6
,继而要找
的值, 他得到
精确到小数点下第五位。以后两河流域的毕氏三阵列传入, 印度也有了毕氏三阵列的表。
。以后的一位印度数学家Aryabhatta,在公元499 年得出π的值为 3.1416。
,
,
,
的无穷级数展开式。Madvaha 应用
, 令 x=1得出, π/4=45 度角 =
。所以, 圆周率
,得出 π的9位近似值为 π=3.⋯。至此,Madvaha写出了千古奇文。后世误以为这是公元十七世纪的欧洲大数学家、 微积分学的创造人之一的莱布尼茨 Leibniz 首先发现的, 故称之为莱布尼茨公式, 现已改称为 Madvaha-Leibniz 公式。理论上,Madvaha 学派的方法可计算出圆周率的任意精确度的近似值。现代人使用最基本的电脑和无穷级数 arctan 公式, 可以毫不费力地算出圆周率的千位小数値; 使用超级计算机及其它无穷级数, 人类已算出圆周率的 62.8 兆(兆=百万×百万) 位的小数值。
。希巴苏斯证明了这个量
不是一个比数, 其证明如下:任一比数 a/b的分子 a 与分母 b 的辗转相除, 在有限步骤后必会停止。换言之, a / b 的连分数表示式(等价于分母和分子的辗转相除)是有限位的,但
的连分数表示式却是无限位的:
导出。这是希腊人按他们的趣味, 运用连分数所得的证明。“ 后世的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 则用反证法”
求证:设
是比数, 即令
,规定整数
没有公因子, 故而
最多只有一个偶数。
上式等同于
,得出
,因此 a必然是偶数, 把它写成 2 c 。代入前等式, 则得
, 显见 b 也是偶数, 这与 “a , b 最多只有一个偶数”不合, 所以
不是比数。
, 球体积是
。中国的祖冲之父子在公元五世纪时, 也得出同样的公式。
“弦长”。哈巴什也定义了cosine,tangent及cotangent。继希腊数学家艾拉托斯特尼之后, 哈巴什也测量过地球的半径。
。可是, 在更早的公元前 1850 ∼ 前580年时期的两河流域人,已用楔形文字写下了<>个适合毕氏定理的毕氏三阵列。虽然赵爽在公元三、四世纪, 用“弦图”(原图已佚) 证明了毕氏定理, 但欧几里德则在更早的公元前三世纪发表了毕氏定理的证明。
是 t 个两两互质的大于 1 的正整数, 任给
, 必存在唯一的正整数
, 使得对所有的
都有
整除
。他们发明了配方法, 并得到判别式
:如果它是负值, 则原方程式无实数解; 如果它非负, 则有实数解, 且可用开方法解得。中国古人似乎不知道配方法, 一直在求解个别的二次数值方程式。唐、 宋、 元有诸多数学书讨论某些二次数值方程式的解。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求解了二十六个问题, 其中二十个是二次数值方程式。
来表示无穷多的变数。同理也可用
来表示无穷多的常数。
的系数放在(0,-n) 点。这样古人用一串系数, 写出了一元多项式 f(y) 或一元多项方程式 f(y)=0。这种用一列系数来表示多项式的方法, 也是现代计算机学所用的。显然, 这种标记法适合电脑, 而丢番图-笛卡儿的写法比较适合人脑。
的系数放在(-m,-n) 点。如果 x 的次数 m和 y的次数 n都小于十, 则 f(x,y) 最多只有一百项, 故而围棋盘的左下角可容纳所有的系数。
的系数可被标记出来。即使再加上324个空白方块,也只能容纳6.85%的系数。
(7) 招差术与高阶等差级数
我们用现代数值分析的观念来解释中国古代的“招差术”:设 f(n) 是次数小于 m 的多项式, 给定 f(n) 在 n=1,2,…,m 这些等距点的值, 求函数 f(n)。
是一个零阶等差级数; (ii)
是一阶等差级数, 若
是非零常数; (iii) 假设已定义有 (m-1) 阶等差级数, 且
是一个 (m-1) 阶等差级数, 则
是 m 阶等差级数。
是一个零阶等差级数。对任何一次一元多项式 f(n), 则
是一个一阶等差级数。对任何 m 次一元多项式 f(n), 则
是一个 m 阶等差级数。
, 因为
, 显见
是零次多项式。对任何一阶等差级数
, 令
, 则
, 即
是
的一次多项式。
:
, 类似地有 f(2)=g(2),f(3)=g(3),f(4)=g(4). 令
, 可以证明
, 所以
, 即得
是一个二次多项式。进一步说, 太阳的速度从冬至到春分, 是按照时间的二次多项式下降的。
是 m 阶等差级数, 则
是 m 次一元多项式。从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首次提出隙积术, 到元代的朱世杰的《四元玉鉴》广泛讨论招差术, 中国古代数学家发现一元多项式的基元集 basis,
, 可以取代
, 使得写出以 n 为变元的 m 阶等差级数(即 m 次一元多项式) 变得非常容易。
度, 即规定太阳一天移一度 (相信太阳在作匀速运动)。到了西元六世纪的北齐, 天文学家张子信才发现太阳速度不等, 即所谓的 “日躔”。实际上, 约公元前二世纪, 古希腊人Hipparchus已发现日、月的速度不等。汤若望改造了中国古历法, 使之始于春分 (西方历法皆始于春分), 规定那天太阳的位置是 0 度, 并采用了两河流域的 360 度的圆周角。在太阳的视像轨道上, 按照中国通用的名称, 每15 度赋以一节气, 这个方法被称为 “定气法”。所以节气的历法实际上是阳历, 因为只与太阳有关。每个节气的阳历日期近乎固定, 而其阴历日期则每年不同。从180度(秋分)到0度(春分),日行较快,故而节气之间的历时较短。综上所述, 中国民间用的农历 (即阴历, 也称 “时宪历”, 又名 “西洋新法历书”) 的节气部分是汤若望把依据开普勒定律的西洋历法, 配以中国的节气名而成的; 其月份部分, 则是采用了中国古代的 “定朔法”(以月之盈亏为准) 而得的。
(8) 求圆周率的近似值
(《圣经-旧约》中关于 “铜海”的直径与圆周长的讨论, 可导出 “智慧王”所罗门 King Solomon 用
);公元二世纪的张衡用
;公元三世纪的刘徽用
;公元五世纪的祖冲之用 π 的 “密率”为
(即在他八百年前阿基米德的圆周率) , 这种 “密率”的命名在唐代李淳风对刘徽的 《周髀算经注》的讨论里有叙述, 以后历代也都定义 “密率”为 22/7。例如, 唐代的《刘孝孙细草》里讨论《张丘建算经》 时, 凡提到 “密率”皆为 22/7。之后的王孝通在《缉古算经》中称 22/7 为圆率。宋、元数学家用的圆周率, 或是
(见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授时历》), 或是 “张衡率”
, 或是 “徽率”157/50, 或是 “密率”22/7。到了明代, 朱载堉的《乐律全书》(1595 年) 用
。之后的邢云路用
, 程大位用 “智率”
(“智率”恰好等于两河流域用的 25/8), 方以智用
。在清代的康熙朝, 袁士龙、 顾长发用 “智率”=3.125 。综上所述, 并无古人提到 355/113 是圆周率的近似值, 更无人称其为“祖冲之密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undeesoft.com/159562.html